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座好山     
张清帆 《现代装饰》2014,(11):126-127
<正>在《江南园林志》里,童寯先生有一段文字对比计成和李渔的峭壁山:计成论峭壁,与李笠翁所说颇有出入。计成之峭壁,直立靠墙,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其旁杂植松、柏、梅、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笠翁峭壁,则若筑墙,蔽以亭屋,仰观如削,与穷崖绝壑无异。计壁重平面,而李壁重立体,实各尽其妙也。这段文字在心头盘桓月余,原因是最近的小住宅设计里,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狭长庭院中,看上去也将有机会做一个峭壁山。而当我们做出一个悬挑在墙壁上、能够覆土、也自认为有着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仰观如  相似文献   

2.
钟力 《中外建筑》2013,(7):67-68
本文以嘉定新城幼儿园为例,借助童侑先生的“疏密得宜、曲折尽致、眼前有景”的造园三境界理论,梳理大舍借鉴江南园林造园手法,重构江南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吕嘉程  黄晓 《风景园林》2017,24(3):107-114
中国传统的“数字”文化具有广泛的影响,在城市、建筑和园林中皆有体现。植物作为古典造园的四大要素之一,也受到“数字”文化的影响,孕育出独特的审美理念。本文以明代江南园林的植物配置为对象,结合明代的园记、园图和画论等资料,在孤植、对植、丛植和群植等常规分类的基础上,梳理出与各种配置方式相对应的数字,讨论数字影响下的植物配置方式,并进而从植物习性、传统文化、画意追求和空间营造等方面,探讨形成各种植物配置数字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山水画和江南园林同源于中国独有的艺术表达,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创作者剥去日常生活的繁琐,直达"生存"的本质。由于两者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在"生存"及"存在"层面的行为,可从西方存在主义现象学进行阐释。因此,文章试图以海德格尔现象学视角为切入点,从二者的创作动因、创作手法以及作品观法之中,找寻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5.
上海豫园     
汤其昌 《中州建设》2004,(11):32-33
位于上海老城南市区的豫园,是我国最为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现有2万平方米大小的豫园,布局紧凑,迂回曲折,别具一格,集中展示了江南园林亭.台.楼.阁的建筑风格.处处美妙之极,令人赏心悦目。不同院落的大门.竞也不尽相同,形式多样,颇具匠心;就连墙头和屋脊的装饰,都充满了人类的智慧。精致典雅的曲桥、回廊.假山.池塘,别具一番风味,更是让人留连。  相似文献   

6.
刘峰  舒赫 《景观设计》2007,(1):34-35
建筑师吴钢把湖东九号会所称为“灰色”的建筑.它好象没有一个具象的形体.你只会直接地参与到这个空间当中,而不会注意到建筑物的本身。“大象无形”,应该说这就是关于空间的一种完美境界。  相似文献   

7.
杨晓东 《风景园林》2019,26(4):116-119
中国古典园林中竹文化的研究对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现代园林中竹景观的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竹的空间营造、种植形式等方面,而从品题学角度对传统私家园林中的竹文化系统研究得还比较薄弱。以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的景点题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查询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江南园林中的竹景点、常见题名意象及其所表达的精神内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明清时期竹在江南私家园林景点题名中应用非常普遍,常见的题名意象主要表达了道家的隐逸思想、儒家的比德思想、佛教的心无思想和民俗吉祥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文人阶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三教并存的宗教观和雅俗共赏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8.
河南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虽属封建社会官僚和富商的浮华之所,也是劳动者对人居环境的创造。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崇尚自然的居住环境。占地不广,千岩万壑,清流碧潭,小桥亭阁,宛然如画的江南园林设计风格很适合居住者的需求。本文以一别墅庭院景观设计为例,阐述了以江南园林风格的庭院园林规划原则和景观构建。  相似文献   

9.
毛祎月 《中国园林》2015,(3):120-124
明代晚期,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带来了江南园林在审美思想和造园手法上的深刻变化。以建于明崇祯年间的归园田居为例,结合历史文献和图片资料,从水的源流、类型、布局、空间形态、与其他造园要素的配合等角度全面考察其理水特征,并将这一时期的园林与前后相邻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江南园林作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晚明江南宅园理水的变迁,并试图探讨这些变迁的成因和相关的时代思潮。  相似文献   

