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紫外光辐射下臭氧在水中的分解过程。实验表明,稳态液相臭氧浓度随气速的增加而增加,但随pH值和紫外光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根据双膜理论建立了臭氧分解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得出了臭氧分解速率常数的迭代计算式。由计算结果知,在恒定温度(30℃)下,速率常数与气相速率和pH值无关,而与紫外光强度的0.617次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利用臭氧浓度检测和杀菌试验对2种方式所制备臭氧水的臭氧溶解性及其杀菌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电解式臭氧水的臭氧浓度随装置运行时间增加而升高,运行201 s后水中臭氧浓度超过1. 10 mg·L-1,此时对水中微生物的平均杀灭率高达100%;鼓泡式臭氧水的臭氧浓度随接触反应时间增加而增速趋于平稳,直至曝气运行240 s后水中臭氧浓度只达到0. 18 mg·L-1,此时对水中微生物的平均杀灭率为99. 03%。显然鼓泡式臭氧水对水体中菌落杀灭效果较好,相比之下,电解式臭氧水对水体中菌落杀灭效果最好,杀菌作用时间短且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3.
在热态间歇状态下,考察气流速度、臭氧浓度、反应温度、干法炉黑静床高度及干法炉黑在流化床内的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干法炉黑臭氧氧化深度即炉黑pH值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干法炉黑臭氧氧化的工艺条件.上述因素对炉黑pH值与反应时间t之间关系的影响可归因于流化床内单位时间臭氧与炉黑的重量比值R.炉黑达到相同的pH值时,反应时间与R成正比,最终得到了炉黑pH值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4.
臭氧吸收中液相臭氧浓度和增强因子理论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江  张晖 《化工学报》1997,48(6):698-705
研究了臭氧在鼓泡塔中吸收时,水中溶解臭氧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pH值对它的影响。建立了臭氧吸收数学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水中溶解臭氧浓度;同时基于稳态膜理论,提出了带有一个一级臭氧自分解反应和多个一级或二级臭氧氧化反应臭氧吸收过程的增强因子理论预测模型,与文献值比较,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5.
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灭生、节能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气液混合器和臭氧浓度监测仪.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气体出口与气液混合器的气体入口连接,该气液混合器的出口与冷却系统储水箱的一个出口或该储水箱的循环水出水管连接,该气液混合器的液体入口与所述的储水箱的另一出口连接。臭氧浓度监测仪的控制端与所述的臭氧发生器连接。该臭氧浓度监测仪的探头安装在所述的储水箱内或循环水回路中在线监测臭氧浓度,以控制臭氧发生器的产量。臭氧作为水处理剂。具有操作简单,杀菌能力强,排污量少,既能节水节能,又不用调节水的pH值,不存在二次污染等优点.对循环水的缓蚀、阻垢、杀生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的pH值、碱度及加酸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水中pH与碳酸盐碱度的关系入手,在总结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类型补充水的循环冷却水的总碱度与pH值之间的关系式。在分析了循环冷却水的自然pH变化规律后,归纳出了四种不同类型补充水的循环冷却水的自然pH值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循环冷却水中加酸量的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0 前言目前 ,冷却水处理剂的开发工作正在向以下一些方面发展。 ( 1 )开发复合冷却水缓蚀剂。单一冷却水缓蚀剂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为此 ,人们正针对不同水质、不同工艺条件、不同材质和不同要求 ,开发各种复合冷却水缓蚀剂 ;( 2 )开发缓蚀剂的稳定剂 ;( 3)开发性能更稳定的冷却水缓蚀剂 ;( 4 )开发高效、低毒的冷却水缓蚀剂。由于碱性冷却水处理具有降低冷却水的腐蚀性 ,不需人工控制pH值 ,而使pH值可靠地保持在8 0~ 9 5的范围内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它也遇到如下几个问题。 ( 1 )碱性冷却水处理时 ,水的实际pH值比酸性冷却水…  相似文献   

8.
TW循环冷却水水质计算程序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W循环冷却水水质计算程序用于判断循环冷却水的性质及选择运行的条件,有计算速度快的优点。输入补充水数据及运行条件后,可以一次计算出各种需要的数据,同时能够反复运算,选择工艺条件。输入的补充水质数据为总溶解固体量、钙离子含量、镁离子含量、硫酸根含量、二氧化硅含量、总碱度及pH值,共计7项。输入的运行条件为浓缩倍数、温度、pH值、正磷含量及加氯引起的pH值降低值,共计5项。计算的结果可以显示并能够打印。显示的循环冷却水数据共12项,即碳酸钙饱和pH值、碳酸钙饱和指数、碳酸钙稳定指数、磷酸钙饱和pH值、磷酸…  相似文献   

