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李娜  何颖  黄煜  张建  李聪聪 《声学技术》2021,40(5):652-656
船舶、车辆或飞机舱室内往往同时存在振动和噪声。振动会引起人体不舒适,而噪声可能会增大或减小振动引起的不适感。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无声波激励(60dB (A)背景噪声)以及舱室内一类典型机械振动噪声激励(幅值为70、85 dB (A))下,低频随机垂直全身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为1.5、2.0和2.5 m·s-2)引起的不舒适度。每组振动和声波持续时间为2 min,12名被试每隔30 s判断振动不舒适度的幅值。结果表明,相对于无声波激励的条件,幅值为70dB (A)的噪声增大了振动不舒适度,而85 dB (A)的噪声却减小了振动不舒适度。该现象说明噪声对振动引起的不适感具有抑制或者增强的“正负”掩蔽作用:较高幅值的噪声对振动不舒适度具有正掩蔽(抑制)效应,较低幅值的噪声对振动不舒适度具有负掩蔽(增强)效应。该掩蔽效应随人体暴露于噪声和振动环境中的时长增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大型集装箱船振动及噪声数值计算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型集装箱船中高频域振动及舱室噪声数值计算的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构超大型化、大舱室、大开口和弱扭转刚度等结构特点导致只能采用统计能量方法进行全船中高频域振动与噪声分析.另外,占总载重量和总容积绝大部分的集装箱的模拟、船舶装载状态等,对全船振动和噪声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也是必须考虑的.本文探讨了大型集装箱船统计能量分析模型的建模特点,通过考察子系统模态密度,确定了统计能量方法在集装箱船振动噪声预报中的适用范围.初步揭示了超大型集装箱船舱室振动、空气噪声分布与传播机理,为超大型集装箱船减振与声学设计与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伴随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增强,列车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振动暴露-响应关系反映了客观振动水平与主观感受间的关系,是确定振动标准限值的重要依据之一。系统总结国内外针对列车环境振动对人体影响暴露-响应关系的研究进展,梳理国内进行振动评价的适用规范和舒适度评价采用的方法。研究表明:地铁振动扰民问题缺乏暴露-响应曲线的科学评判,基础调查研究的缺乏和振动指标换算的局限制约了振动限值的合理确定。建议开展地铁振动对人体影响的暴露-响应基础研究和国内外振动评价指标转换研究,为制定以人为本的振动限值提供理论基础,并实现国内外标准和研究成果的可比性和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型号叉车护顶架、方向盘和座位振动较大的问题,首先对该型号叉车运行时的振动信号进行了采集,找出主观舒适度最差时刻的信号并侧重其进行分析。通过对护顶架做模态测试,将所测试的模态参数与现场主观振动评估结果相结合,确定导致该型号叉车舒适度较差的主要原因是护顶架在发动机激励下产生共振,且由于在共振频率周围护顶架结构模态较为密集,导致叉车加速状态下会产生连续的共振。由于在模态测试基础上引入了舒适度评估振动的方式,结果表明具有今后改进设计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复刚度原理推导的自由及约束阻尼结构损耗因子理论评估计算公式,并对相关参数变化影响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初步确定了阻尼结构形式及材料参数。为评估阻尼设计方案对实际船舶舱室的减振降噪效果,建立船舶局部舱室结构的1∶2.5缩比模型结构,采用模态锤击测量方法,对阻尼处理前、后舱室振动及噪声特性展开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约束阻尼处理能明显抑制结构的模态共振。在2.5 mm厚舱室围板粘接1.7 mm厚约束阻尼层后,最大减振量为11 d B,最大降噪量达到9 d B。最后,对约束阻尼处理后的航行船舶进行实船噪声测试,噪声测试结果均满足IMO-468噪声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以5618箱集装箱船为母型船,利用灰关联分析法.分别确定了影响船舶上层建筑甲板平均振动和各甲板舱室振动的主要因素,采用非等间隔GM(1,1)建模的方法,分别建立上层建筑甲板平均振动模型和各甲板舱室相对于甲板平均振动的差值的模型,通过将两个模型的预测值求和来得到最终的上层建筑舱室振动预测值。应用此模型对4100箱集装箱船上层建筑舱室振动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用灰色预测方法对复杂的船舶上层建筑舱室的振动进行预测是可行的,不仅能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而且具有要求的样本少、预测快、精度较高等优点.尤其是在船舶开发设计的初期,较其它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以某航海教学实习船机舱为原型,将此振动-声辐射耦合系统简化为箱形多腔结构,建立多腔结构及其单元腔室有限元模型,考虑液舱布置与充液、激励源处设置隔振器等情况,对结构进行频率响应分析,运用声学边界元法对舱室噪声进行预报,通过对舱室中心场点声学贡献较大的板件进行约束阻尼处理,有效降低舱室噪声。并进行船舶机舱模型振动-声辐射实验。分析表明:研究三舱段船舶机舱模型振声性能时,充液及增加充液舱数,对模型固有频率影响明显,通过设置隔振器能有效降低舱室振声等级,在非激励源舱室敷设约束阻尼材料,也可起到较好降噪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水下目标航行的噪声,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艇海上测试,以便于确定水下目标的主要噪声源.然而,仅凭有限次数的测量是不够的.需要通过长期地对目标自身的振动和噪声进行监测,以便掌握和了解在不同状态或工况下振动和噪声变化的情况.这不仅能为降低水下目标噪声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也为航行中的水下目标提供了自身振动与噪声状态的数据,有利于水下目标操作员在工作中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和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水下目标振动和噪声监测的设备,说明了设备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并介绍了国外相关领域研究技术的概况.  相似文献   

9.
