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玉米须多糖得率为指标,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酶配比及酶用量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对玉米须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490 W、微波时间4 min、料液比1∶26(g/mL)、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质量比1∶1及酶添加量为玉米须质量的2%的条件下,多糖得率最高,为7.96%。体外发酵试验显示,玉米须多糖能够富集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抑制大肠杆菌的繁殖,表现出调节肠道菌群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以柚皮为原料,利用微波辅助酶法提取柚皮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加酶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为自变量,柚皮多糖得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柚皮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30 min,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比例为1.3∶1,p H为3,加酶量2%,酶解温度50℃,料液比1∶40,微波时间2.5 min,微波功率720 W。在此条件下,经验证柚皮粗多糖的实际得率可以达到22.8%。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龙眼多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寅  王强  钟葵 《食品科学》2011,32(2):79-83
对纤维素酶法提取龙眼果肉多糖(ELP)的工艺进行研究。以新鲜龙眼果肉为原料,考察不同酶种类对龙眼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选择纤维素酶用于酶法提取实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影响龙眼多糖得率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即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液料比进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龙眼多糖得率的工艺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液料比;确定纤维素酶解龙眼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2%、液料比6:1(mL/g)、酶解温度45.0℃、酶解时间187.0min。在此最佳条件下,纤维素酶法提取龙眼多糖的得率为(12.23 ± 0.15)mg/g。本研究采用纤维素酶解提取工艺,相对于传统热水浸提法可显著提高龙眼多糖得率。  相似文献   

4.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酶法提取胖大海多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胖大海多糖的纤维素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纤维素酶浓度、料液比和酶解时间进行了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并运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胖大海多糖得率的工艺参数按主次顺序排列为: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时问>料液比,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92%,料液比1∶30.5,pH4.8,50℃下酶解时间126min,在此条件下,胖大海多糖得率为7.92%±0.09%.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促进水酶法提取红花籽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超声波促进水酶法提取红花籽油,研究超声波功率、料液比、纤维素酶添加量、胰蛋白酶添加量、纤维素酶酶解时间及胰蛋白酶酶解时间对红花籽油得率影响。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6、超声波功率120 W、纤维素酶添加量150 U/g、胰蛋白酶添加量100 U/g、纤维素酶酶解时间5 h、胰蛋白酶酶解时间3 h;在此条件下,红花籽油得率可达86.74%。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纤维素酶协同微波法从废弃的蛹虫草培养基质中提取基质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优化基质多糖的提取工艺,建立了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提取时间的四因素回归模型,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30,纤维素酶用量1650U/g,在55℃、pH5.5条件下,酶解处理44min后进行微波提取,微波功率为480W、提取时间3.5min,在最佳条件下,蛹虫草基质多糖得率为18.45%。  相似文献   

7.
以荷叶为原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pH 值、温度、液料比、复合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质量比1∶1)、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荷叶多糖得率为响应值,采用五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荷叶多糖提取工艺,同时测定荷叶多糖对DPPH 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提取工艺为pH7.0、温度52 ℃、液料比39∶1(mL/g)、复合酶添加量0.7%、提取时间116 min,多糖得率为3.26%,与预测值相符。荷叶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DPPH 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IC50 值分别为2.355、0.331 2 mg/mL。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虞山的珊瑚菌作为试验材料,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改进珊瑚菌多糖的工艺参数。首先以珊瑚菌多糖得率作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探究提取时间、微波功率以及液料比对其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并结合响应面法来改进微波提取珊瑚菌多糖工艺,得出优化后的提取参数:微波功率410 W、提取时间8 min、液料比33∶1(mL/g),珊瑚菌多糖得率为7.01%。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波法对姬松茸多糖进行提取工艺研究.以子实体粒度(目数)、料液比、微波功率、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了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粒度(目数)为60目,料液比为1∶80(g/mL),微波功率为640W,提取时间为8min.按此优化条件,多糖得率可达9.04%,可显著提高姬松茸多糖的得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0.
几种米糠多糖提取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脱脂米糠为原料,研究比较酶法、热水法、微波辅助法等提取米糠多糖的工艺,以获得较高的得率.热水浸提法的最佳参数为料液质量比1∶10,于100℃下浸提1h,米糠多糖得率为0.7%;微波辅助浸提法的最佳工艺为料液质量比1∶14,于600W(100g脱脂米糠)微波功率下浸提9min,米糠多糖得率为1.06%;预煮后采用蛋白酶、淀粉酶或纤维素酶处理,以淀粉酶处理和纤维素酶处理的米糠多糖得率提高较大.在上述方法中,以三种酶联合处理工艺的米糠多糖得率最高,达到1.8%.  相似文献   

