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铝基牺牲阳极合金,是一种供舰船及海上设施金属防腐保护用的新型“牺牲阳极”材料。近年来国外海洋石油钻探平台,多采用铝基阳极作阴极保护。 铝基牺牲阳极与镁基或锌基牺牲阳极比较,成本最低、寿命最长、性能良好、工艺简便。在有关科研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我们开展了“Al-Z_n-I_n-C_d”牺牲阳极的研制工作,取得初步成功。经洛阳725研究所和上海交大检验,本部研试的钻井平台铝基牺牲阳极与国外三种铝基阳极比较,电流效率高、电位负且平稳、表面溶解状况良好。725  相似文献   

2.
戴明安 《全面腐蚀控制》2007,21(3):19-20,11
研制了一种高活化铝锌合金牺牲阳极,对合金的活化行为作了分析讨论,该阳极在城市自来水中开路电位达到-1000mV~1200mV(相对饱和甘汞电极,以下同),工作电位-950mV~-1100mV左右,电流效率52%-54%,实际电容量1300—1500A·h/kg。作为相同重量的热水器阳极,铝阳极的使用寿命约为镁阳极的2,3倍左右,该阳极是热水器中镁阳极理想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3.
该发明涉及一种铜质海水管路集成防腐蚀方法,属于综合防护铜合金海水管路腐蚀的方法,采用铁合金牺牲阳极保护、化学镀Ni—P合金镀层以及电绝缘技术来防止铜合金海水管路系统腐蚀;采用法兰间式或管段式牺牲阳极复合结构,其铁合金牺牲阳极体为Fe-Mn、Fe-Cr;或Fe-Mn-Cr、Fe-Mn-Cr-Al合金,其中合金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在1%~10%之间,其余为铁(Fe);  相似文献   

4.
含Mg铝合金牺牲阳极的电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铝合金牺牲阳极中添加Mg、Ti、Nb等合金元素,研究它们的含量与存在形式对牺牲阳极性能的影响,分析第二相、晶粒细化等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讨论的含Mg铝合金牺牲阳极中,会形成一定类型的第二相,进而影响牺牲阳极的电化学性能;理想的Mg含量为2%;加入微量Ti、Nb可以有效细化晶粒,对提高牺牲阳极的电流效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单独加入Ti要比同时加Ti、Nb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研制出了一种可用于贮水式热水器的新型铝合金牺牲阳极材料,该阳极材料在自来水中的开路电位-1.2~-1.3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下同),工作电位-1.1~-1.2v,单位面积上发生的保护电流适中,随水温变化不大,无水垢以及颗粒脱落现象,电流效率大于75%,使用寿命是镁电极的2倍以上,是一种可代替镁阳极的热水器牺牲阳极材料。  相似文献   

6.
铝基牺牲阳极合金具有理论电容量大、电位适中、原料丰富等优点而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的铝基牺牲阳极材料的发展,总结了其合金化理论的发展变化,在分析铝阳极合金化活化规律及研究手段的基础上,讨论了几种被广泛接受的活化机理,并提出多种活化机制联合作用是活化机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某核电厂循环水管道牺牲阳极在短时间内出现非均匀溶解和局部脱落。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电化学性能测试、阳极背面涂层厚度分析及不同安装方式下海水对牺牲阳极冲刷作用的模拟,分析了牺牲阳极脱落的原因。结果表明:铟元素含量偏低导致牺牲阳极非均匀溶解;牺牲阳极背面与被保护管道之间的安装间隙较大、牺牲阳极背面涂层厚度不足以及牺牲阳极体内存在超尺寸铸造缩孔缺陷等因素均会降低牺牲阳极体与铁芯之间的结合力,进而加速牺牲阳极脱落。  相似文献   

8.
铝合金牺牲阳极在南海海泥中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正> 一、前言铝合金牺牲阳极目前已广泛用于海水中的阴极保护工程,并且取得了满意的保护效果及经济效益。但是铝基牺牲阳极还未能有效地用于海泥中的钢铁结构和海底管线的阴极保护。近年来,随着海洋工程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內外一些研究工作者曾进行过新型的铝合金阳极的研制及测试工作,但效果不大。根据我国海上油气田建设的发展情况,需要选择在海泥中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的牺牲阳极材料。为此,对各种不同合金成分的铝合金牺牲阳极材料在实验条件下进行了常温及高温(80℃)条件下的电流效率、电  相似文献   

