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汽车电磁抗扰度的最新国家标准。汽车电磁抗扰性能关系到车辆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高汽车电磁抗扰性能的关键在于电磁抗扰度技术要求及试验技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汽车电磁抗扰度的最新国家标准.汽车电磁抗扰性能关系到车辆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高汽车电磁抗扰性能的关键在于电磁抗扰度技术要求及试验技术.  相似文献   

3.
徐立 《电子质量》2006,(11):77-80
汽车电磁抗扰性能关系到车辆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高汽车电磁抗扰性能的关键在于电磁抗扰度技术要求及试验技术.本文介绍最新的关于汽车电磁抗扰度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随着汽车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汽车上所使用的电子装置愈趋增多,电磁兼容技术对于汽车领域尤为重要.这不单局限于环保,更重要的是涉及人身安全.我国现行的强制性标准只限定了汽车对环境的电磁干扰,而没有针对车辆本身控制系统的电磁抗扰度进行规定.随着国内电磁兼容测试技术与手段的不断发展,以及为满足国际上汽车认证的要求,对车辆控制系统的电磁抗扰度的强制性检测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针对车辆电磁辐射抗扰度测试条件要求高、预测难度大的问题,通过仿真软件建立电磁抗扰度测试发射天线(简称抗扰发射天线)模型及无车情况下的电磁抗扰试验场强环境,为整车电磁辐射抗扰性能的预测搭建了一个仿真平台.验证试验表明:无车的暗室环境内,抗扰发射天线场强分布的仿真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抗扰发射天线仿真模型能够模拟车辆电磁辐射抗扰度测试要求的场强环境,可用来评估整车的电磁辐射抗扰性能.  相似文献   

6.
GB 34660-2017中未对汽车转向系统正常工作模式进行要求,为提升车辆安全方面的电磁兼容性能,GB 17675-2021新增了汽车转向系统正常工作模式的电磁抗扰度试验,但未明确具体的实施方案。文章阐释了GB 17675-2021中汽车转向系统的电磁兼容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并结合测试案例,详细介绍了汽车转向电气控制系统电磁辐射抗扰试验、挂车转向电气控制系统电磁辐射抗扰试验(电波暗室法和大电流注入(BCI)法)、挂车转向电气控制系统沿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度试验的具体要求及操作要点,为相关人员理解和运用此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汽车起重机中起重机子系统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瞬态电磁骚扰,分析了其时域特性,并将主要骚扰源的幅值、频率参数与ISO 7637-2中的标准抗扰度测试波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汽车起重机暂态电磁骚扰电压幅值偏低,但存在着严重的高频骚扰,将现有标准应用于汽车起重机的抗扰度测试时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针对集成电路(IC)在复杂物理环境中的电磁抗扰度漂移问题,研究了环境热应力对基于供电网络传导耦合的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内嵌锁相环(PLL)电路电磁抗扰度的影响。分析典型FPGA片内PLL的功能原理及电磁干扰机理;将环境热应力干扰因素引入PLL电磁抗扰度测试研究中,设计基于电磁干扰直接功率注入(DPI)与热应力耦合的抗扰度测试平台;测试分析了在20~110℃热应力范围内,电磁干扰分别通过1.2 V、2.5 V和IC地电源网络注入片内PLL时,其电磁抗扰度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当片内PLL功能单元受到不同注入路径的电磁干扰时,其在不同频段的电磁抗扰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考虑热应力因素影响时,片内PLL的电磁抗扰度特性会发生明显漂移,且当锁相环的2.5 V工作电压受到电磁-热复合应力干扰时,PLL的电磁抗扰度最弱,热应力干扰因素加剧了其抗扰度的漂移。  相似文献   

