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ICC样本文件系统工程引入到彩色复制中后,为以后的颜色管理系统建立了概念上的基础。但真正的颜色管理系统(CMS,Color ManagementSystem)于90年代初出现。现代CMS得到发展的源动力是桌面扫描仪、彩色监视器和输出设备数量的快速增长,彩色输入和输出设备存在不同的颜色反应特征、不同的显示特征和不同的记录特征。这些因素导致了彩色复制结果的不可预测性。CMS是一种以软件为基础的技术。它寻求对输入和输出颜色值的管理方法,使得颜色的复制质量是可预测的。CMS软件描述彩色数字输入设备、显示器及印刷方法的特性,从而能…  相似文献   

2.
颜色的产生、使用、传递和复制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过程,不能将彩色复制作为孤立的过程来对待。因此,讨论颜色管理时应该把复制过程看成是颜色整体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管理颜色,获得期望的复制品。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色彩复制中,工作流程是相对直线型的。通过扫描设备一系列扫描参数的设置,可以直接将图像扫描成CMYK模式。根据不同的纸张类型、用户参考值,扫描仪采用不同的参数采集原稿数据。从彩色原稿分析到分色输出的每一步骤都由技术熟练的技术操作者来完成,这需要有丰富的经验,才可以从系统中得到最好的效果。技术人员要考虑打样和印  相似文献   

4.
蓝雪 《印刷杂志》2002,(12):39-41
<正> 前言 始于Acrobat 4并在Acrobat 5中得到完善的色彩管理已经在许多PDF的工作流程中作为先进的数字化格式扮演起重要角色。 Adobe的便携式文件格式(PDF)多年以来就是先进的数字化格式的明智之选。它解决了许多问题:字体无关性,页面完整性,设备和拼版的依赖性等。基于ICC颜色文件管理系统的色彩特性如何使PDF通过彩色工作流程的设备独立性而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6.
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报纸的要求越来越高,报纸也一改过去一黑二白最多只有套红的面貌,变得五颜六色多姿多彩了起来。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对报纸色彩的准确性、美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报社在不断提高新闻采编的同时,对报纸色彩的搭配有了越来越高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对有关工序进行相应的色彩管理,以满足整个报社的要求,成为了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7.
刘小闹 《天津造纸》2007,29(3):32-36
印刷设备色彩转换的特征描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设备自身的因素,还要考虑纸张及其性能。本文建立了一个特性描述文件的库,可使其应用到不同印刷设备和纸张类型的印刷环境中。另外对纸张物理性能进行特性描述。最普遍的特性描述程序是建立色彩特性描述文件(ICC—profile)。本研究的重点是纸张性能(光泽度、表面粗糙度、白度和光散射等)对特性描述文件和色彩复制的影响。油墨和纸张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油墨的渗透性也是影响色彩复制和色彩特性描述文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吕砺 《印刷杂志》2007,(4):42-46
前不久,一位广告客户问:“同一个广告,用同一副片子在四本不同杂志上刊登,为什么印出来效果都不一样。”其实,这就涉及到图像印刷复制过程中的色彩管理问题。关于色彩管理系统,虽然相关书刊杂志已经介绍很多了,但大多集中于原理介绍和理论探讨,很少涉及实际具体应用和工作过程。在与一些同行交流的过程中,笔者感觉到我们对色彩管理的认识和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印刷复制中,彩色印刷图像的数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彩色印刷图像是通过青、品红、黄三原色油墨叠合印刷而呈现各种色彩,使彩色原稿图像得到再现。在复制中,由于各种工艺及生产因素的影响,使印刷图像色彩不能很好地还原原稿的颜色。为了得到满意的印刷图像质量,在印刷生产中必须对图像色彩进行检测,并通过调节某些印刷变量来控制色彩复制质量。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一个典型的图像复制系统包括多个输入,输出设备(扫描仪,显示器,打印机等),而每种设备都有其表现,还原颜色的方式,这也就是一幅扫描的照片图像在显示器上,打样样张上或印刷稿件上会呈现出不同颜色效果的原因所在。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众多软件,硬件开发商纷纷投入到色彩管理系统(CMS)的开发行列,目的是针对色彩在图像系统各设备所属的色彩空间之间转换时进行管理,以保证色彩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陈蜜 《今日印刷》2003,(2):23-25
基于ICC的色彩管理系统成功地提供了跨平台和操作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化、开放式的色彩管理方法。随着WWW对人类生活日益广泛的影响,更多的基于网络的应用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色彩管理作为一个业界广为研究的重要问题,对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色彩管理技术概述 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桌面出版的全新  相似文献   

