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过去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估算抗滑硐塞总宽度和等安全系数设计各硐塞宽度的公式,以及抗滑硐塞等K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说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可经济、安全、等K地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加固重力坝基础缓倾角软弱结构面抗滑硐塞系统的破坏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认识到抗滑硐塞的受力状态和破坏机理是复杂的,最终破坏形式与硐塞布置位置、高宽比、以及硐塞混凝土和周围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等有关。以此为依据,对抗滑硐塞系统的破坏形式进行了分类,并对目前采用的抗滑硐塞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弹塑性力学有限元法,对使用混凝土抗滑硐塞加固重力坝坝基缓倾角软弱夹层,提高抗滑稳定性的最优布置区域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供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采用混凝土抗滑硐塞加固缓倾角软弱结构面时重力坝坝基的失稳破坏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进一步对其稳定准则和审查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采用混凝土抗滑硐塞加固缓倾角软弱结构面时重力坝坝基的失稳破坏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进一步对其稳定准则和审查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采用弹塑性力学有限元法,对使用混凝土抗滑硐塞加固重力坝坝基缓倾角软弱夹层,提高抗滑稳定性的最优布置区域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供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某溢流坝基深部顺河向有0°角软弱夹层,影响大坝稳定.针对此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获得了可靠的贯穿滑动面.结合安全系数及极限状态计算,对软弱带进行抗滑硐塞处理,使大坝得以稳定.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堰塞坝安全,需要分析其受水力驱动溃滑导致的溃决变化过程。传统的分析方法或没有运用极限平衡法,或认为溃滑过程中其滑裂面倾斜角度不变,或没有考虑孔隙水压力。实际中,堰塞坝水力驱动溃滑过程是一个需要由极限平衡理论解决的问题。通过采用岩土工程中圆弧形式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考虑孔隙水压力影响,运用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模拟堰塞坝不断溃滑的过程(包含溃口横向的不断扩展过程及其垂直下切过程);开发DBS–IWHR的电子表格分析堰塞坝溃滑过程,该电子表格已被耦合到溃决洪水分析电子表格DB–IWHR,用于分析其受水动力驱动溃滑导致的溃决洪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DBS–IWHR提出确定堰塞坝水力驱动溃滑过程的模拟步骤:确定特定圆弧滑面的安全系数FS;在各种可能的滑裂面中,确定与最小安全系数Fm相关的临界滑裂面;确定与Fm=1相关的坡脚失稳的临界深度;连续溃滑过程的模拟。以上过程只需手动4步即可进行溃滑过程模拟,基于VBA编制的程序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利于读者和使用者进行矫正和二次开发。2)选取唐家山案例,分析了水动力驱动溃滑过程及溃决洪峰流量过程,其洪峰为6 500 m~3/s,溃口宽度为150 m;预测的溃决洪峰流量为7 610 m~3/s,溃口宽度为139.6 m。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验证了改进的水力驱动溃滑过程模拟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锚索抗滑挡墙设计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预应力锚索和普通重力式抗滑挡土墙进行组合,形成了预应力锚索挡土墙组合抗滑结构,用于对滑坡、高边坡的整治,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两者抗滑结构的优点,达到高效、经济、快速整治滑坡的目的。并对这种组合抗滑结构的工作原理、设计理论以及经济技术比较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抗滑挡土墙组合结构完全可以用于对大中型滑坡以及高边坡的整治,而且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上复合荷载作用下的重力锚,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探讨了其抗滑稳定机理,并根据其滑动机理,采用条分法对其抗滑稳定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作为船舶等浮体结构的临时锚固基础——重力锚的设计计算方法。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重力锚滑动破坏受位移的控制,作为船舶的临时锚固基础,采用现有的设计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偏于安全,并且,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重力锚的滑动破坏机理,通过改进方法计算得到的重力锚的抗滑力较传统计算方法提高了17%,与模型试验的结果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11.
叶巴滩水电站为双曲拱坝水电站,坝区岩体结构复杂,坝高高,拱坝坝肩抗滑稳定性是关键的工程地质问题,位于坝肩50m以里的深卸荷岩体,在大坝的作用力下将形成滑动面,这对拱坝的稳定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划分出新鲜岩体中的深卸荷岩体,并圈定深卸荷岩体的空间展布,采用平硐声波、平硐地震波CT成像综合物探手段对坝肩深部卸荷岩体进行划分、圈定。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手段对划分深卸荷岩体、了解其空间分布效果显著。综合物探手段为拱坝坝肩抗滑稳定性研究提供了依据,也为整个拱坝设计及基础处理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桂柳一级公路K250段滑坡剪出口的力学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明确的定量评价滑坡剪出口的力学模型。当从抗滑段开始选取的若干计算垂直的抗滑稳定系数K≤1时,对应的平面或圆弧面与地面相交所形成的范围为剪出带范围,各计算垂直面中最小的K值所对应的剪切面为最危险的剪出面。  相似文献   

