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述了农药的使用现状和近年来主要果蔬农药的残留量快速检测方法,针对仪器分析法、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法、生物传感器法、荧光光谱法的检测原理、使用特点、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农残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霉素是一类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中的抗生素,杀菌广谱,但残留在水产品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本文综述了氯霉素的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法、免疫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其他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综述。微生物学法是根据氯霉素对微生物的生理机能、代谢的抑制作用,来定性和定量检测氯霉素,该方法灵敏度不高;酶联免疫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合水产品中氯霉素筛选;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氯霉素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等特点;气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氯霉素灵敏度高、准确,适合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检测;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是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最主要的分析方法,具有分离度高、快速、准确的特点。最后对氯霉素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定量检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凯氏定氮法、考马斯亮蓝法、双缩脲法、Folin-酚法、紫外吸收法、BCA法、近红外光谱技术、电泳法及数字图像法等主要的蛋白质定量检测方法,分别介绍了各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说明了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通过实例对各种蛋白质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荧光法及化学发光法在保健食品抗氧化体外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保健食品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实验具有简便、快捷的特点.发射光谱法是目前常用的保健食品体外抗氧化能力检测方法.本文对发射光谱法中的荧光法及化学发光法各自原理、特点、仪器、检测方法、应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举例说明了这2种方法在保健食品抗氧化体外实验中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食品过敏原的检测特点和难点,比较了目前常用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酶联免疫法、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等检测方法的优劣势。主要介绍了电泳技术的特点,总结了经典电泳技术在食品过敏原分析上的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毛细管电泳技术在食品过敏原检测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列举了区带毛细管电泳法、亲和毛细管电泳法、凝胶毛细管电泳法、动态涂层毛细管电泳法和芯片毛细管电泳法在致敏蛋白分析方面的应用,并对电泳法在食品过敏原分析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电化学方法在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传统电化学方法在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将相关研究归为阻抗(电导)法、伏安分析法、电位电流分析法等三大类,回顾了阻抗法在临床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食品卫生学中的研究发展过程,比较了其它几种电化学技术的检测能力和不同特点,最后讨论了电化学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ATP生物发光法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TP生物发光法是一种快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可实时检测等优点.本文就ATP生物发光法的检测原理、检测步骤、特点、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目前ATP生物发光法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二硫化钼(MoS_2)纳米材料典型的"三层夹心"片层结构,使其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光学、电学特性,也为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二硫化钼的不同制备方法,包括机械剥离法、液相剥离法等,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水热法,并对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领域进行比较,然后综述了基于MoS_2纳米材料的检测方法在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比色法、荧光法、电化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和基于场效应晶体管的传感器等新型检测方法,简单述评MoS_2的性能在检测中的应用,以及检测方法的特点、原理和应用,最后对展望了基于MoS_2的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发展前景,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鱼肉制品腥味物质形成及脱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鱼肉制品腥味物质的形成机理、检测方法和脱除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感官屏蔽法祛腥的特点及应用,旨在为鱼内制品加工过程中的脱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监控视频图像的背景多种多样,简单背景和动态复杂背景中的运动目标的特点不同、所采取的检测方法也要有所不同。主要对目前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进行了阐述,根据各自算法的特点做了区分,选取了帧间差法和背景差法用于简单背景下的运动目标检测,而动态复杂背景下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则主要采用光流法、高斯建模、Vi Be算法,最后对五种算法进行了总结和对比。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β-内酰胺酶的多种国内外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着重比较了杯碟法和酶热仪法的特点,详细分析了两种方法在检测原理、仪器设备、实验操作、实验周期、结果判定、方法学参数等方面的异同点。杯碟法稳定可靠、灵敏度高,是目前中国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检测的推荐方法;酶热仪法简便快捷、可实现半定量检测,更适合于大规模样品筛查和现场检测。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可根据检测要求和实验室情况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木材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对我国木材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应力波法、振动法、超声波法、计算机断层扫描法等四种木材无损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还对木材无损检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上述以期对我国木材无损检测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食品质量安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而常规的食品检测技术具有耗时长、成本高等不足,不能满足对食品的日常监管,在此情况下,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本文对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含义、特点和应用发展进行介绍,系统整理了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在添加剂检测、农兽药残留检测、微生物检测、重金属检测和生物毒素检测项目中的应用现状。进一步介绍了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在各项检测中应用所常用的检测方法和产品,如化学法、生物法和仪器法等,对不同快速检测方法的作用机理、使用特点和应用现状进行详细的综述。同时本文指出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展望了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为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羊绒与羊毛纤维的鉴别检测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简单介绍了羊绒与羊毛纤维的形态特点和物理、化学特性,总结并比较了传统光学显微镜法、扫描电镜法、溶液法、计算机图形分析法和基因分析法等鉴别羊绒、羊毛纤维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致病因素使人患上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主要是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分析食物中存在的食源性致病菌对于食品安全和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传统的以培养为基础的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灵敏度低、检测周期长。本文介绍的基于核酸的检测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在检测和鉴定方面的限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检测周期短等特点。核酸法主要包括普通PCR法、多重PCR法、实时荧光PCR法、核酸依赖性扩增、环介导等温扩增和基因芯片技术等。本文主要概述了核酸法在国内外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其优势和不足,同时对核酸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技术的研究现状、检测原理、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酶抑制法具有检测时间短、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特点,是目前我国控制农药残留的一种有效的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17.
蜂蜜掺假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蜂蜜掺假是蜂蜜质量安全管理和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也影响到蜂蜜产品的出口贸易。本文介绍了蜂蜜掺假的基本特点和几种鉴别蜂蜜掺假的检测技术,分析认为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近红外光谱、色谱技术、酶活性检测、显微镜检、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旋光法具有不同的检测特点和适用范围。基于一种方法难以确证蜂蜜掺假的问题,提出加强多种方法联合检测技术、混合蜂蜜确证技术和构建蜂密产品溯源与指纹图谱库的建议,以保障蜂密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食品中金黄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进行探究。采用文献总结法,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点、危害、耐药性入手,详细介绍了传统培养法、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法在食品中金黄葡萄球菌检测中的应用,为实际检测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9.
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的主要方法进行综述,包括微生物法、色谱法和免疫分析法,指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生活中,食品微生物检测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传统技术方法的限制,现有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为了满足未来发展的要求,需要推动酶联免疫吸附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分析食品微生物检测的技术要求,对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以此为基础,本文结合时代技术发展的特点,对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应用特点和应用要点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应用和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很高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