12.
色彩管理的实现途径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使印前各环节设备产生出同样的彩色效果,需要我们建立一种标准色彩的管理系统。色彩管理的关键是依据一个标准的色彩空间,并以此为参照对复制过程中的每一设备进行色彩校准,分别建立其色彩描述文件(Profile),然后在色彩传输时用Profile进行色彩转换,以保证同一画面的色彩从输入、显示、到输出(或网络传输)中表现效果尽可能匹配,最终使复制品与原稿色彩达到一致。色彩管理的实现途径1.选配合适的色彩管理系统目前较为成熟的色彩管理系统有:Apple,ColorSync2.0、2.1(CMS),KodakPrecisionCMS(Kcms),AgfaFot…  相似文献   

13.
<正>在印刷制版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色彩管理与色彩校正两个概念。很多人将色彩管理与色彩校正混为一谈。实际上,两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用处也各不同,但  相似文献   

14.
任云 《印刷杂志》2004,(1):60-63
色彩是我们所认知的世界里的强大而有魅力的一个方面,它形成了我们对每件事物的概念、解释和记忆。生活需要色彩,因为大自然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色彩逼真的建筑效果图、层次分明的卫星遥感图、还原准确的印刷品样张和生动形象的大幅彩照,所有这些都跟色彩密切相关,均需要通过扫描仪或数字相机等输入设备获取图像,  相似文献   

15.
吕砺 《印刷杂志》2007,(5):60-64
<正>二、色彩管理系统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前文分析可知,色彩管理系统对图像印刷复制过程的色彩管理,实际上只是将一种色彩从一个色彩空间转换到另一个色彩空间。从Photoshop中色彩配置文件对CMYK模式图像所起的作用可以看出,色彩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图像的色彩空间转换通常包含黑白场、油墨总量控制、灰平衡和底色去除。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印刷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达到所见即所得,保证色彩复制结果稳定、准确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任,印刷厂家进行色彩管理,可以节省大量原来因色彩不一致而导致返工的费用(如重新分色、制版),又可以减少印刷时间。色彩管理与过程控制,可以结束印刷过程中色彩的混乱状态,提供更可靠的彩色复制结果。1.色彩管理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为了得到精确的复制效果,色彩管理作为质量控制贯穿印刷全过程:从原稿开始,直到最后得到复制品。以丝印为例,包括显示器的校正,照排机的线性化,保持胶片生产过程状态稳定一致,…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 3)“色彩管理方案”部分的设定 这部分是Photoshop6新增的功能,而且在PhotoshopCS2中几乎没有改变,如图5所示。每个色彩空间的管理方案都有相同的三个选项。根据图像输出用途的不同,选择色彩管理方案中的“关”、“保留嵌入的配置文件”、“转换”选项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蓝雪 《印刷杂志》2003,(2):51-55
<正> 七、用Distiller生成 PDF文件 Distiller是将来自不同应用软件的文件转换成PDF格式的最可靠方法。对于某些情况,如QuarkXpress 4.1格式的文件,只有用Distiller才能转换成PDF文件。 Distiller的“作业选项”(Job Option)对话框控制着如字体嵌入、图像再采样和作业特性的保存(如套印)这样的一些变量。在  相似文献   

19.
蓝雪 《印刷杂志》2003,(1):45-47
<正> 五、PDF色彩空间 以及通过Distiller 对PostScript的转换 用于PDF 1.3和1.4版本的主要色彩空间也属于设备相关和设备无关的范畴。设备相关的生成空间包括DeviceRGB、DeviceCMYK和DeviceGray。这些和PostScript所用的名字相同并不偶然。一般地,这些是用来在产生于PostScript的PDF文件中定义的设备相关性色彩空间(见图2)。  相似文献   

20.
如何校正您的系统进行色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云 《广东印刷》2004,(1):32-33
随着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发展,出现,了彩色桌面系统,从图像的输入设备、显示器到最后的输出方法都日趋多样化。高分辨率扫描仪、数字式照相机、彩色打印机和针对短版市场的数字式彩色印刷机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原稿的种类也从传统的反转片、负片、反射稿发展到photo CD光盘等。用于进行图像处理的计算机和显示器也各不相同。另外适应各种需求的彩色输出设备也不断增多,如彩色喷墨打印机、热蜡打印机、热升华打印机等。Internet的出现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