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经济效益”,就是指人们在水利建设活动中,投入和耗费一定的社会劳动,与此同时产生出相应的有益成果,因而可以把投入和产出、费用和效益进行比较,也就是以该工程的“所得”和“所费”的对比来衡量,表达  相似文献   

2.
因渍害而低产的农田,不仅平原地区、水网圩垸区存在,就是丘陵山区也有。它是阻碍农业持续高产稳产的因素之一。为了农业高产稳产,必须采取积极对策防治渍害。一、渍害的成因分析作物受渍减产,主要是由于土壤孔隙中水多气少,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到作物根系的呼吸和对养分的吸收,抑制作物生长。构成渍害的因素,不外乎下列几个方面的原因: 1、气候因素南方渍害农田一般地处湿润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气候区,雨量多,雨时长,但降雨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异规律是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一项基本工作,由于不同的地区其地下水埋深变化规律不同,研究区域地下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共享平台提供的商丘地下水埋深和降水量资料,采用地统计分析方法,对商丘53个测井1993-2010年的地下水埋深进行克里格插值,分析商丘地下水埋深的年内年际以及空间变异规律,并运用小波变换方法探究降水量对地下水埋深变异的影响和周期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灌排一体化工程是提高农业水肥利用效率、减小旱涝灾害影响、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灌溉与排水是紧密相连的两部分,对于农田灌溉排水工程的研究与相关建设也在不断增加。灌排系统从早期提高排水效率,到注重环境影响,逐渐发展为节水灌溉与新型排水技术相结合的灌排一体化工程。灌排一体化工程通过控制灌溉与排水过程,会对土壤含水率和地下水位、地下水矿化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变作物根系土壤水分条件,从而影响作物的水分吸收和生理生长过程,合理的灌排工程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产量。我国南北方灌排系统功能存在一定差异,南方以除涝防渗为主,北方则以提高抗旱能力、治理土壤盐渍化为主。同时,我国灌排系统还存在前期投入成本高、运行维护管理不完善、系统操作技术难度高等问题急需解决。未来,灌排一体化工程应朝着管网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田间水肥利用效率,实现灌排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地下水埋深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作物系数的影响,选择宁夏彭阳县红河镇玉米为研究对象,借助试坑模拟对比试验,通过试坑旁的马氏瓶控制地下水位,探讨了地下水埋深对玉米生育期株高、干物质积累量、土壤含水率、产量、地下水补给量和作物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对玉米生长指标影响显著,地下水埋深为0.9 m时地下水补给量最大为83.5 mm,地下水埋深为1.2 m时地下水补给量最小为54.7 mm。  相似文献   

6.
稻田土壤水分与浅层地下水埋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成荣  沈波 《江苏水利》2000,(12):31-32
1 前言 在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时,其灌水下限是以根层土壤水分为指标的,因而,及时、准确地获取稻田土壤水分,就成为提高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水平的关键。 稻田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降雨和灌溉,消耗于水稻蒸腾、棵间蒸发和土壤渗漏。在稻田处于无水层状态,当根层土壤水大于田间无水层状态,当根层土壤水大于田间持水量时,土壤水既向上蒸腾蒸发,又向下补给地下潜水;当根层土壤水小于田间持水量时,地下潜水则  相似文献   

7.
一、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地下水是赋存和运移于多孔介质之中,虽与地表水同属于大陆水循环的组成部分,但毕竟有所不同,有其独特之处,按不同储水和导水条件,可分为如下几点: 孔隙水是指埋藏和运移于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如卵石、砾石、砂土和粘性土孔隙里的地下水,如我国辽阔的黄淮海平原沉积物厚达几百米,有的地方甚至为几千米,其中蕴藏着大量的孔隙水(包括潜水和承压水),成为工业、农业、居民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孔隙含水层的特点是结构松散、含水均匀。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我国的北方有许多地方是用地下水灌溉的。地下水的水资源可分两类:一类是潜水,即浅层地下水,是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的地下水。这类含水层一般埋在60米以上,其水源主要靠降雨和地面径流入渗补给,在正常开采情况下,地下水恢复快;另一类是承压水,是潜水层以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这类含水层埋深在几十米以下至几百米,源远流长,不易补  相似文献   

