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天然气调压站能有效将天然气中的液滴及固体杂质清除出来,使之能满足燃机正常运行时对天然气的清洁度要求;调压站设备还能保护其下游的系统、设备,即使在调压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使过高的上游压力危害到调压站下游的设备和管道;能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启动、运行、停机等各种工况下,将来自上游供气管道的天然气降压、稳压,使天然气在所要求的压力、温度下连续输入下游供气管道,供燃机用。因此,本文通过对某燃机电厂天然气调压站进行研究、分析及优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对天然气需求量逐渐增加,液化天然气的使用能够有效促进天然气运输效率提高。应用储罐可以实现对天然气的存储与运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天然气储罐在工业中应用逐渐变得普遍。根据其需求不同天然气储罐性质也有所不同。本文针对大型天然气储罐应用特点以及类型进行分析,对其发展形势进行了简单总结,为液化天然气储罐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液化天然气的储存和应用是整个液化天然气产业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液化天然气的温度在-160℃以下,储存条件比较严格,因此建造技术要求很高。文章论述了液化天然气储存技术以及液化天然气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深冷技术》2016,(5):30-37
安全阀是防止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超压破坏,并在压力超过整定压力时自动泄压起保护作用的装置。在天然气液化流程中,不同工艺单元的系统压力、安全阀设定位置及主导事故工况都有差异。文章参照相关标准,总结了液化天然气流程中各单元安全阀设置的考虑因素及事故工况泄放量计算分析,重点介绍了普通标准规范中未涉及的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破裂高压侧(管程)为气相的泄放量计算,以及压缩闭式循环的滞止压力计算和宽沸点范围的多元混合物储罐的泄放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罗肖 《中国科技博览》2014,(36):115-115
随着天然气的广泛应用,我国城市天然气调峰问题愈显突出。通过对地下储气库与液化天然气储罐进行调峰的利弊分析,提出了解决城市天然气调峰的快捷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超临界氦增压技术在中国运载火箭和航天器上实现的可行性,进行了超临界氦增压排放实验研究。分析了低温杜瓦内的超临界氦的热分层稳定性;讨论了温度计引线两端大温差引起热声振荡和漏热现象;此外,由于节流微分效应和换热器管壁轴向导热,换热器出口温度在排放过程出现大幅温度波动。实验结果证明超临界氦增压过程中增压压力平稳、可靠,压力容易控制。但后续改进实验中应消除换热器节流微分效应导致的出口温度波动,并且减小杜瓦以及支撑结构的漏热。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及其储罐用材料的发展史,对比分析了低温LNG储罐的主要结构材料Ni36因瓦合金、9%Ni钢和5083铝合金,简要阐述了LNG运输船及其储罐用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其储罐用低温铝合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一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存在的蒸发气体(BOG)量波动大、BOG燃烧排放及单位BOG处理量能耗高等问题,分析了BOG蒸发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维持BOG量稳定性的可行性。提出了对现有操作进行基于储罐操作压力调控的优化方案,优化操作后BOG蒸发量稳定性提高,避免了BOG燃烧排放,同时降低了工艺能耗,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深冷技术》2011,(3):25-25
<正>林德集团为AGA Gas Sweden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以南60 km处的Nynashamn,建造了第一个全密封液化天然气储罐和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该液化天然气储罐的容量大约为20000 m3,用钢筋混凝土制成,并装备有再汽化和再冷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吸附储存脱附过程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动力学计算,认识了脱附过程当中储罐内温度剖面分布的典型特征:储罐轴心处的温度下降幅度最大。分析了脱附过程当中储罐壁的热交换、吸附剂的导热系数以及储罐内的初始压力对储罐内的温度剖面的影响。结论是加强储罐外壁的热交换、增大吸附剂的导热系数皆能改善吸附储罐内的温度剖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内容积为40 m3,绝热层(聚氨酯)厚度为400 mm的新型独立B型液化天然气船模拟舱为研究对象,对模拟舱内低温流体的两相流动及相变传热问题进行了非稳态三维CFD模拟。采用流体体积函数(VOF)模型追踪气液相界面,利用Lee模型作为相变模型,在相变模型中考虑了静压的影响,对模拟舱的温度分布及静态BOG生成速率进行了计算。研究了在不同液位以及绝热层存在破损的情况下模拟舱的温度分布及静态BOG生成速率的变化,同时研究了当模拟舱密闭时的增压特性。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偏差在10%以内,模型对模拟舱内的低温液体的蒸发过程模拟较好,可为新型独立B型液化天然气实船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低温LNG运输车罐体结构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低温LNG运输车罐体为研究对象,借助ANSYS为平台,采用有限元的计算方法计算罐体的应力分布特征与结构强度.在分析罐体静态结构应力的基础上考虑运输过程中的一些动态因素.实践表明支承件处是整个罐体散热的集中区域,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动态冲击时峰值应力比不考虑时高了30 MPa-50 MPa;车体突然下降给罐体的冲击要大于突然刹车给罐体的冲击;动态条件下,当LNG压力为0.5 MPa时,4个支承件完全符合罐体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铁路及其多式联运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对其静态蒸发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在理论计算中引入了温度修正系数kt来考虑装载LNG介质时对液氮温区下绝热层比热流的影响,同时引入了结构修正系数ks来考虑结构和深冷下罐体收缩对支撑部位热传导的影响,采用液化天然气作为介质开展了静态蒸发率试验测试,综合测试结果对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相关关键参数对LNG罐式集装箱静态蒸发率的影响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文通过对液化天然气铁路罐车的设计及试验验证进行研究,为LNG铁路罐车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液化天然气铁路罐车的技术参数确定和结构组成,采用CAD、FEM技术对罐车的结构进行设计研究及仿真分析,通过铁路静强度和冲击试验、低温性能测试等手段验证罐车的力学性能和真空绝热指标。结果 液化天然气铁路罐车轴质量为23 t、载质量不超过41 t,在最高运行速度120 km/h时能够安全运行,每天的静态蒸发率(液氮)为0.08%,维持时间(液氮)达到92 d。结论 液化天然气铁路罐车的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LNG大型低温储罐冷却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NG大型低温储罐的冷却是储罐投用前最为关键的一步,充分的储罐冷却作业前准备、冷却过程中系统阀门的正确设置、储罐冷却速率的合理控制及安全措施的严格执行是LNG大型低温储罐冷却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以国内某一16万m3全容式LNG储罐为例,对LNG大型低温储罐的冷却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针对LNG储罐在泄放阀着火的工况,对受到外界高温火焰辐射的LNG外容器的传热和结构进行了耦合分析研究.建立了16万方LNG大型储罐的实体有限元模型,根据规范和相关文献中的推荐方法,获得了泄放阀火焰高温辐射时罐顶外表面的等效辐射温度,根据正常工作时的稳态传热工况进行储罐外容器内表面等效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得到了正常工作时...  相似文献   

