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4,(5)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晚期骨关节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20-24
目的:研究加巴喷丁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管理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拟行初次膝关节置换的患者8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量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加巴喷丁组40例和安慰剂组40例),每个加巴喷丁组的患者术后定期加服加巴喷丁胶囊,安慰剂组术后服用乳糖胶囊安慰剂,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加巴喷丁胶囊作为多模式多环节疼痛管理中的辅助镇痛药物能有效地改善术后48 h内的疼痛,同时明显改善患膝术后早期(7 d)的功能恢复,且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但在6个月的随访中发现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胶囊辅助镇痛作用确切,可有效地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疼痛,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进行关节活动,缩短住院时间,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是较为理想的镇痛药物。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康复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近期康复达标率和远期康复目标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0):146-148
目的:初步探索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体位对术后失血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100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于本院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体位分为屈曲组及伸直组。屈曲组患者术后下肢抬高45°、膝关节屈曲45°并维持48 h;伸直组维持膝关节伸直位。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6周膝关节活动度、术后血红蛋白水平、输血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屈曲组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均少于伸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屈曲组术后48 h血红蛋白高于伸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随访时,两组活膝关节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 h内输血患者例数及浅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曲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伸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两组均无DVT发生。结论: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抬高45°、膝关节屈曲45°并维持48 h可明显减少围手术期失血,增加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8):132-133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结合中医外洗对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全膝关节置换配合中医外洗治疗,比较术前、术后患者膝关节屈曲度和膝关节HSS评分。结果: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度为(98.13±12.40)°,与术前的(51.32±14.27)°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膝关节HSS评分(84.59±4.20)分,高于术前的(46.10±8.5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结合中医外洗疗法治疗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1)
疼痛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不满意的常见原因,其通常有感染、无菌性松动等因素,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明确病因。近年研究发现术后不明原因疼痛可能和旋转力线不良相关,作者分析了本院32例初次TKA术后不明原因膝痛患者的旋转力线,并将其和无疼痛患者比较,探讨术后疼痛和旋转力线的关系。发现疼痛组患者胫骨旋转角、股骨旋转角、联合旋转角、胫股失匹配角均较无疼痛组内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KSS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假体内旋是初次TKA术后不明原因疼痛的一大因素,应避免假体过度内旋安放,减少术后疼痛发生。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4)
目的:分析当归补血汤加味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贫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贫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给予研究组中药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率为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贫血患者治疗中,应用中医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控制贫血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8):36-39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入本院进行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应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单髁置换术治疗,研究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状况及术后膝关节主动屈曲至90°所需时间。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与膝关节活动度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耗时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膝关节主动屈曲至90°所需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应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提升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广,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耗时短,膝关节主动屈曲至90°所需时间短,应用效果理想,可考虑普及。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36):144-148
随着膝骨性关节炎的普遍发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已成为治疗中晚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膝关节功能障碍,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目前手术技术及假体设计做了许多改善,但仍不能保证术后关节活动度达到满意效果。在临床中观察对比后,发现影响术后关节功能活动的因素有很多,手术只是提供了患者改善功能的条件,功能恢复程度直接可以反映手术的成功与否。使膝关节功能最大限度恢复,必须在治疗全程综合干预,通过治疗技术的不断改善和有效康复指导才能实现。该文就影响TKA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诸多因素中的非手术因素做了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6):1-3