机车车辆噪声、振动和不平顺问题对司乘人员的舒适度越来越重要。针对某型干线内燃机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司机室振动问题,通过机车负载试验、模态试验分析了司机室振动的频谱特性及其与车体振动的关联;建立整车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构模态和柴发机组激励产生的谐响应,分析了结构参数摄动对司机室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整车在16.43 Hz存在谐响应峰值,司机室振动主要由柴发机组1倍频激励下的整车耦合振动引起,材料厚度和刚度参数摄动对司机室的振动会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拖拉机驾驶室耳旁噪声是影响驾驶员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为满足舒适度要求,必须使驾驶室的振动和噪声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建立驾驶室CAD模型,并提取结构和声腔网格模型,利用Hypermesh软件计算驾驶室的结构和声学模态振型,通过分析确定了驾驶室结构优化方案,并使用传感器等测试设备对驾驶室结构优化前后的耳旁噪声和振动进行测试试验,对比结果表明,结构整改后的耳旁噪声较优化前下降2 d B(A),证明分析方法正确,整改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11.
利用已有的建立在心理物理学方法之上的烦恼率模型以及传统的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建立适合于评估人行桥振动烦恼率的舒适度量化指标,提出了考虑人行桥竖向与侧向耦合振动时的综合评价方法,弥补了传统的关于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价方法的不足.通过模拟人行随机荷载激励对人行桥进行了人致振动时程分析并对其舒适度进行了评价,给出可行的减振措施并预测减振效果.这对今后人行桥人行荷载模拟、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价以及防振减振研究都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铁路卧铺客车人体振动舒适性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汤小红  杨岳  彭波 《振动与冲击》2010,29(5):157-161
铁路卧铺客车乘客在卧姿状态下所承受的全身振动是影响其乘用舒适度的主要因素。研究了卧姿人体垂直振动模型,在铁道车辆二系悬挂动力学模型基础上,考虑卧铺的隔振作用与卧姿人体的垂直振动响应特性,建立了14自由度"人-铺-车辆"振动系统空间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在轨道随机不平顺激励下的卧姿人体垂直振动响应。应用卧姿人体全身振动舒适性评价标准,建立了铁路卧铺客车人体振动舒适性仿真流程。通过对人体头-臀二部位加速度均方根值先后进行部位计权和频率计权,得到卧铺客车卧姿人体振动舒适性指标。以M atlab为工具编制了卧铺客车人体振动舒适性仿真软件,交互输入车辆与人体的结构和动力学参数后,自动完成卧姿人体振动舒适性仿真计算,进而为铁路卧铺客车人体振动舒适性分析及车辆悬架参数优化提供了有效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3.
高速列车引起的武汉站楼板振动舒适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建筑物舒适度方面的要求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武广客运专线武汉站"桥建合一"的特殊结构型式,将结构划分为列车-桥梁子结构和桥梁-上部大跨钢结构子结构,由前者计算桥梁支座处的反力,并以此为反力作为后者的输入荷载,计算上部大跨钢结构的动力响应,然后基于目前常用的国际标准,将武汉站不同标高的楼层分为不同的子区域,分别评价各个子区域的舒适度,以此评价武汉站楼板在高速列车荷载下的舒适度。评价结果表明:武汉站各标高的楼板均满足舒适度的要求。所采取的舒适度评价方法可为国内今后类似结构的舒适度设计提供依据、为舒适度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桥梁结构动力学和车辆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对秦沈客运专线多跨简支梁桥的空间振动响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秦沈客运专线多跨简支梁桥具有足够的横向和竖向刚度,能够满足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高速车辆过桥时的舒适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振东  王华林 《振动与冲击》2002,21(4):104-105,103
车辆过桥引发的振动问题已有很多研究,目前大部分工作集中在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方面,本文从舒适性角度出发,讨论了桥梁结构的振动对车辆垂向加速度的影响,基于移动荷载简支梁模型,给出了车辆垂向加速度与车速及梁桥固有频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并分析了路桥过渡段及临界速度情况下车辆的最大加速度。  相似文献   

16.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体系振动与噪声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架轨道交通的振动与噪声问题是建设高架轨道交通的最大障碍,能否将振动和噪声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避免形成城市又玫公害已成为高架轨道交通在城市可行与否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振动与噪声的原因,并从振源与噪声源、振动与噪声传播途径及振动与噪声随物三个方面,综合阐述了可以采取的各种减振降噪措施,可为今后我国城市高架轨道交通体系振动与噪声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型越野救护车,研发一套磁流变隔振系统。通过应用和试验,获得在不同道路条件、不同车速下,上、下担架层卧姿人体头部、臀部的加速度均方根值,进而获得相应的卧姿人体全身振动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试验结果表明,该隔振系统可有效改善该型越野救护车的乘卧舒适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Matlab仿真生成各种等级随机路面激励对二自由度履带车辆模型所产生的振动响应,并进行平顺性影响的分析。其间,设计了基于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生成路面不平度的方法,并对仿真生成的B级和D级路面与标准功率谱进行了对比验证。构建了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在不同车速、不同路面等级输入下对履带车辆平顺性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路面变差和提高车速都将降低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