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首次引入活性SiO2微球作为核基,采用自组装液相还原技术,定向的在核基上沉积纳米银颗粒得到SiO2/Ag核壳复合粒子;并用红外、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等分析表征该核壳复合粒子的形貌与结构。结果表明:利用活性SiO2作为核基,pH值为12.4,有表面活性剂参与的条件下,通过改变银前驱体浓度,可实现表面包覆致密、银壳厚度可控的核壳复合粒子化学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2.
用层层自组装法制备PS/SnO2核壳微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怡  李梅 《材料导报》2006,20(10):143-146
利用层层自组装(LBL)技术制备了单层和多层吸附SnO2的PS/SnO2核壳微球,采用透射电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了产物的表面形貌,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分析了产物的结构,用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不同吸附层产物的壳层比例,并研究了pH值、分散溶液、吸附层数对PS/SnO2核壳微球制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3.
复合结构纳米粒子具有许多不同于单组分胶体粒子的独特的光、电、磁、催化等物理与化学性质,是构筑光子晶体材料的重要组元.从材料复合的不同形式阐述了复合结构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列举了光子晶体器件的典型应用.综述了光子晶体的主要用途;并展望了复合结构光子晶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多功能磁性复合纳米粒在生物医学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潜力。首先介绍了二氧化硅、金银贵金属和荧光半导体核壳磁性复合纳米粒的应用前景,重点阐述了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自组装技术和种子生长法在制备核壳结构磁性复合纳米粒中的应用,分析了磁性纳米粒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使用Stober法水热反应制备球状SiO2@ZnO核壳结构,通过样品对罗丹明B水溶液的降解研究其光催化活性,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光致发光谱(PL)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物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2表面包覆的ZnO层结晶良好,且不与SiO2核发生反应,表面致密、厚度均匀,保持了SiO2微球体的形貌特征;球状SiO2@ZnO核壳结构的吸收边和紫外发光峰位置相比于ZnO均发生红移,禁带宽度减小;通过光催化实验分析可知,球状SiO2@ZnO核壳结构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水溶液的降解率有所提高,光照3h其降解率高达11%。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核壳结构的ZnO光催化剂,并研究其光催化活性。核壳型复合材料拥有很多新颖的性质。第二类核壳结构的光生电子和空穴被分别束缚在核层与壳层中。电子空穴的空间分离有利于催化活性原子团的生成,因此可以提高光催化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PLZT陶瓷纤维/环氧树脂1-3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乙酸铅、乙酸镧、乙酸氧锆和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镧锆钛酸铅(PLZT)凝胶纤维.该纤维经热解、烧结后成为直径约25μm的陶瓷纤维.陶瓷纤维的表面和断面形貌的电子扫描图象表明,该陶瓷纤维均匀致密.用阿基米德法测得陶瓷纤维的密度为:7.78×103kg/m3.对于直径为4.4mm、厚度为43μm、陶瓷含量为70%的PLZT陶瓷纤维/环氧树脂1-3复合材料压电片,测得其压电常数d33、机电转换常数kt分别为:410pC/N和0.631.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折光指数呈周期性分布的材料,光子晶体在功能器件、光学纤维和光学伪装材料等方面有潜在重要的应用。总结了以垂直沉积自组装法为基础,通过不同方法来制备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这些方法进一步制备各种具有不同复杂结构光子晶体的进展,总结了这些方法制备光子晶体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垂直沉积自组装法制备光子晶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核壳结构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彩选  黄浪欢  刘应亮 《功能材料》2006,37(9):1358-1361
统一尺寸、结构上有序包覆的核壳型复合材料,具有高折射率以及独特的电磁、光学和机械性质.结构上的独特性可能导致其在近红外和可见光区有完整的带隙,利用核与壳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核对降解物的吸附等作用,可提高复合体的光催化性能.本文着重介绍核壳型TiO2的几种类型、特点及其性能,并提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核-壳结构微胶囊制备新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外核-壳结构微胶囊新型制备方法及各种方法的特点,归纳了微胶囊结构的表征手段,评述了核-壳结构微胶囊在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微胶囊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多孔壳/磁核结构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结构导向剂,钛酸丁酯(TBOT)为钛源,SiO2/NiFe2O4为核,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可磁分离的Ti O2/SiO2/NiFe2O4光催化剂。采用N2吸附-脱附、TEM、HRTEM、SEM、XRD和VS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表征。样品颗粒呈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40nm,具备良好的磁分离性能。以硝基苯为模拟物测定其光催化活性,UV光照条件下,240min内硝基苯污染物降解完全,表明该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闫刚印  刘静  王继刚 《材料导报》2014,28(18):26-29
在相同SiO2悬浮液浓度下,采用改进的双基片垂直沉积法成功制备了不同膜厚的SiO2光子晶体薄膜。研究发现,通过调节两基片间夹层厚度可以很好地控制样品薄膜厚度,不同厚度SiO2光子晶体的表面形貌也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张玉梅  卢学刚  梁工英 《功能材料》2006,37(8):1345-1347,1351
利用非均相沉淀-H2还原方法制得了平均粒径为20~30nm的Co/SiO2纳米复合颗粒.探讨了非均相沉淀-H2还原法的还原温度和SiO2壳层对Co/SiO2纳米复合颗粒尺寸和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复合颗粒中,非晶SiO2壳层对纳米Co颗粒成功地进行了包覆.纳米尺度的fcc结构芯核Co可以在室温存在,但颗粒尺寸大于某一临界尺寸时,芯核Co将由fcc向hcp相转变.通过试验得出芯核Co由fcc向hcp相转变的临界尺寸,该试验结果和理论数据相吻合.并证明,还原过程中fcc结构Co的出现对应于一个临界温度,当还原温度低于该临界温度时,不能得到fcc结构的Co.  相似文献   

1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