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
高中学生是在学习了一定的数学和其他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由于先前的学习(主要是指数学的学习),蕴含着许多后继学习的因素,长期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先前的学习对程序设计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因此,运用迁移规律,在教学中将迁移规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使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这无疑对高中计算机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0)
<正>一、创设知识迁移途径,引导学生构建新知要想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诱导学生积极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教学中进行恰当的"情境创设"。尤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为学生创设一条途径,让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得以迁移,让他们利用自己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主动构建或创造与之相关的新的数学知识点,将是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比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教师可给学生创设情境:先让学生复习长方体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9)
语文学习中运用类比的方法不仅可以活化语文教学的实效,更能帮助学生深度理解语文新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就语文教学中运用"类比"学活课文谈粗浅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51)
情境教学,利于学生透彻理解课堂新知,真正掌握知识内在含义。同时,面对直观情境,学生的畏惧心理将得到改善,更容易完成新知学习任务。与"填鸭式"教法相比,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得到更好的锻炼。针对数学课堂中创设的多元情境问题展开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5)
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转变以往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通过一些创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学习,收获新知、掌握技能、增强情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教学氛围、备课,以及教学过程的调控方面予以加强,为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6)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以讲授新知为主,以训练为辅,注重初级认知目标的达成,对于较复杂的高阶思维训练多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完成。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运行速度与时间的矛盾无法解决语文训练与反馈的即时性问题。如果引入信息技术,融入新的智慧元素,语文课堂就能优化教学结构,快捷完成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积累与运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预先完成部分基础性学习任务,教师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辅助学生完成相对高层次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助力语文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3)
实践证明,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学习迁移理论,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有助于全面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在教学目标上,教师要重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策略上要重视迁移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4)
语文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基础,是一门基础性的综合课程。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兴趣、积极性以及参与教学活动的活跃程度,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情境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完善教学模式,及时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情境教学来为语文课程注入活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新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32)
<正>生本教育理念强调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积极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设计写作教学时,不论是写作主题的选择,还是组织学生完成具体的写作任务,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逐渐掌握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将生本教育理念运用到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作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本人在生物教学中所适用的几点事例及心得,阐述了一些有创造性和可操作性能激活生物教学之课堂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己,在快乐中学习。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环节的设计——教授的教学课堂,都始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激活状态,不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