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荔 《建筑》2004,(9):43-43
2004年第二季度,记者通过建设部人力资源中心了解到,与第一季度相比,招聘的单位和职位人数略有下降,同比,求职人数也有下降。究其原因,一季度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而过了春季,学生上学,则求职趋于稳定。据建设部人力资源中心提供的资料表明,第二季度单位招聘专业排行前十位是: 建筑学、施工管理、工民建、工程造价、电气工程、工程管理、市场营销、暖通工程、文秘、会计等。第二季度的求职人员专业排行前十位是: 工民建、建筑学、暖通工程、文秘、会计、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工程造价、市场营销、施工管理等。总体分析,第二季度建筑行…  相似文献   

2.
洪崇恩 《园林》2008,(8):12-19
造园中,追随自然、再现自然,以小博大、以虚仿真,构成了苏州园林的形象主体;而从社会中汲取营养和题材,结合各自的立场加以审删,注入各朝各代的风、诗、辞、词、书、画及至傩戏、典牌、花道、石工、剪纸、泥塑等文化精华、艺术样式,铸就了苏州园林的灵魂和不朽风骨。于是,在拥挤都市的弹丸之地中,创造出了一块块巧夺天工、百看不厌的精致山水家园。  相似文献   

3.
祝元志  张荣文  邓捷 《建筑》2010,(8):43-44
<正>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项目经理的工作主要是负责项目施工。其实不然,项目经理既要面对业主,又要面对监理、设计部门,地方政府的公安、税务、供电、通信、土地、交通、环保、卫生、监察等相关部门,以及地方群众、方方面面的供应商,甚至还有各种"市霸"、"行霸"、"地霸"三教九流一干人等,电话不停地响,不断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北京市建委、市政管委、园林绿化局、水务局、交通委,上海市建交委、水务局,天津市建委、市容委,重庆市建委、市政管委、交通委,山东,江苏省建管局,海南省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中央管理的有关企业:  相似文献   

5.
建筑智能化工程,是以建筑为平台,通过对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防范系统的设置、集成,对其功能的应用、优化和提升,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显然,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需要在建筑工程的前期策划阶段、建筑设计阶段、建筑施工阶段、系统调试与验收阶段、  相似文献   

6.
沈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有着重工业之都的美名。然而,八年前的沈阳,烟尘笼罩、缺水少绿、污水肆虐、垃圾围城、交通拥堵、基础设施严重老化,被世界卫生组织写进世界十大污染城市的黑名单。今天的北国沈阳,蓝天碧水、绿树成荫、路宽车畅、温馨和谐,一跃成为国家环境维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宜居城市、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市。生态立市、和谐立市、科学立市,让沈阳人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切身感受到这个美丽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7.
江苏小城镇建设实践见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是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经济、科技、文化发达,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我国城市兴起较早,小城镇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到1996年,金省共有1981个小城镇,其中建制镇1061个,占小城镇数的5496,星罗棋布的小城镇正成为江苏农村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8.
谁是王永刚?     
王永刚1992年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大连玩了一段时间,之后到北京京海集团工作,在京海集团从地产、设计、施工玩着杂耍.京海集团的大会议室像个酒吧,艺术家、设计师、诗人、拍电影的、做生意的、唱歌的、外地来的和刚回国的等等不同类型、不同爱好和各种有趣的人,常聚在这里,像开会似的.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低迷的形势下,卓达集团逆势扩张,在山东、天津、三亚、石家庄、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强势进入机械装备、海港、旅游、会展、餐饮、五星级酒店、现代农业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转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恒久不见终点.但凡世界上的每座城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或成长、转型、调整、发展、重建、变更、人口增减,都处在全球经济战略的竞争大潮中.它们专攻一业,或海纳百川,或迁徙别处,甚至消亡灭迹.不同于其他文化,地中海沿岸城市具有先天特点:城市空间能做出百种用途,居住、商业、办公、文化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对这个类型的城市来说,公共空间的地位极其重要.其中有一个城市——巴塞罗那,它在近代历史上经历了重建变迁,民主议会在社区协会发出民主制度的呼吁后作出的第一项决定,就是修复众多城市废弃遗址:工厂、仓库、火车站、屠宰场、采石场等,为市民的直接空间制定新的标准,换言之,为社区树立特征.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等教育建筑学科教学改革已成为建筑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从注重理论传授到职业化实践的转变途径问题。这也反映出当代建筑教育中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社会发展期望建筑师具备多元化素质之间的矛盾,即未来的建筑师除了需要思考建筑本体还要考虑更多的社会问题。文章通过对建筑教育职业化与适应性的研究,对有关"情景项目课程(Live project)"在英国建筑教育中的应用与成果作了介绍,探讨建筑教育与建筑师职业规划之间新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是系统的育人工程。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抓手,是高等教育之根本。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着力点,是高校育人之灵魂。课程思政是培养德才兼备高质量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究专业课程思政缺少思政教育、教师思政素养不足、学生缺少思政教育引导等问题,科学设计教学项目,以项目为依托,甄选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以专业课程为植入载体,探究专业课程思政化路径,全方位、多视角和系统地实现课程思政教育,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诗歌化的形式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真正做到专业知识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培养有灵魂懂专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校近年来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创造教育并不断探索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推动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的开展。将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实现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三创教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并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阐述了高校三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内涵及两者间的联系,着重分析了高校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若干对策,以期为更好落实三创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从工程伦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以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为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专业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从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提出工程伦理教育融入策略。实践表明,工程伦理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协同促进,可有效达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育人目标,育人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突出高等教育的“育人导向”,把隐性的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工科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理论知识教育同社会价值观教育水乳交融、同频共振,是近年来高校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难题。以土木工程专业的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为例,通过“基因植入”方式将红色基因、爱国基因、工匠精神、工程伦理等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思政功能“润物细无声”地植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全过程、多角度、多维度引导推进,促进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要素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构建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既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必然选择。新时代,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能脱离创新教育而独立发展,需以创新教育引领二者之融合,从催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鼓励创新行为和塑造创新人格等维度来探索高等教育发展新路径,最终培养出高质量的"十"字型拔尖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从城市规划的多学科知识结构及综合应用实践特点出发,论述了不同知识和技能层面的教育目的;基于专业应用指向,结合当前我国规划教育中存在的矛盾,讨论城市规划教育组织中的重点任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与教育特色的内在联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许可的视角,从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课程群优化和专业建设三个方面对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为适应执业实践和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许可要求,工程管理专业教育需要从纯"学科化"的理论教育模式向面向工程的实践式教育模式转变,在加强专业理论和核心课程建设的同时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将培养工程管理领域的卓越工程师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专业教育评估是执业注册制度的前提条件,中国专业教育评估是随着执业注册制度的启动而开始启动的。目前建设部归口管理的6个专业的专业教育评估全部启动完毕,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完整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专业类别,并且建设部还积极开展专业教育评估结论互认。这为中国执业注册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打下良好基础,为中国执业注册制度与国际惯例相衔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陈静  邢燕 《华中建筑》2011,29(6):177-178,176
"公共价值取向"是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同时,职业道德的教育是贯穿专业教育的主线。文章从"公共价值取向"视角出发,分析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公共空间、设施支撑、公众参与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期望对以往过多关注于"物质空间形态设计"的设计课教学,以有益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