目的:分析单向倒刺线在不同BMI的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深层组织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3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亚洲人体重指数(BMI)分级标准将其分为四组,A组为BMI正常(18.5~22.9 kg/m~2)患者(n=44)、B组为BMI偏胖(23.0~24.9 kg/m~2)患者(n=20)、C组为BMI肥胖(25.0~29.9 kg/m~2)患者(n=58)、D组为BMI重度肥胖(≥30 kg/m~2)患者(n=14)。比较各组术前及术后1、3、6、9周的VAS评分、WOMAC评分及Lequesne评分,观察并记录缝合时间及费用、隐性失血量、止痛药物使用量、住院天数及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术前VAS评分、WOMAC评分、Lequesn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周,D组的VAS评分高于其他三组(P<0.05);术后9周,四组的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缝合时间及费用、隐性失血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量高于其他三组(P<0.05)。A、B、C、D组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09%、10.00%、10.34%、50.00%,D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单向倒刺线虽是一种方便、快捷的缝合方式,但当应用于重度肥胖患者时可增加其止痛药物的使用量和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24):130-134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6例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患者,术前行膝关节3-D打印,制作关节模型,测量术前截骨量,截骨角度,术前根据测量数据制定符合的膝关节假体。测量术中的手术时间,假体术中与术前的匹配度,采用HSS膝关节评分对手术后患者短期膝关节功能活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6例患者手术中假体使用与术前制定符合,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较过去减少,术后膝关节功能改善明显,未出现感染、假体下沉。结论:3-D打印技术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膝关节活动功能好,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34):54-58
目的:探讨微创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短期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3月本科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内侧间室严重病变患者18例,所有患者行微创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切口感染、膝关节假体松动、下沉、假体周围骨折、髌前疼痛、膝关节屈曲及内翻畸形矫正等情况,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14.6个月。膝关节内侧疼痛缓解,除1例出现关节感染,其他无假体松动、下沉、假体周围骨折、膝关节髌前疼痛等发生。术前膝关节屈曲角度100°~110°,术后120°~135°;术前内翻角度0°~9°,术后0°~3°;术前HSS评分为70分,术后为93分,优良率94%。本组病例手术时间60~100 min,平均(82.00±5.62)min;术中出血量80~260 m L,平均(150.00±40.67)m L;术前血红蛋白115~132 g/L,平均124.3 g/L,术后106~127 g/L,平均118.2 g/L。本组患者手术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情况下,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病变骨性关节炎患者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隐性失血少,屈曲挛缩及内翻畸形矫正明显,保留骨量多,并发症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32):91-95
目的:对比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实施疼痛管理前后,患者疼痛认知及患护互动的改变。方法:选取15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75例手术前不实施疼痛管理的患者设为A组,另75例在围手术期实施疼痛管理的患者设为B组,评价分析两组患者对围手术期疼痛认知情况、患者疼痛情况、对围手术期疼痛控制满意程度及医疗行为依从性。结果:实施疼痛管理后,B组患者的Mc Gill疼痛强度评分各项调查结果分别为(2.53±1.37)、(3.45±1.32)、(1.33±0.82)、(4.19±0.94)分,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术后静息状态24 h的VAS评分(4.13±2.30)分明显低于A组的(5.42±1.78)分,各疼痛程度分级人数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正向项平均分(5.25±0.98)分明显高于A组的(4.90±0.87)分,反向项平均分(1.28±0.71)分明显低于A组的(1.79±0.86)分,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评分及满意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可增强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有效降低术后24 h患者痛感及提高患者对医疗行为的依从性,进而增大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4)
假体周围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将给患者带来极大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其治疗主要包括一期翻修、二期翻修和保留假体清创术。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对保留假体清创术的适应证、成功率、危险因素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8,(2)
目的探讨直接外侧结构[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LCL)+腘肌腱(popliteus,Pop)+髂胫束(iliotibial band,ITB)]松解方法应用于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因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采用直接外侧结构松解方法行TKA手术的患者28例(30膝),其中男性8例,女性20例;年龄41~80岁,平均(66.7±11.1)岁;骨性关节炎23例,类风湿关节炎5例,合并髌骨完全脱位2例,内侧不稳定1例。28例(30膝)患者术中均采用直接外侧结构松解方法以获得膝关节平衡。仅2膝彻底松解了Pop,所有患者均松解了LCL和ITB。随访采用X线检查测量膝关节股胫角度数评价外翻改善程度,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采用双下肢站立位全长X线及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测量下肢力线并评价假体位置。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8年,HSS评分从术前(20.4±14.3)分(6~38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9.5±9.4)分(83~96分),P<0.001;股胫角由术前(32.6±4.3)°(22°~42°)降至末次随访时(7.6±3.7)°(0°~10°),P=0.001。术后1例患者膝关节外侧不稳,给予膝关节支具保护3个月后症状消失,4例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术后3个月复查症状消失,未发生感染、松动、血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按顺序直接外侧结构松解方法安装后稳定型假体,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8,(1):153-154
高职院校开设英语实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反复训练让学生积累经验,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与实践能力。目前高职英语实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通过英语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SYB能力,是适应国家就业战略形势,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该结合SYB能力培养目标,建设合理的英语实训教学体系,并完善与实训对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25):119-122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完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持续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对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85%(2/5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1,P=0.008);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1.92%(1/52),对照组复发率为15.38%(8/52),观察组肿瘤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960,P=0.01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且术后1年内肿瘤复发率也较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