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SEM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牌号的高碳钢盘条在使用前或机械剥壳过程中发生脆断的断口形貌,利用光学显微镜检验了脆断盘条断口处对应的金相组织,分析了盘条发生脆断的原因。结果表明,盘条在吊装或运输过程中,由于碰撞或摩擦等机械外力作用造成盘条表面局部金属发生剧烈变形,导致盘条表面组织发生变化,形成应力集中从而诱发裂纹,最终造成盘条在使用前或机械剥壳过程中发生脆断。  相似文献   

2.
对首钢65Mn弹簧盘条在拉拔过程中的断裂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观察分析不同形态的断口发现.杯锥状断裂、齐平状断裂和表面横裂是盘条在拉拔过程巾断裂的主要形式,盘条中的中心残余缩孔、大型夹杂及表面缺陷等是导致65Mn弹簧盘条断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65号高碳盘条在拉拔过程中出现断裂.通过对断裂试样进行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探讨了盘条发生断裂的各种原因.结果表明,连铸过程中保护渣的卷入、成分偏析、索氏体化率低、表面缺陷等都可能导致拉拔断裂,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82B盘条在拉拔过程中出现表面横裂的现象,通过试样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夹杂物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得出表面横裂产生的原因是盘条表面增碳,使盘条近表面形成网状碳化物和块状碳化物异常组织,盘条拉拔变形时在异常组织处形成微裂纹,微裂纹扩展、合并形成宏观裂纹,产生横裂。认为连铸过程中保护渣卷入铸坯是形成盘条表面局部增碳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碳钢盘条中心偏析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帅习元  周勇  吴冬海 《钢铁》2006,41(8):68-72
研究了不同铸坯中心偏析成分在控冷过程中的相变行为,结果表明,铸坯中心成分偏析是导致高碳钢盘条中心出现马氏体的主要原因,而马氏体又是导致盘条拉伸出现尖状断口的主要原因;铸坯中心碳偏析指数不能超过1.12及综合偏析指数小于1.20,才能在控冷过程中不出现中心马氏体;通过降低过热度、实施末端电磁搅拌、轻压下并适当调整盘条控冷工艺等措施,连铸坯中心碳偏析指数由1.18减小到1.10,盘条的中心马氏体、尖断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6.
冷镦钢盘条主要是用于制造螺栓、铆钉等紧固件原材料,但是对冷镦钢盘条的冷顶锻性能有着良好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冷镦表面开裂问题始终存在,因此本文针对冷镦钢盘条表面缺陷分析及解决措施进行深入探究。基于冷镦钢盘条质量缺陷问题,从造成缺陷的原因入手,提出优化轧制规程、规范轧制操作这两个对策。  相似文献   

7.
82B盘条是生产预应力钢丝和低松弛预应力绞线的原材料,在拉拔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天钢生产的82B盘条在放线过程和第一、第二道次拉拔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断裂现象。通过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对断裂试样的金相组织和断口形貌等进行了分析,发现表面外伤是造成盘条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高强焊接用盘条适合于生产650MPaCO2气体保护镀铜焊丝,其焊接工艺性能良好,要求盘条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以便于拉拔加工。高强焊接用盘条在镀铜过程中有严重的镀铜不均匀、镀铜后镀层脱落及焊接过程中飞溅等现象,实验室模拟分析认为线材的组织缺陷是晶界氧化,控制退火温度不超过690℃,可以减少晶界氧化,防止镀铜脱落。  相似文献   