9.
针对智能汽车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LDWS)辐射抗扰度测试的难点,通过分析LDWS的工作原理和预警触发条件,提出了半波暗室内触发和控制LDWS预警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利用汽车仿真软件Prescan和摄像头成像原理,搭建可触发LDWS预警的虚拟环境模拟系统,通过实车标定和电磁仿真验证了该虚拟环境模拟系统的可行性,并结合汽车电磁辐射抗扰度测试的要求,建立了LDWS辐射抗扰度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0.
汽车电子芯片EMC测试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汽车电子产品所采用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的基础上,以功率驱动芯片为例,提出了汽车电子芯片级电磁兼容测试的必要性,并重点介绍了集成电路电磁发射测试标准IEC61967和集成电路电磁抗扰度测试标准IEC62132。  相似文献   

11.
道路车辆的电磁抗扰性试验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道路车辆对车外源辐射电磁场、车载发射机产生的干扰源、大电流注入、静电放电以及电力线磁场的抗扰度试验技术。通过对ISO11451、欧洲指令2004/104/EC和SAEJ551系列标准的研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了进行道路车辆电磁抗扰性试验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车外源辐射抗扰性试验已经成为国内汽车电磁兼容实验室必须具备的试验能力之一。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测量,对200~1000MHz频率范围内达到不同严酷电平需要的功率进行了估算,提供了该试验功率放大器的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3.
Modern motor cars and trucks depend increasingly on sophisticated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s to make life more comfortable for the driver and to enhance vehicle safety.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se systems neither radiate excessive electromagnetic noise, which could cause interference with on-board or domestic radio reception, nor be susceptible to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that the vehicle will encounter on the road, since the latter could compromise vehicle safety. The article reviews the way in which EMC has been tackled by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for the last 40 year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s well placed to comply with European Community EMC legislation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磁兼容测试中,充电设备易给电磁发射类测试带来测量误差,以及电磁辐射抗扰类测试中易被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交流充电模拟方法。该方法可避免充电设备对试验测试带来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测试验证,并与实际充电桩传统充电测试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两者的优劣与适用情况,为获得车辆充电状态下的车辆本身性能提供了合理的测试思路。  相似文献   

15.
汽车整车欧洲出口认证中电磁兼容测试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辆的电磁兼容性能检测是汽车整车出口认证中的主要测试内容之一。介绍了目前欧洲对于机动车整车两大类安全认证(EMark和eMark)要求中电磁兼容性能检测所包括的宽带电磁辐射骚扰、窄带电磁辐射骚扰、电磁辐射抗扰度三部分测试要求和测试方法的实现,并且对两个认证中的电磁兼容测试方法的实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该自主车辆地面自动辨识技术是以Leobot—Edu自主车辆作为试验载体,并应用DH—HV2003UC-T视觉传感器对常见的5种行车路面(石子路面、水泥路面、土壤路面、草地路面、砖地路面)进行图像信息的采集,应用Matlab图像处理模块对其依次进行压缩编码、复原重建、平滑、锐化、增强、特征提取等相关处理后,再应用MatlabBP神经网络模块进行模式识别。通过对模式识别结果分析可知,网络训练目标的函数误差为20%,该系统路面识别率达到预定要求,可以在智能车辆或移动机器人等相关领域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车辆检测准确度和系统抗干扰能力,降低系统成本,减少对路面的破坏,提出了基于地磁感应的无线车辆检测系统的设计研究方法。与传统车辆检测器相比,该检测器采用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进行设计,尺寸小,易于集成。检测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特征提取,并通过无线网络系统将数据传输给上位机,无需布线,易于施工。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不受环境路况天气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与传统车辆检测系统相比,在性能、实时性、成本、寿命、维护等方面整体上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吴菁芃 《数字通信》2012,39(5):24-27
车辆感知技术是车联网的末梢神经,是车联网最关键的技术。车联网感知技术分为车况及控制系统感知和道路环境感知。介绍了车联网感知系列的电子产品,以及国内外车辆感知技术发展现状。最后介绍了车联网感知技术的应用案例,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开发的循迹辅助系统。  相似文献   

19.
许维妙 《移动信息》2024,46(3):217-2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道路运输车辆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互联网+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服务与管理模式的出现,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文中探讨了互联网+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服务与管理模式的相关要点,以期提高行业的效率和安全性,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