13.
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试验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沥青路面抗滑表层混合料在生产中暴露出来的耐久性差、抗滑能力不持久等问题,认为不能简单的对这一级配形式予以否定,并尝试通过对其击实次数、空隙率指标等关键试验参数进行调整以改善其路用性能。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抗滑表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将规范要求的马歇尔试件双面50次击实改为75次,同时相应降低空隙率要求,对保持路面抗滑性能与耐久性能之间的平衡、提高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常用集料特性的获取方法,即传统方法、CCD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X-CT以及激光扫描技术。在此基础上,从集料的形状、棱角和纹理出发,讨论了沥青路面抗滑机理,分析了集料形态特征获取方法及其对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的影响,剖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要解决的问题,即依据常用集料特性的获取方法,提出客观的集料形态特性评价指标;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等软件从分子层面研究不同磨光次数下集料性能衰减规律及其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沥青路面抗滑设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近来国内外在具有软弱夹层基岩上修建混凝土重力坝的数量日益增多。核算大坝的抗滑稳定安全度是重力坝设计中的首要问题。目前在设计中常用等稳定法(或称等安全系数法)、剩余推力法和被动抗力法校核具有软弱夹层基岩上混凝土重力坝的抗滑稳定。本文根据大坝抗滑稳定超载模型试验,分析了具有软弱夹层基岩上混凝土重力坝滑动和失稳的机理,提出了建议的刚体平衡法。此法既留有余地又不过于保守,并且不仅可以计算设计条件下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而且可以计算出初始滑动时的超载系数和最终失稳时的超载系数,这是其他方法所不能达到的。  相似文献   

16.
黄土边坡建筑的抗滑移设计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对修建在黄土边坡上建筑的理论分析,给出了黄土边坡建筑的抗滑移设计方法,建立了各种抗滑设计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工程实例对黄土边坡建筑进行了抗滑移设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和欧洲岩土工程设计规范Eurocode 7关于坝坡抗滑稳定分项系数设计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着重比较了分项系数设计法的分项系数取值、参数特征值取值以及抗滑稳定计算方法三方面.通过一个土石坝算例研究了中国与欧洲规范关于分项系数设计方法在土石坝抗滑稳定分析中的应用,并从相当安全系数和失效概率两方面对两规范安全度水平进行了对比.由算例分析可以看出基于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原则的分项系数设计方法可以更好地考虑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欧洲规范设计的土石坝抗滑稳定失效概率明显大于中国规范设计的土石坝抗滑稳定失效概率.基于Eurocode 7推荐的Schneider方法和中国规范规定的小值平均值确定的特征值计算的失效概率略大于采用参数均值计算的失效概率.  相似文献   

18.
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是重力坝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典型的重力坝设计实例,应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强度储备法对重力坝进行整体抗滑稳定分析,并对重力坝抗滑稳定分析方法、抗剪公式适用性、数值计算方法及其安全控制标准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用两种分析方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均能满足《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 319—2005)要求,并且二者较为吻合.采用两种方法分析重力坝的稳定性,可相互补充和验证,为重力坝设计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天然橡胶——1,2—聚丁二烯共混胶的滚动损失与抗湿滑性。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配方设计,获得了滚动损失低、抗湿滑性高、其它各项物理机械性能具有较好综合平衡的配方。对共混胶滚动损失低、抗湿滑性高的现象,提出了理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集料嵌锁理论,借鉴Superpave限制区和控制点的优点以及马歇尔方法在我国丰富的实践运用经验,并利用集料的表面构造以及堆积特性,提出了合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根据室内性能到试试验,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高温车辙、抗水损坏以及抗滑耐磨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