10.
在新西兰达尼丁市,兴建一座名为"中国花园"的园林,以弘扬中国文化,寄托乡思.中国花园以江南私园为蓝本,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中国传统造园的理论与方法,以设计主题为主线贯穿始终,精心规划布局设计,运用大小、虚实、旷奥、曲直、动静的对比手法,创造有节奏韵律的园林空间.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既存在北方园林风格,也存在江南园林风格.还有岭南风格,综合而言就是一个主题定位问题.每个城市只有拥有符合自我特色的肌理和结构,才能以鲜明强烈的区域特色来形成明确的城市风范.让人过目不忘.这种风格一方面是通过语言、称谓、观念、习俗等无形的文化形态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建筑、街道、河流、山石等构成有形景观要素而体现出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周边的自然景观是否丰富和谐、是否具有内涵己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宁波市极具代表性的月湖公园为例,着重阐述月湖公园在风格上的如何表现江南园林特色的.  相似文献   

12.
宋瑛 《浙江建筑》2011,28(12):4-7
江南园林之美,美在其独具一格的园林意境。意境之美,则在于构图,在于景语,在于心景。造园重在创造意境,这也是园林工作者的终级目标。在此以杭州郭庄为例,从小处着眼,浅议江南园林之意境。通过对其涵义、本质、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析其造园理念、方法、步骤。对古典造园技术在当今景观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有研究多以男性士绅视角解析清代江南园林空间,基于女性视角的探析仍未深入。本研究选取清代江南107位女性所作园林诗词5837篇,以社会网络分析法建构园林词汇网络,进行节点中心性、核心—边缘模型、社区检测分析。发现女性对植物景观的认知最多,对亭、楼、阁建筑类型认知最广,多关注建筑构件窗、檐、砌、阑;其认知结果为:园林构景具季候性、时间性特征;主要活动于庭、园、院中空间拓扑结构呈线形或环形的女性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州建设》2009,(12):46-47
南苑新城,堪称许昌房产行业的精品楼盘。身居新城,却状如信步秀丽的江南园林,北方的严谨大气与南方的温婉灵动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5.
顾凯 《中国园林》2019,35(7):124
清初寄畅园的改筑奠定了今日园林山水的格局,对当时园主人秦松龄"园成,向之所推为名胜者一切遂废"表述的理解,要进入17世纪明末清初江南园林山水营造转变的具体历史情境,尤其是结合"张氏之山"的认识,并通过改筑前后的对比及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从"知夫画脉"的山池经营和"如入岩谷"的谷涧体验两方面认识清初寄畅园山水改筑的具体做法,从而深化对寄畅园的山水营造特色及园林史上"张氏之山"杰出成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从门窗洞口的造型谈江南园林的意境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婷 《华中建筑》2005,23(3):164-167
江南园林门窗洞口造型丰富多彩,有曲有直、有圆有方。通过研究江南园林建筑洞门、洞窗、漏窗的造型,分析门窗洞口的设置在江南园林中的实际意义,阐明了它们对园林审美意境的表达所起的主要作用。江南园林这些丰富的门窗洞口造型,带有时代性与地方特征,具有可识别性,因此可以作为标志性图形符号用于现代设计。  相似文献   

17.
王颖 《园林》2000,(8):10-11
江南园林风姿绰约,素以温婉秀丽著称。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都久负盛名,园内诸景,或玲珑剔透,或清幽空灵,或温柔婉约,或超凡脱俗,或高雅古典,或朴实生动,人文与自然,如诗如画,其叠山理水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山水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技巧,极具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媛  乔莉莉  范炜  石磊 《园林》2019,(6):77-81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是师法自然的写意山水园林,其中江南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更是体现了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本文通过对江南园林艺术的研究与理解,以宝鸡阳光百翠园居住区为例,分析江南园林艺术要素及手法在北方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当中的应用,探索研究江南园林艺术传承与发展创新的一些思考,提出适于时代发展的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胡亚楠 《浙江建筑》2011,28(6):17-18,29
通过对浙江省海盐县海滨公园商业街区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并对方案涉及到的历史文脉追溯、地块环境分析、建筑与景观的江南现代风格和功能的结合进行分析,最后落实到景观商业街设计中,既代表了当地传统建筑的现象,又运用江南园林派的造园手法,在环境的塑造中达到可赏、可游、可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建筑文脉一词内涵定义。北京中银设计中贝聿铭运用了江南园林的一些基本造园思想和造园手法,同时有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建筑空间的营造上受着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形式的影响。这一些运用都是对传统空间文脉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