9.
孔令健  王振龙  王兵 《人民长江》2022,53(5):123-127
为探究淮北平原夏玉米生长期土壤水与地下水埋深及降水的关系,基于五道沟实验站26 a的长系列资料,结合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法,对淮北平原夏玉米生长期的大气降水、土壤水和地下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平均含水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趋势,其中0~0.2 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率最低,0.3~0.5 m土层土壤含水率最高。根据大气降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值可知:土壤水δ18O和δD平均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表明土壤水分蒸发会导致土壤重同位素富集,富集程度由土壤表层至深层递减。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30 cm和50 cm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变化最为明显,土壤易接受降水补给,而且土壤蒸发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10.
以西辽河流域平原区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5影像,采用最大似然法提取土地利用类型,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计算得到植被覆盖度,结合地下水埋深、降水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1989年至2010年,耕地、草地与居民用地的面积均不断增大;林地、未利用地的面积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植被覆盖度在1989至1999年间下降,自1999年呈现上升趋势,但2010年的植被覆盖度仍小于1989年。1999—2010年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受降水量的影响相对较大。在上世纪90年代研究区西北部植被覆盖度受地下水埋深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给水度μ是土壤释水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的重要参数。通过风积砂的室内排水试验,研究浅层地下水给水度与水位埋深的关系,并用不同的公式计算给水度。试验结果表明,风积砂介质的水位埋深小于60 cm时,给水度为一变量,随水位埋深的增大而增大。所选的给水度计算公式中,雷志栋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与实测数据最相近,可准确表达给水度与水位埋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浚县3号观测井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在Excel中实现Mann-Kendall检验法及突变性检验,并采用鹤壁市浚县11眼观测井2013-2018年共计72个月的月平均埋深值,全面分析了浚县地区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及突变性检验。结果显示:浚县近6 a 11眼观测井中,除18号观测井地下水埋深随时间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他观测井均呈显著上升趋势;11眼观测井埋深均存在突变。  相似文献   

13.
受制于科技水平,地下水等水位线较难绘制,地下水埋深测量精度测量误差较大,但是可以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实时监测干旱的发生范围以及干旱程度,提前发出饮水困难以及粮食作物减产的预警。压力式一体化遥测水位计的广泛应用能有效的解决地下水埋深测量精度差等相关问题,但是需要比测来评定仪器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在干旱区内陆盆地,地下水对植被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在格尔木河中游地区,同样发现植被依赖地下水分布的特征。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遥感影像数据与地下水埋深的实地观测数据来研究分析植被覆盖对地下水埋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地下水埋深小于4m时,NDVI均值与标准差均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当地下水埋深大于4m但小于8m时,植被生长开始逐渐受到影响,对地下水的敏感性开始减弱。当地下水埋深超过8m时,植被覆盖严重下降,并且对地下水埋深变化表现的愈加不敏感。8m被认为是影响研究区植被覆盖的地下水埋深上限,超过该上限,地区生态环境会受到严重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受地下水的影响也不同:水柏枝的生长与地下水关系较密切,芦苇盐生草甸与膜果麻黄可能受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其生长状况与地下水的关系较复杂。对比不同研究区研究成果,由于降雨、蒸散发等气象要素、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的不同,植被覆盖与地下水的相关性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第二讲中已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及相应的系统软件,而这一讲则是着重介绍计算机的应用软件——程序。对于接触计算机较少的同志,当说到程序时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编制程序就是应用计算机的一切。其实编制程序仅仅是应用计算机解题全过程中的步骤之一,而编制程序本身又可以在不同的水平上进行。所谓不同的水  相似文献   

16.
17.
在不受人类活动影响和干扰的条件下,地表水资源估算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分析和研究地表径流及与它密切相联的水平衡要素之数量和时空分布。参照第二讲中的图1,将流域分为地表、包气带和潜水带三层,对闭合流域可写出年多平均的水量平衡方程式如下: P=R_s十R_g+ET_s+ET_g (3—1)式中 P——大气降水;R——地表径流量;R——地下径流量;ET——地面和包气带的蒸,  相似文献   

18.
棉花适宜地下水埋深神经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勇  顾正华  周纲 《江苏水利》2002,(11):36-37
江苏省的棉产区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海和淮北沙性土壤地带及里下河等偏粘性土壤地区。棉花枝多叶茂,营养生产和生殖生长并进时间长,腾发量大(550~750mm);同时,棉花又是一种“喜高燥、怕低湿”的植物,棉花水环境对棉花优质高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棉花皮棉亩产量Q为指标,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棉花的适宜地下水埋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选取荒漠绿洲区磴口县1988年-2013年17个观测站逐月水位埋深数据,运用kernel K-means及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探索26年来研究区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7个测站分为三个聚类中心,第一聚类中心包括6个测站,地下水平均埋深最大。第二聚类中心包括4个测站,地下水平均埋深次之。第三聚类中心包括7个测站,地下水平均埋深最小;26年来第一和第二聚类中心地下水埋深呈增大趋势,增大幅度分别为0.014 m、0.26m。第三聚类中心地下水埋深呈减小趋势,减小幅度为0.08m;三个聚类中心地下水埋深年内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0.
黄燕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5(4):323-324,337
介绍了阿克苏河流域地下水埋深近几年来动态变化过程。分析了这几年地下水埋深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地下水利用管理制度,在地下水埋深较浅的区域适度开发利用地下水,同时,积极开展地下水的监测工作,防止地下水埋深过度增加影响生态环境和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