11.
以红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复合酶添加量、料液比及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耦合遗传算法优化超声辅助复合酶提取(ultrasonic assisted complex enzyme extraction,UACEE)红枣多糖工艺,并对比不同提取方式对红枣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UACEE红枣多糖最优的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308 W、提取温度40℃、复合酶添加量0.49%、料液比1∶32(g/mL),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红枣多糖得率为(7.68±0.01)%。试验值和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3.09%。表明响应面耦合遗传算法可较好地模拟和预测红枣多糖得率,且优化工艺参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以稷山板枣为原料,对酶法提取大枣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料液比(g∶m L)、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提取液p H和酶解温度这5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了三因素三水平进行响应面试验,并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30(g∶m L)、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05%、酶解时间为80 min、提取液p H为5.2、酶解温度为55℃时板枣多糖得率最高,为3.61%。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微波法提取麦麸多糖的工艺条件.考察了功率、时间、料液比3种因素对麦麸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功率320 W,时间90 s,料液比1∶30.在此工艺条件下,麦麸多糖得率为6.57%.在显著性水平α=0.05时,微波时间对多糖得率具有显著性的影响.与传统的热水浸提法相比,微波提取法因其有提取时间短和多糖得率高的优点,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茶叶中粗多糖的提取率。方法以汉中红茶为原料,采用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法提取粗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了复合酶添加量,提取温度,p H值和料液比等工艺参数。结果影响粗多糖得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B)复合酶添加量(A)p H值(C)料液比(D),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复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2:1)添加量0.8%,提取温度50℃,p H值4.0,料液比1:25。在此条件下粗多糖的平均得率为5.97%,是水提法的2.61倍。结论该研究优化的工艺参数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温度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优化糜米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和液料比为自变量,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利用Design Expert 8.0.3.2软件,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糜米多糖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辅助处理时间2.7min、微波功率640W、液料比35:1(mL/g)。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9.04%,与理论预测多糖得率9.17%的相对误差为1.42%。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桂花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评价桂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桂花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为实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自由基清除能力体系评价桂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面分析,影响桂花多糖得率的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液料比酶解温度;确定纤维素酶解桂花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6.0mg/m L、液料比8∶1m L/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80min,在此条件下桂花多糖得率为18.43%,模型方程理论预测值为19.05%,两者相对误差小于5%。桂花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和O2-·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846mg/m L、1.256mg/m L,但与维生素C比较,抗氧化活性较弱。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了桂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方便可行,得到的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得率,本文采用纤维素酶提取绣球菌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液料比、p H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取对多糖得率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最优工艺为:酶添加量为1.3%、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2.5 h、液料比42 m L/g、p H为5.5,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22.90%±0.26%。  相似文献   

18.
微波辅助提取枸杞多糖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从枸杞中提取枸杞多糖。以粗多糖得率为量化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枸杞多糖的微波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 L)、温度85℃、微波时间45 min、微波功率200 W。粗多糖的最终得率可达到7.22%。  相似文献   

19.
陈艳  姚密  李美凤  孟晓  冉旭 《中国酿造》2017,36(10):139
以松茸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90 ℃,料液比1∶15(g∶mL),超声时间10 min。在此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下松茸多糖得率为11.18%。在超声波优化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复合酶处理,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60 min,复合酶(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为1∶1∶1)添加量4.0%,酶解pH值6.0,此优化条件下松茸多糖得率为19.56%。复合酶超声辅助法比超声波法提取松茸多糖提高了8.38%。结果表明,复合酶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松茸多糖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可显著提高松茸多糖得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纤维素酶提取茶花多糖的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茶花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为实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自由基清除能力体系评价茶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面分析,影响茶花多糖得率的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液料比酶添加量;确定纤维素酶酶解茶花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5.0 mg/m L、液料比9∶1 m L/g、酶解温度48℃、酶解时间71 min,在此条件下茶花多糖得率为15.28%,模型方程理论预测值为15.91%,两者相对误差小于5%。茶花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和O-2·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974、1.342 mg/m L,但与维生素C比较,抗氧化活性较弱。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了茶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方便可行,得到的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