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9,(10)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传统单一的旅游形式已不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时代新趋势。而IP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开发核心之一,拥有着优质的核心内容和庞大的粉丝用户群体,利用文化旅游IP的粉丝经济效应可以成为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目前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特点,梳理了在文旅产业融合背景下文化旅游IP融合的各种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核心业态及其关联业态的不同组合。按照"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的层级划分,对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业态进行层级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赛事模式"和"旅游休闲模式"是当前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两种典型模式,而两大产业融合的层级分析框架的阶段适用性是其重要局限所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
加快推进江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两大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江西省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内涵深厚、赋存量大,但是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融合度低、开发结构不合理、保护力度不够等不足。从经济、政策、文化和地理区位四个方面影响因素探讨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深化改革、加大扶持,整合资源、强化协作以及挖掘内涵、打造精品等策略,进一步推动江西省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以期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6)
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2006—2013年河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星级饭店与河南文化产业关联性最高,旅游从业人员数、旅行社数、A级景区数量和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同河南文化产业关联度较高,旅游总收入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影响最小。提出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融合拓展实现市场渗透,加大对文化旅游宣传力度,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者综合素质,构建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融合竞争力,充分利用文化产业技术优势和旅游产品特性,提升产业融合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4)
河北省具有丰富的农业和旅游资源,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选取河北省2000-2017年旅游业与农业相关指标,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北省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发现河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程度达到初级协调,处于耦合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河北省应积极做好做稳产业融合的相关措施,利用河北省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9)
本文应用系统科学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苏省区域经济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情况进行充分分析,明确当前乡村旅游和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的关系,耦合协调度存在上升的发展趋势,能够说明其当前处于协调有效的阶段中,旅游产业本身对区域经济具有比较显著的驱动效应,在这一基础上明确江苏省旅游扶贫的对策措施,对江苏省乡村旅游和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在一起,推动使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助推江苏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村地区致富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0)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无锡市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发展旅游产业,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较短的时间以及实践经验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无锡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本文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分析无锡文化旅游产业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对策分析,最终提出促进无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9)
目前,冰雪旅游产业是黑龙江省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之一,在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促进冰雪产业间相互融合,树立黑龙江省品牌效应方面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针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加快产业融合,加强人才培养,强化金融支持,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9.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重要抓手。文章结合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内涵,从资源要素、生产要素、流通要素与消费要素4个角度入手构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指标体系与耦合协调模型对苏州市2008年—2017年间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可知:(1)苏州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水平在经过短暂的快速提升后陷入停滞;(2)文化资源旅游化不足与流通渠道落后是文旅融合陷入发展停滞的主要原因。文章结合测度结果提出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政策在不断调整。2018年的3月11日,国务院的机构改革方案中将原有的正部级机构减少八个,副部级机构减少七个,通过组建文化和旅游部的方式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由此可见,在未来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不断促进文化创意与旅游经济的有机融合,才能保证两大产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促进当地产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建筑业因长期占用大量资金形成了货币的买方市场,与之相对应的是金融业-货币的卖方市场,若两者共同合作,优势互补,势必能促进两者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文章在陈述了建筑业与金融业的现状之后,分析了两者的结合点,作为建筑业与金融业合作关系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谈建筑业行业协会与行业自律机制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成熟的市场经济应是市场机制、政府监管机制、行业自律机制的有效结合,分析了我国建筑业行业协会与发达国家在制度安排上的不同点,结合发达国家行业协会建设经验,对我国建筑业行业协会、行业自律机制的建设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建筑业技术进步和建设创新型建筑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技术是提供具有可负担的价格、适当好的质量和可持续的环境影响的产品、系统、装置和解决问题方法的艺术.技术进步是生产函数随时间推移的增长过程.近30年来,国际上在评价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找到比较理想的评价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建设创新型建筑业,就是通过创新极大地提升建筑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利用科技手段解决当前和未来有关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能力,提高建筑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无论是从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自主创新要求,还是从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来看,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建设创新型建筑业都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本文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建筑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促进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的重要意义。研究了中国建筑业协会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中所作出的卓有成效的努力,以及信用评价工作的具体做法、内容和程序,总结了信用评价工作中积累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5.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4月14日,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的支持下,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中国水泥协会、中国贸促会建材分会等10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混凝土技术及装备展览会在北京展览  相似文献   

16.
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传统产业三分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通过认识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考察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构筑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7.
物流业发展和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少华 《规划师》2002,18(8):78-81
物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商企业之间增强竞争力借用的重要手段,其巨大发展潜力使得一些城市将它视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作者通过对我国物流业及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了物流业发展的合理态势和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中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Louis  Bialy  行武奇 《中国电梯》2009,20(8):58-61
本文是以2008年9月在德国赫尔本市召开的欧洲电梯大会上所递交并在后期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为基础。经赫尔本E.V.技术学会和欧洲电梯大会的许可,刊出此文。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9.
刘志海 《中国建材》2002,(12):38-40
我国平板玻璃年产量已达2亿重量箱,高居世界第一,可还需进口大量优质浮法玻璃用于深加工;我国现有90多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却分布于50多家企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也只有9条生产线,而且有1/4的生产线集中在秦皇岛、洛阳、张家港3个地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先后颁布了不少政策、意见、规定,可落实情况和效果却差强人意,整个行业依然存在着危机……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7)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着力点。当前山西省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提升质量效益。与服务业的融合,成为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的有效途径。从山西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出发,对以服务业引领制造业发展的必要可行性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全省服务业发展支撑作用,从搭建产业融合新平台、建立产学研创新体系、提升标准化建设、构建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和建设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引领山西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