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工程创客体系致力于培养生物工程领域具有“酷爱科技、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创客精神的人才。为了培养智能生物制造新工科人才而构建的生物工程创客体系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客精神和创新能力。文章探索了生物工程相关学科理工结合培养交叉创新人才的思路和做法,可为新工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深入推进,急需加快新工科建设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提供人才保障。在分析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存在问题和新工科背景下对人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制定、导师队伍发展、课程设置和实践基地建设等四个方面构建了以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优势学科——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通过本培养模式的实施实现化工技术人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紧密结合,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化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关键。滁州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实践,最终形成了"校企政协同、产教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能初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需求。本专业所采取的方式对其他专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新工科"给应用化学专业建设带来了新挑战,需要开展"新工科"研究,落实办学定位,紧跟企业需求,加快应用化学专业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建设对国内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加强新工科人才培养,南京工业大学面向全校工科学生开设了过程工程与设计选修课,通过将过程工程的核心理念与数字化模拟相结合,借助低碳流程再造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高阶思维能力。该课程的教学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其他高校的新工科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强化、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物制造产业重要性的日益凸显,生物化工在未来生物制造和生物经济竞争中的地位更加显著。培养掌握先进生物化工技术、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物化工领域创新人才,成为国家在未来竞争中保持主动的关键。文章对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化工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知识平台、科研实践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创新人才培养举措,以期为生物化工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助力国家生物制造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对新工科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作为山东省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积极开展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详细论述了本专业新工科教学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思路和方案,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人工智能及机器人近年来在各个领域飞速发展,已经从理论走向了实际应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的经济模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高科技人才对经济的助力也越来越明显。机器人技术是集人工智能、机械工程、自动控制、传感技术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先进技术,是当前科技变革的重要领域之一。新工科专业是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等技术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从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8.
陶瓷装备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制造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高职教育角度出发,应当积极参与产业转型并培养合格的智能制造业人才队伍,以应对智能制造提出的新挑战。本文以专业建设为突破口,同时结合我院陶瓷特色,对新形势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适应陶瓷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建设为油气产业变革下的石油工程教育升级改造指明了方向。从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创新、虚实结合的实习实训教学推广、工程素养培养、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等方面介绍了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石油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面向新经济和新产业革命发展需要,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化工高等教育应该主动应变,主动求变,从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系等多个维度打破原有思维的桎梏,以创新驱动自身内涵式发展。化工高等教育应秉承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围绕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工程实践训练等方面构建化工人才培养新体系;同时需要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教师养成工程实践素养,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环节,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基于“理念引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改革逻辑迎接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车辆工程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复合的传统工科专业,急需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发展,以适应当前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汽车行业对专门人才的较高要求。本文依据新工科教育的发展理念,结合应用型院校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特点,提出了以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革新、课程体系重构为主体的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创新实践能力高、跨学科整合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汽车人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工科概念的提出,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新工科背景下传统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贵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建设为例,介绍了该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布局定位。同时,明确了该专业在基于学习产出(OBE)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体系,并总结了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取得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是一项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新工科建设以智能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方式方法实现对于传统工科的升级。涉及专业涵盖了所有传统工科专业,内涵丰富,对于新时代新经济下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热工过程与设备》是培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文在新工科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校企合作办学的经验,对《热工过程与设备》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三个层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与总结,旨在提升学生工程应用能力、问题分析、人文素养和与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华东理工大学建设了一门跨学科、跨专业公选课程人工智能导论与基础算法实训。文章以该课程为例,结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介绍了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指导,以思政教育为内涵,基于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的“教—练—赛”联动培养模式探索。该模式的实施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15.
《广州化工》2021,49(7)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面向"新工科"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工科院校的大型仪器设备是人才培养和科研实践的必备设施。针对吉林化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的种类及使用情况,提出基于大型仪器设备教学与实践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通过该体系的建设能够拓宽学生科学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对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我国新工科建设历程及建设具体要求进行了分析。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高端化工产业规划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化引教入企、引企入教、校企融合,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立体化模块化教学体系和柔性化、特色化培养机制,打造产、学、研、育立体化协同育人模式和平台。  相似文献   

17.
作为传统工科专业之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普遍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流于形式、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目标支撑不足,新工科特征不强等问题。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武汉理工大学与山东京博控股集团于2020年7月共同创建武汉理工-京博N1N联合培养平台。于2021年4月起,化工专业开始选派学生前往联合培养平台,采用“边学习,边实践”的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强化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加强学生实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关举措可为传统工科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全球化时代下中国工程教育的先进模式与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作为广东省首批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积极响应新工科建设。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课程建设三个方面着手,探索了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院校培养具有创造性、应用性和复合性特质的化工类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潘萍  彭高丰  朱智平 《粘接》2023,(3):141-145
校企合作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针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PDCA循环理论为基础,设计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学生企业实践新模式。为评价PDCA企业实践模式对人才培养的质量,采用BA对SVM模型的参数组合进行优化,得到了用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BA-SVM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武汉市某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中。评价结果表明,BA-SVM模型相对于SVM模型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准确率高,PDCA实践教学相对于传统实践教学对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大提升。研究对提升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本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问题进行溯源,并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工作,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新工科要求的工程类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