9.
《炼钢》2012,28(4)
针对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生产的ER70S-6钢盘条拉拔过程断丝、强度及硬度偏高、费模具等而影响拉拔性能的问题,对盘条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厂家盘条进行对比,认为钢中残余元素含量高、铸坯表面和低倍质量差、轧制缺陷是造成盘条质量差的主要原因。对ER70S-6钢残余元素成分、冶炼和轧制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使盘条抗拉强度和硬度降低,表面质量得到提高,拉拔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高海 《炼钢》2012,(4):32-35
针对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生产的ER70S-6钢盘条拉拔过程断丝、强度及硬度偏高、费模具等而影响拉拔性能的问题,对盘条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厂家盘条进行对比,认为钢中残余元素含量高、铸坯表面和低倍质量差、轧制缺陷是造成盘条质量差的主要原因。对ER70S-6钢残余元素成分、冶炼和轧制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使盘条抗拉强度和硬度降低,表面质量得到提高,拉拔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国内钢帘线用盘条的生产工艺现状以及对钢帘线盘条的质量要求,分析了关键生产工艺控制,包括炼钢工序中成分、气体、夹杂物、铸坯冶炼的控制,以及轧钢过程中盘条脱碳层、组织及表面质量的控制。通过合理的脱氧工艺和精炼造渣工艺来控制有害非金属夹杂物的生成,是冶炼高纯净度帘线钢并轧制优质盘条的关键。针对当前生产技术存在的不足及市场现状提出了国内钢帘线用盘条生产需要改善之处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82B、77B系列盘条在拉拔过程中常出现的脆断现象,指出碳偏析、缩孔、表面横裂缺陷是导致盘条在拉拔过程中发生断裂的主要因素。通过优化连铸工艺,提高了盘条的质量,降低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断丝率。  相似文献   

13.
钢帘线用LX70盘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树卫  康永林  王新江 《钢铁》2011,46(9):74-77,100
对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钢帘线用LX70盘条的研制与开发过程、帘线钢冶炼连铸工艺和轧制工艺、帘线钢中夹杂物的控制及钢帘线应用情况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帘线钢中夹杂物的控制、良好的铸坯凝固组织、高比率的索氏体金相组织是保证高质量帘线钢盘条的重要因素;LX70盘条拉拔性能优良稳定,捻制过程满足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合...  相似文献   

14.
对热轧6A盘条的成分、氧化皮形貌和组成结构,以及盘条自腐蚀电位等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盘条氧化皮厚且易剥落是造成盘条易锈蚀的主要原因。生产工艺试验发现,调整精轧后的冷却速度和吐丝温度,可以生产出氧化皮结合力好而致密、耐腐蚀性较高且力学性能合格的盘条。研究结果表明,生产过程中获得较薄且致密的氧化皮是提高热轧盘条防锈蚀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SWRH82B盘条在拉拔过程中出现的拉拔断裂,通过断口形貌分析、成分分析和金相组织分析等方法对SWRH82B盘条笔尖状断口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该盘条心部存在碳偏析,形成网状碳化物等硬脆相,在拉拔过程中硬脆相易与基体形成微裂纹,随着加工的深入,萌生裂纹扩展并最终断裂。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高碳热轧盘条奥氏体化过程和奥氏体晶粒生长动力学.结果表明,添加Cr元素,可显著降低高碳钢奥氏体转变速度.在相同加热时间下,含Cr盘条中残留大量大尺寸未溶碳化物颗粒,Cr元素显著降低碳化物的溶解速度;在不同温度奥氏体化保温过程中,含Cr盘条的奥氏体晶粒生长速度较慢.但Cr合金化并未改...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线材制品用盘条的现状,着重从冶炼、浇铸、轧制等方面讨论了应该如何进行过程控制,并结合本企业发展的需要论述了盘条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硬线盘条笔尖状断口断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仪等测试方法对70、77MnA、82B硬线盘条在冷拉拔过程中产生笔尖状断口断裂的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硬线盘条在冷拉拔过程中断裂的断口特征为笔尖状(与之匹配的另一端为漏斗状),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盘条近中心部位存在P、Cr、Mn、S等元素的中心偏析。成分偏析的微观组织特征在纵向磨面上主要表现为偏析带、马氏体组织和网状碳化物。  相似文献   

19.
作为拉拔用材的77MnA盘条正常显微组织是索氏体和少量珠光体,而在盘条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马氏体、屈氏体、网状碳化物、较多粗片状珠光体、表面缺陷和拉拔中产生的硬化层组织都会导致盘条在拉拔过程中断裂。  相似文献   

20.
55SiCr弹簧钢热轧盘条在拉拔过程中发生断裂,为查明断裂原因,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对试样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盘条芯部马氏体偏析带在拉拔过程中产生的裂纹是断裂起源,这些裂纹沿切应力最大方向扩展,造成了盘条的拉拔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