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龙河水源地位于邹城市西南一相对独立水文地质单元内。区内已建有多个水源地,目前处于一种供稍大于求的弱平衡状态。为了合理、安全地利用西龙河水源地岩溶地下水资源,在深入分析勘察区及周边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分别设置新增开采量为3.50×104m3/d、3.10×104m3/d和2.80×104m3/d三个不同的开采方案,采用GWMS软件包之AQUA3D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软件,对该水源地岩溶水资源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考虑了实际存在的"井损"因素后,新增开采量2.80×104m3/d,其平水年抽水井最低水位标高为15.10m,较允许最低水位高3.1m,枯水年抽水井最低水位标高为12.20m,较允许最低水位高0.2m;平、枯水年因岩溶水开采而引起孔隙水水位下降分别为0.56m和1.86m,满足规定的开采约束条件,对当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是所设定的三个开采方案中最合理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罗北凹地钾盐矿区自开采以来地下卤水位持续下降,呈负均衡。目前的钾盐资源现状是资源储量难以长期满足当前钾肥生产规模的需求,对未来钾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隐患,进而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以罗北凹地钾盐矿区为研究区,通过建立基于GMS的地下卤水数值模型及预报模型,获得未来3年和5年地下卤水位变化动态及降深值。结果表明,与现状条件相比,研究区潜水水流方向总体上和初始流场形态基本一致,而承压水在开采井附近流场形态发生较大变化,出现明显的降落漏斗。经3年开采后,研究区潜水总体降深2~4 m左右,其中个别开采区中心的最大降深可达到6 m以上。降深面积分布较为广泛,开采区降深2 m以上区域面积达376.77 km2;开采5年后降深2 m以上区域面积达 718.60 km2。研究区承压水总体降深0~4 m左右,其中个别开采区中心的最大降深可达到10 m以上。降深面积分布较为广泛,开采区降深4 m以上区域面积达194.11 km2。而开采5年后降深4 m以上区域面积达338.00 km2。模拟结果可为矿区卤水资源管理和优化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该工程的近期处理规模为15×104m3/d,远期规模为25×104m3/d,占地面积为20hm2,投资额为3亿元,所需主要设备为曝气机等,建设周期为2004年—2006年,目前正在进行工程设计,建设单位为泰达新水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天津开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4.
  振等 《工程勘察》2014,(7):34-39
针对德令哈盆地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建立地下水流数学模型,选用Processing Modflow集成系统对德令哈盆地内平原区极富水地段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并按设计开采量5.0×104m3/d对地下水水位进行预报,经模型验证预报结果可靠,水源地设计开采量是可行的,下游水环境与生态环境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通过本水源地的调查与勘查工作,查明了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细砂层中,该水源地天然补给量为5238m3/d,调蓄库容量为3.0×105m3/d,日开采3000m3是有保证的,由此认为可采用多井分散开采和修建地下水库两种利用地下水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地区南部广饶县处于淄河冲洪积平原与三角洲海积冲积平原交接部位,因形成以花园和稻庄为中心的地下水降落漏斗而造成北部咸水以3.0km~2/a的速度向南入侵。建立该区地下水、地表水和引黄河水多水源联合调度优化模型,其目标函数是使各时段研究区地下水位降深之和最小,其约束条件包括供水量、开采井取水量、引黄河水量、节水量、水位等。预测结果表明,每个区采取包括节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拦蓄地表水或引黄河水补给地下水、井灌区改为渠灌等不同措施,到2010年,花园和稻庄漏斗中心水位将分别由过去的低于-20.00m上升为-14.00m和-12.66m; 2003年后,能够在稻庄北部形成反漏斗(淡水帷幕),阻止北部咸水入侵。环境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干旱地区集中开采地下水,若开采不当,往往会产生地下水区域水位下降、天然野生植被退化乃至死亡等环境地质问题。通过水源地在不同开采年限下对地下水浅埋区(小于6m)水位下降的分析预测,结合新疆干旱地区生态地下水埋深适宜深度,对地下水浅埋区域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
针对北京市第九水厂原水低温、低浊及高藻的情况和出水要求,综合考虑实际工程情况和远期水质状况,采用ACTIFLO高效沉淀池工艺对该厂二期A处理线沉淀池进行改造,改造后处理能力由原来的25×104m3/d提高到34×104m3/d。调试期间的运行结果表明,ACTIFLO高效沉淀池对密云水库的低浊、高藻原水有稳定且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北京市第九水厂原水低温、低浊及高藻的情况和出水要求,综合考虑实际工程情况和远期水质状况,采用ACTIFLO(R)高效沉淀池工艺对该厂二期A处理线沉淀池进行改造,改造后处理能力由原来的25×104m3/d提高到34×104m3/d.调试期间的运行结果表明,ACTIFLO(R)高效沉淀池对密云水库的低浊、高藻原水有稳定且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渔尔沟水源地地下水动态资料的分析得出,渔尔沟水源地在持续开采地下水由小到大的过程中,其后的地下水埋深保持稳定在13m上下,水源地单位地下水开采量为597.3×104m3/(m·年),开采能力较大,在对222团灌区未来需水量的分析后,得出渔尔沟水源地开发利用地下水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1.
