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为石油行业应对低油价指明了一条出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研究部署"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努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需要寻找一片新的蓝海。油价长期低位运行,油田开发成本逐年走高,亟待一次新旧动能转换。蓝海在哪里?新旧动能转换器是什么?是难动用储量,是创新技术革命。所谓难动用储量,一般指油藏埋藏深、物性差、丰度低、低品位的储量。在油藏储量品位日益降低  相似文献   

2.
莫里青油田未动用储量区主要分布在莫里青断陷湖盆沉积中部,属于低丰度、特低渗透油藏,储层岩性变化快,物性较差,储量丰度分布不均衡。本文根据莫里青油田剩余区块油藏地质特点,确定采用水平井分层系方式开发剩余未动用储量。  相似文献   

3.
安棚深层系凝析气藏具有储层物性差、气层厚度薄、含气井段长、储量丰度低和凝析油含量低等特征。以往凝析气藏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是按孔隙度5%,渗透率0.5×10-3μm2的标准确定的,随着大型压裂工艺的应用,从深层系凝析气藏部分原来解释为干层的层中获得了工业油气流。通过对安棚深层系凝析气藏有效储层识别研究,认为凝析气藏有效储层物性下限为孔隙度2.5%,渗透率0.2×10-3μm2,并对地质储量进行了复算,凝析气储量增加4.7倍,凝析油储量增加3.8倍。根据研究成果部署了1口长水平井安HF1井,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留17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储量动用程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西油田为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油藏构造破碎,断层多,断块多,勘探开发难度大;砂层厚度大,平面变化快,隔夹层分布不稳定,储层非均质严重;储层物性差,开发中出现注水压力高,吸水能力差,油井能量低,采液强度低,纵向动用程度不均。结合数模和动态分析对留17断块进行了储量动用程度评价。从Eclipse数模模型中导出剩余油储量,然后利用C++编程将其转换为surfer格式的数据,并在surfer中进行运算,得到剩余油储量,根据原始储量丰度,计算出动用程度等。  相似文献   

5.
开发层系细分与重组是有效提高层状砂岩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手段,细分与重组开发层系要求有一定的储量规模.利用谢尔卡乔夫公式从单位面积最大收益和单井控制可采储量两个角度,研究了开发层系细分与重组的储量丰度技术经济下限,得到了相同的教学模型,其影响因素有储层物性、流体物性、投资成本、生产成本和原油价格;它与单井投资成正比,与吨油...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已探明低渗透油田的地质储量有50多亿吨,广泛分布于全国各个油区,而动用率只有50%左右。如何有效动用此类难动用储量,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柴达木盆地三低储层做出地质评估,分析不同三低储层的岩性、物性和矿物组分等特征,通过岩石力学与地应力回归技术,掌握储层的岩石力学参数和措施改造难点,为实现三低储层的有效动用并提高该类储层的单井产量提供理论依据,为该类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及柴达木盆地内油田的稳产和上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胜利油田视均质潜山油藏储量丰富,储集类型多样,呈现“低孔低渗”的物性特征,且具有大量的未动用或探明未开发储量,但是由于储集物性差异大,在多种作用的共同影响下有效储层难以形成,影响储层有效性,因此亟需找出影响储层品质、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本文在油藏渗流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视均质潜山油藏产能模型测试,建立视均质潜山油藏不规则边界产能预测模型并分析产能影响因素,经过研究得出:井筒储集系数、复杂边界形态、表皮系数对视均质潜山油藏直井产能影响较大,本文研究内容对视均质潜山油藏的未动用储层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海拉尔盆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有效动用,以复杂断块油藏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为指导,结合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解释结果,对优势储层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拉尔盆地南一段沉积相及沉积微相类型控制着储层原始物性的变化,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浊积扇3种沉积相类型中,辫状河三角洲的物性较好,其水下分流河道、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和浊积水道为优势储层发育相带;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均是造成海拉尔盆地储层物性变差,并导致现今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格局的重要原因;受多种因素控制,储层随埋深增加物性变差,但发育有多个孔渗异常高值区带。该研究成果为未动用储量区块评价优选指明了方向,也可为其他类似区块的勘探潜力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未动用储量的动用率,应用多因素分类方法评价了未动用储量品质和产能潜力.针对长垣东部葡萄花油层未动用储量的现状和地质特点,应用聚类分析法优选评价参数,并基于层次分析建立了综合分类评价指标.运用概率累计曲线分析后将未动用储量分成3类:一类储量品质好,发育层数多,油水关系清楚,分流河道发育;二类储量品质中等,个别储量区块油水关系倒置,主体厚层席状砂发育;三类储量丰度低,储层物性差,以纯油层为主,主体薄层席状砂发育,部分储量区块潜裂缝发育,井控程度低.在此基础上,借鉴周边区域的开发效果制定了相应对策,估算的产能潜力为外围油田持续稳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水质对低渗透油藏储层渗流物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结合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注水水质与相对渗透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油藏工程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注水水质对低渗透油藏开发动态和开发指标(包括油藏含水变化规律、驱油效率、波及系数、采出程度和水驱动用储量等)的影响,此研究结果可能对油藏注水设计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