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宁洱6.4级地震砖混结构房屋震害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6月3日5时34分,在宁洱县发生了M6.4级地震,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灾害。本文介绍了砖混结构的典型破坏现象与破坏特征,对其震害进行了分析,并建议在恢复重建中采取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云南宁洱6.4级地震情况,研究了砖混房屋震害特征并对房屋破坏原因和震害指数作了初步分析,最后总结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地震现场考察,介绍了云南宁洱6.4级地震造成砌体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研究了房屋震害特征,对房屋破坏原因作了初步分析,总结了防御和减轻震害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4.
云南宁洱6.4级地震村镇民居震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震现场的考察情况,介绍了2007年6月3日云南宁洱6.4级地震的灾害概况,归纳和分析了灾区村镇民居,包括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房屋的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并对村镇民居的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7年6月3日云南宁洱发生了里氏6.4级地震。通过对农村传统民居震害情况的现场调查.分析了此类房屋的震害特征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地震现场考察,介绍了云南宁洱6.4级地震某填充墙框架结构教学楼的震害情况,通过研究房屋的震害特征,对房屋破坏受损原因作了初步分析,总结了防御和减轻房屋震害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宋智元  杨晓东  陶忠 《山西建筑》2009,35(19):66-67
基于宁洱6.4级地震的实际地震台网观测数据,结合云南分区地震动特性,以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此次地震中地震动大小进行衰减分析,以此衰减到场地基岩的理论地震动值,通过一维场地土层地震反应技术分析,得出场地结构物的地震动大小输入,以期为震害分析做出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云南武定6.5级地震砖混房屋震害指数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云南宁洱6.4级地震房屋调查.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情况.研究了该类房屋的震害特征.对震害原因作了初步分析,总结了防御和减轻震害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2007年6月3日云南宁洱发生了里氏6.4级地震。本文作者通过对农村居民传统房屋震害情况的现场调查,分析了此类房屋的震害特征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MS6.0级地震及多次余震,对长宁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量村镇建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长宁地区进行了震害调查,从地震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两个方面,分析不同形式结构的震害特征和破坏原因。震害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次地震中,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结构震害较轻,但仍有少量木结构出现了倒塌,部分框架结构出现了吊顶、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的破坏;砌体结构则是当地村镇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由于缺乏正规的抗震设计和有效抗震构造措施,在此次地震中破坏最为严重,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根据震害原因和四川省的具体情况,对村镇建筑的抗震加固、抗震构造措施、非结构构件抗震和地震次生灾害防治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提高村镇建筑抗震防灾能力,供我国城乡抗震韧性建设和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威州镇房屋震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总了广州市12家鉴定单位对汶川县城所在地-威州镇共522栋,540398.4m2房屋的安全鉴定报告,对汶川大地震中威州镇各类房屋的震害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震害结果表明:未经抗震设计的砖木、石木等低层结构破坏最为严重,其严重破坏率高达77.4%,明显高于经过抗震设计的房屋;框架结构的严重破坏率远远低于砖混结构和底框结构。总结了威州镇各类房屋的常见破坏规律,并对各种破坏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和结论。  相似文献   

13.
底部框剪砌体结构房屋作为主要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办公楼、写字楼及住宅房屋中,本文作者在分析底部框剪砌体结构房屋震害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底部框剪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及工程实际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中底框和框架结构的震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代明  赵攀  韩娟 《山西建筑》2009,35(13):66-67
通过对西南地区底框和框架结构在汶川地震后的震害调研,收集了大量建筑结构震害资料,对底框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两类结构的震害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建筑结构震害机理,以及初步探讨了地震区建筑结构选型和抗震措施问题,从而优化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5.
安晓文  李丹 《建筑结构》2020,50(7):28-36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震级不高,但极震区地震烈度达到9度,震害严重。震害调查表明,极震区龙头山镇建筑震害差异巨大,地形、地基土不同和断裂影响可能是造成建筑震害差异的主要原因。龙头山镇建有不同时期的各类建筑,其中严格按规范设计建造的房屋,绝大多数未倒塌,但也暴露出一些较普遍的问题,如: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普遍出现底层严重破坏甚至倒塌;框架结构"强柱弱梁"机制普遍未能实现等。抗震措施不到位的老旧建筑和农村自建房则多数倒塌。通过对多层砌体、框架和简易民居典型震害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常建兰 《山西建筑》2011,37(35):38-39
以茂县两住宅楼为例通过震害调查,分别介绍了墙体较少、外纵墙开洞率大的砌体房屋和墙体数量多、开洞率小的砌体房屋在地震中的破坏情况,说明墙体数量及面积(开洞率)是决定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能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地震后对江油市区房屋的大面积实地评估鉴定及阅读鉴定报告,分析了在地震中部分房屋受到较重损毁的具体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加强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砌体房屋抗震能力的措施,以确保砌体结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8.
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累积损伤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钢框架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将进入非线性状态,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等力学性能随之降低,从而影响到结构以后的抗震性能。因此,如何确定结构在一次或多次地震作用后的力学性能,是结构在多次地震作用下动力分析的重要内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需要确定结构在每次地震作用后各层的累积损伤指数,再通过损伤指数来定量确定结构的剩余刚度和剩余强度。本文通过钢框架结构的多次振动台模拟试验,应用损伤力学理论,建立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双线性恢复力模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采用层间模型,并运用Wilson-θ法进行计算分析,通过试验和计算的对比,在多次地震作用后,由于框架结构的层间模型产生了强度和刚度的退化,考虑损伤累积效应后的计算结果更符合试验结果,最终为地震作用后的结构的修复和抗震能力的评估提供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