体积法是疏干体积与恢复体积水均衡方程联立求解法的简称。Q抽 -Q补 =μ×V疏 ;Q补 =μ×V恢  体积法适用于中、小型水源地 ,它的推导和计算的过程简单、直观。利用这种方法 ,可以计算地下水的补给量和含水层的给水度 ,进一步可以计算地下水的储存量和可开采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地下水建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下水模拟模型能够模拟地下水动态特征 ,GIS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功能 ,建立地下水模拟模型与GIS的集成系统 ,将有助于对地下水模拟模型的推广应用和决策分析。本文详细论述GIS支持下的地下水模拟模型的建立过程 ,采用交互式剖分方法不仅提高建模效率 ,而且能充分考虑计算域的水文地质条件 ,使生成的网格单元效果更为理想 ,本文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北京密怀顺地下水模拟中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对隧道工程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是影响隧道工程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论述了地下水在隧道工程中的作用及对隧道工程安全性的影响 ,分析了隧道中地下水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加大隧道工程中地下水勘察、设计和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陈宇良  都基众 《工程勘察》2007,(6):23-26,73
降落漏斗是地下水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分析和对比东北及华北地区的几个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可以看出,降落漏斗的产生与发展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开采强度等因素有关。漏斗是可以控制和恢复的,只有在控制不当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地质灾害。正确认识与掌握地下水降落漏斗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有助于人们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避免不良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咸阳市区傍河水源地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水质的时空变化及其污染成因进行分析可得,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使得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流动力场发生变化,致使渭河污水和周围的劣质水向水源地流动,潜水污染严重,承压水中个别井也有潜在污染。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回收再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涛 《工程质量》2008,(1):33-36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主创新的地下水回收再利用方法,即建立消防水箱和消防泵房,将部分地下水集中回收,再泵送到现场用水点,使得整个工程施工期间除饮用水外的消防、降尘、车辆冲洗、厕所冲洗、结构施工(主要为混凝土养护)、装修施工等用水全部采用回收再利用的地下水,不仅降低了工程成本,而且节约了水资源。本方法对有降水要求的施工项目的水资源利用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三工河流域地处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流域发源于天山博格达峰,是独立的小流域。而流域的自然景观和地貌单元的完整性,具有大流域的分布规律。目前流域供水水源以河道来水和开采地下水为主,由于长期的超采地下水,已经造成该流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本文在系统地阐述流域地质条件以及含水层组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流域多年基础资料,采用水均衡方法,对现状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地下水平衡分析、耗水量平衡分析,构建出合理地下水数值模型,并进行了地下水水位、水量远景预报,确定出合理的地下水资源量以及合理的地下水可开采量。根据流域的不同地貌单元,制定出不同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与保护区,按照限制开采、调蓄开采、调控开采和禁止开采等四个区域确定地下水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8.
原平水源地潜水蒸发规律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晋北铝厂原平水源地潜水及液面蒸发试验的分析和研究 ,阐述了潜水及液面蒸发随气象、水位埋深、植被、土壤岩性等因素影响下所呈现的变化规律。为铝厂水源地合理规划开采、利用水资源 ,改治水土环境提供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地下水腐蚀性评价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施工图审查过程中发现岩土工程师们对现行岩土规范中有关地下水腐蚀性评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对地下水腐蚀性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讨论,总结了腐蚀性综合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观点或建议,有助于把握规范条文的正确内涵,对今后有关这方面工作的统一认识和提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等效数值法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等效数值法的基本原理,然后以实际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等效数值法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与其它方法对比,结果完全一致,该方法简单易行,精确度高,可靠性强,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