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设计新的陶瓷造型时,应注意发扬我国传统艺术的精髓,避免一味追求奇、险、怪等手法。借鉴传统器物时,应挑选能代表当时艺术成就的典型作品。采用表体浅分割、仿真、凸花、器体切割等方法进行设计,同时注重观赏作用和实用功能作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勇淑英 《中国陶瓷》2007,43(7):61-62
着重从四个方面浅谈了陶瓷壁挂的设计与应用,它是一种材质、工艺、技法等都具有特色的综合性艺术产品,是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欣赏功能的工艺美术品。  相似文献   

6.
当今许多国家,陶瓷器皿的设计生产不再仅仅追求它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陶瓷设计的艺术审美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作为陶瓷的发源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现代审美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首饰设计常常是以普通的材料,巧妙的设计,精密的工艺来体现其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陶瓷材料具有质地的独特性和釉色的丰富性,开拓了现代首饰设计的审美空间的多维性。陶瓷首饰赋予了现代首饰设计的新局面和时尚色彩。本文从陶瓷首饰的历史、特点及分类,现代陶瓷首饰的设计以及现代陶瓷首饰的现状和前景等几个方面出发,浅谈陶瓷首饰这一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前中国陶瓷产业的现状、突出问题及对陶瓷设计教育状况的分析,笔者建议应加强建陶产品自主研发、设计能力方面的人才培养。并从一名设计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着重谈了如何解决陶瓷设计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隋盈盈  余勇 《江苏陶瓷》2010,43(1):15-16,19
论述了虚拟设计在陶瓷设计中具有的优势:真实性、交互性、积极性,从适用范围、制作成本、工艺创新等方面分析了虚拟设计的作用及特点。  相似文献   

10.
彭莉  汤红艳 《佛山陶瓷》2013,23(9):46-47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全球化文化浪潮的风靡,使得设计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何在众多作品中找到自身的特色,发挥优势,是当今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民间陶瓷作为民众使用最广的陶瓷器具,在历史时期中是最受老百姓喜爱的器物。本文以湖南长沙窑为例,探讨民间陶瓷长沙窑的地域特色和艺术个性,为现代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熊菁菁  汪浩 《江苏陶瓷》2010,43(3):12-13,16
主要从仿生设计的历史背景,仿生设计在陶瓷创作中的特征和运用,以及陶瓷仿生设计的意义等几方面的内容来阐述陶瓷仿生设计。倡导设计师在师法自然的设计哲学指导下,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对话平台。  相似文献   

12.
齐皓  张俏梅 《江苏陶瓷》2008,41(1):26-28
中国现代陶瓷设计教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培养了大批陶瓷专业人才,对发展陶瓷产业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以高等院校为主导的陶瓷设计教育,在我国基本形成了一种"学院式"陶瓷设计教育模式。本文从分析这种模式的弊端入手,提出了我国陶瓷设计教育发展的对策,以此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陶瓷教育的现代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岩 《江苏陶瓷》2011,(5):8-10
与传统生活陶艺相比较,现代生活陶艺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这种多元化主要体现为功能的多样化和视觉效果的多样化。本文从消费者多层次需求、陶瓷工艺的进步和审美观念的变革等三个层面剖析现代生活陶艺多样化的原因,并进而指出从功能向审美的诉求过程中,现代生活陶艺的多元化所具有的生活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浅谈现代陶艺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正辉 《佛山陶瓷》2008,18(1):29-31
现代陶艺作为一门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已有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其艺术语言逐渐从幼稚走上成熟。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陶艺语言的独特性,即泥性、肌理以及火的艺术。这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态的、现代陶艺所特有的艺术语言。现代陶艺语言应不断朝着由以上三者组成的独特艺术语言的方向发展,使现代陶艺语言逐渐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高校现代陶艺教育随着陶艺适用领域的迅速扩张而得到了蓬勃发展。但笔者认为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索。关键之处在于要符合其专业技术、艺术修养教育和职业培养结合的本质。因此,笔者结合高校陶艺教学经验,提出"重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陶艺专业的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三个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陶瓷材料制备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继兆  曾燮榕  黎晓华 《广东化工》2009,36(7):291-291,300
文章对陶瓷材料制备实验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和实践。该实验课打破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以主动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主线,将实验转变为自行设计探索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陶瓷工艺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陶瓷工艺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式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周洁涵 《中国陶瓷》2006,42(6):57-58
发达的现代文明使现代人越来越远离自然,人们便渴求从机械紧张的状态中得到心理的平衡,而现代陶艺正好迎合了人们内心的这种需求,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现代陶艺逐渐走进了现代家居中。现代人们喜欢借助现代陶艺抒发情感,洗刷机械文明的冷漠。因此,现代陶艺已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被推广开来。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更追求符合现代审美趋势的作品,亲和自然又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陶艺制品便成为家居装饰中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19.
陶瓷艺术所表现出的符号特性,使我们可以运用数学方法对其设计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本文试将复杂抽象的陶艺元素进行符号萃取,并归纳分类,运用模糊集合理论,探寻出陶艺设计中的基本数学模型,为现代陶艺设计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