9.
在同样条件下比较了铝-锌-铟-硅、铝-锌-铟-镉、铝-锌-铟-锡和三元锌四种阳极的化学特性,以确定铝-锌-铟-硅阳极性能的优劣。试验介质用大连老虎滩的海水和泥沙,配制成10%、40%,70%和100%的海水、淡海水和海泥。主要测定了阳极的自放电时间—电位曲线、极化特性曲线,静态充电曲线和电流效率。试验共进行240小时,自放电时间电位曲线的阳极电流密度为0.5mA/cm~2,电流效率的阳极电流密度为1mA/cm~2,静态充电通以电流密度为2.6mA/cm~3的恒定电流,极化特性曲线变化电流密度从0.5mA/cm~2至0,再增至1mA/cm~2,最后再至0.5mA/cm~2时,观察电位随电流密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依据JJF 1059.1-2012标准,以Al-Zn-In-Mg-Ti牺牲阳极为例,通过实验采用火花直读光谱分析法测定Al-Zn-In-Mg-Ti牺牲阳极中锌和镁的含量,分析了牺牲阳极中各元素含量的不确定度的来源,建立数学模型,并对牺牲阳极中各元素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确定和计算测定过程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表明,测量结果重复性的不确定度、类型标准化用标准物质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被测样品基体不一致引起的不确定度是火花直读光谱分析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因此,控制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可以减少测量不确定度,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铝基牺牲阳极中元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11.
Ga含量对Al-Ga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熔炼了不同Ga含量的Al-Ga二元合金牺牲阳极材料,采用恒电流方法研究了Al-Ga牺牲阳极在海水中的电化学性能及Ga含量对Al-Ga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分析了腐蚀产物以及Al-Ga牺牲阳极材料的晶格参数.结果表明,随Ga含量的增加,阳极开路电位和工作电位均负移,电流效率降低;Ga以固溶形式存在于铝基体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通过实验室方法对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进行研究工作。通过两种不同保护电位下(低于-850mV和高于-850mV),加热炉用钢的腐蚀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保护电位情况下其保护度都可达到80%以上。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工作电位数值大小与阳极体表面积大小有关,单以保护电位作为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评价标准是不准确的。最后,本文对加热炉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现场施工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原油储罐防腐在线遥测遥控及阳极寿命预测装置,储罐内壁保护为防腐涂层加高活化铝牺牲阳极保护,安装在罐底内壁用铝合金牺牲阳极处设有参比电极探头。参比管测量结构是:绝缘管设有可伸缩测量电极,该实用新型专利可弥补现有保护阳极使用中的缺陷,它可以实时在线远程测量储罐主要部位的腐蚀防护电位及阴极保护站设备进行电气参数测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两种铁基牺牲阳极材料 (20CrMo和40CrMo) 对17-4PH不锈钢进行阴极保护,通过恒电流实验和自放电实验评估这两种牺牲阳极的保护效果,并用扫描电镜 (SEM) 和能谱 (EDS) 分析17-4PH阴极实验后的表面形态和元素成分。结果表明:两种牺牲阳极对17-4PH不锈钢均有500 mV左右的驱动电位。20CrMo牺牲阳极具有比40CrMo更负的工作电位、更大的电流效率,20CrMo牺牲阳极表面均匀腐蚀。经过20CrMo阳极保护的17-4PH阴极表面形成的氧化产物含量更少。20CrMo对17-4PH不锈钢的保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王芷芳 《腐蚀与防护》1999,20(3):128-130
对水工结构件经常采用的防腐蚀措施有涂覆油漆、喷锌、喷铝等.而涂层-牺牲阳极联合保护的防腐蚀方案,是一种更经济、有效、简便的防腐蚀措施.  相似文献   

16.
牺牲阳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 综述了牺牲阳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和目前常用的铝基、锌基和镁基等三种牺牲阳极材料的基本化学成分和性能特点,分析了合金元素的作用,并对牺牲阳极的一些新发展和应用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贵金属》1977,(2)
对铜电解精炼时铂族金属的行为研究不多,一般认为:阳极中99%的 Ag 和全部的Au.Pt.Pd 富集在阳极泥中。等用同位素示踪法确定,当电解液成份为(克/升):Cu 42,Ni 0—20,H_2SO_4165,Cl~-0.025。电流密度变化于175—350安/米~2时,14—15.5%的 Ir 和65—70%的 Ru 进入电解液,并有3.8—3%的 Ru 进入阴极铜。认为:Os 进入电解液的损失达50—90%,进入阴极铜≯2—5%,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微量合金元素Ga在铝合金牺牲阳极中的应用和研究情况,综述了Ga对铝合金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及Ga对铝的活化作用机理,概述了本课题组对Al-Ga合金阳极的研究结果,展望了Al-Ga合金牺牲阳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某船用高纯锌牺牲阳极,未起到对传热管的保护作用。采用宏观测试、组织分析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牺牲阳极的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牺牲阳极表面有1~2mm厚的非金属沉积物,主要为碱式氯化锌,沉积物造成了牺牲阳极表面绝缘;牺牲阳极组织中有大量富铁的析出相,与高纯锌标准严重不符;牺牲阳极在短时间运行后,发生自腐蚀,表面有附着物快速生成;阳极中铁、铜及铅等有害元素严重超标,形成了有害的第二相,使得牺牲阳极易产生自腐蚀,导致表面沉积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铝基牺牲阳极的溶解过程和负差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旋转环一盘电极、电子探针和形貌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铝基牺牲阳极的溶解过程及其负差异效应。结果表明,铝基牺牲阳极的溶解是从第二相组织边界处引发,从而破坏表面膜而活化。阳极溶解过程中的自腐蚀(表现为析氢)是负差异效应的主要原因,它随外加电流而线性增大。铝基牺牲阳极的负差异效应系数为1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