17.
Q.-S Chen  J Wegrzyn  V Prasad 《低温学》2004,44(10):701-709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is being developed as a transportation fuel for heavy vehicles such as trucks and transit buses, to lessen the dependency on oil and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e LNG stations are properly designed to prevent the venting of natural gas (NG) from LNG tanks, which can cause evaporativ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result in fluctuations of fuel flow and changes of fuel composition. Boil-off is caused by the heat added into the LNG fuel during the storage and fueling. Heat can leak into the LNG fuel through the shell of tank during the storage and through hoses and dispensers during the fueling. Gas from tanks onboard vehicles, when returned to LNG tanks, can add additional heat into the LNG fuel. A thermodynamic and heat transfer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o analyze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heat leak into the LNG fuel. The evolving of properties and compositions of LNG fuel inside LNG tanks is simulated. The effect of a number of buses fueled each day on the possible total fuel loss rate has been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buses, fueled each day, the total fuel loss rate can be reduced significantly. It is proposed that an electric generator be used to consume the boil-off gas or a liquefier be used to re-liquefy the boil-off gas to reduce the tank pressure and eliminate fuel losses. These approaches can prevent boil-off of natural gas emissions, and reduce the costs of LNG as transportation fuel.  相似文献   

18.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简称双体系)自2016年开始建设以来在化工、特种设备等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应用与发展。特种设备作为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威胁的设备种类,其双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加气站作为车载气瓶充装的经营单位,特种设备主要有LNG储罐、CNG储气瓶组和压力管道等。作为CNG和LNG的充装单位,储存有大量的CNG和LNG,并且时常进行CNG和LNG的车载气瓶充装,其危险程度不言而喻,所以建立特种设备双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车载气瓶充装为主体,对双体系的建设过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通过双体系的运行情况结合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通过双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切实减少了加气站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对加气站的安全管理和安全保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雾流强化技术,在喷雾反应器中进行了CO_2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实验研究,探讨了反应釜内温度、压力和夹套内冷却液温度以及缓冲气罐的使用等对CO_2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在静态条件下生成CO_2水合物相比,雾流强化过程中的压降幅度更大,CO_2水合物生成速率更快。喷雾法将水以喷雾的形式送入气体,使水颗粒与气体的接触程度明显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增置缓冲气罐时,CO_2水合物生成结束时间是20 min左右,而未使用缓冲气罐的是40 min左右。缓冲气罐的稳流稳压作用使CO_2气体均匀、稳定地进入雾化系统,增强雾化效果,使水合物生成速率提高一倍。研究结果为CO_2水合物的生成特性分析和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release, spread, evaporation, and dispersion processes are illustrated using the 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 models in this paper. The spillage consequences are dependent upon the tank conditions, release scenarios, and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effects of the contributing variables, including the tank configuration, breach hole size, ullage pressure, wind speed and stability class, and surface roughness, on the consequence of LNG spillage onto water are evaluated using the models. The sensitivities of the consequences to those variabl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