9.
循环冷却水处理中臭氧缓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可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研究采用旋转挂片腐蚀实验法分析了臭氧的腐蚀产物以及臭氧浓度、臭氧分子状态、臭氧接触时间等对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对碳钢的缓蚀作用与臭氧浓度有关,当臭氧浓度较低时有一定的缓蚀作用。其缓蚀机理是:在臭氧作用下,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由金属氧化物和碳酸钙(方解石)组成的保护膜,使金属免受腐蚀。臭氧对金属的缓蚀率受臭氧接触时间的影响,接触时间长,则缓蚀率提高。臭氧的分子状态对腐蚀速率有较大的影响,气态臭氧对金属的腐蚀速率很大,而溶解臭氧的腐蚀速率则小得多。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臭氧氧化法在动态条件下降解双酚A,考察了臭氧浓度、水样进水流速、pH、双酚A初始浓度及温度对氧化降解双酚A效果的影响,探究了臭氧氧化双酚A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臭氧对溶于水中的双酚A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反应条件(臭氧浓度11.04 mg/L、水样进水流速2 mL/min、原水pH=6.83、双酚A初始浓度10 mg/L、温度40℃)下,去除率达86.12%。增加臭氧浓度或适当升高温度可增加臭氧氧化双酚A去除率。pH和进水流速的提高会降低双酚A去除率。偏酸性条件下,臭氧降解双酚A的效果更好。臭氧氧化双酚A反应活化能较低,属于快速反应。臭氧浓度不变,增加双酚A初始浓度会使其去除率减小。臭氧氧化双酚A以臭氧直接氧化为主,同时也存在羟基自由基间接氧化。  相似文献   

11.
氨基磺酸清洗剂的两种清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以氨基磺酸为主剂的复合清洗剂在该厂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原始开车中的应用。运用总铁,pH值,浊度变化曲线比较分析了两种清洗方法。  相似文献   

12.
1、引言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节约用水,工业上的冷却水系统普遍采用循环冷却方式。循环水的处理大都采用化学方法,但化学方法又存在着种种弊端,诸如环境污染、病毒危害、费用提高等。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在1970年被美国人Odgen应用于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研究中,他指出O_3能氧化消除水中多种病菌和杂质,无有害残余物质。1976年美国宇航局(NASA)进行了O_3处理冷却水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臭氧在水中的传质效率,设计了微泡反应器强化臭氧传质,考察了在该反应器中不同压力、温度、臭氧进口浓度及流量对液相中臭氧浓度以及羟基自由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液相中臭氧浓度受压力影响较小,反应器压力增加可使液相中羟基自由基产生量增大;进口臭氧浓度及流量的增加,可使液相中臭氧浓度以及羟基自由基产生量增大;液相温度升高导致液相中臭氧浓度降低,但可以提高液相中羟基自由基产生量。同时还将该微泡反应体系与传统鼓泡反应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微泡反应器能有效地提高传质效率,液相中臭氧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时约为14 mg/L,比鼓泡反应器高约10%。微泡加压反应器中羟基自由基产生效果更好,臭氧通入5 min,微泡反应器中羟基自由基浓度高达121.45×10~(-6)mol/L,比鼓泡反应器提高了约11倍,且微泡反应器中废水脱色及矿化效率都高于传统鼓泡反应器。  相似文献   

14.
臭氧法处理工业循环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动态模拟工业循环冷却水装置进行臭氧法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填料塔能有效地强化臭氧化处理的吸收传质过程,臭氧化处理应用于传质及化学反应控制阶段,以提高臭氧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二氧化氯安全、高效、广谱、无毒的杀菌特性,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能与特点以及氯及溴杀菌剂在冷却水中的应用限制;进一步表明,二氧化氯杀菌剂基本不受循环冷却水pH值的影响,杀菌率高、剂量小,作用快。通过对二氧化氯在工业冷却水中的投加方式,以及用量、设备选型、成本概算等的分析表明;二氧化氯循环冷却水的应用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饮用水处理中的臭氧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凤珍 《广州化工》2005,33(6):56-58
臭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消毒技术,与传统的消毒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氧化能力强、杀菌效果好、接触时间短、受水中的pH值和氨氮影响小等优点。本文简述了臭氧的性质以及自来水的臭氧消毒工艺,并综述了臭氧与其他技术联用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说明臭氧化技术存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某些工业冷却水系统,根据其水质的性质可以说是在苛刻条件下运行。这就是说,冷却水自身处在可增强沉淀趋势的条件下。构成苛刻条件水系统的参数包括:高钙硬度、高碱度、高pH、高平均水温和使用氧化杀菌剂。本文描述一种确定药剂的筛选方法以便用于开发苛刻条件下的冷却水配方。  相似文献   

18.
溴类杀菌灭藻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探讨了溴类杀菌灭藻的主要性能,种类和技术指标。结果表明,溴类杀菌灭藻剂在pH≥7和/或含氨、氮化合物的水中具有高效杀菌活性,用量低,与氯类杀菌灭藻剂混合使用可以大幅度降低氯类杀菌剂的用量,并相应地减少了总余氯量,减轻了金属设备的腐蚀,同时避免了由于废水排放造成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适用于碱性冷却水处理,污水处理,民用水处理等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臭氧活性炭与光催化联用降解饮用水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当使用臭氧浓度为2.0mg/L、活性炭负载TiO_2催化剂浓度为0.02g/g、pH值10.0时,对DEHP含量为12.04mg/L的饮用水光催化降解6h,DEHP的去除率可达99.5%。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活性炭与光催化联用可有效去除水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相似文献   

20.
烟草中果胶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是利用盐析方法提取烟叶和烟杆中果胶质的研究。实验中以正交设计了萃取pH值,萃取温度盐析时的pH值对提取产率的影响。得出:萃取pH值为1左右,温度为85 ̄95℃,而加铁盐沉淀的pH值在4左右时效果最好,在些条件下,本院烟草栽培实验基地所产新鲜未熟烟叶的产率6.64%(干基);烟杆达到1.31%;而福建产中二复烤烟叶达到6.14%,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