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地震资料解释工作中,常常会碰到负t0值空校偏移的问题。而迄今尚没有负t0值空校偏移的计算公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推导出了完整的负t0值空校偏移的计算公式,并就负t0值空校偏移所出现的概念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变速直射线空校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对直、曲射线空校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对比,可以看到,采用直射线空校法不仅计算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有利于变速计算,实现准确的空间偏移。最后,以实例说明变速直射线空校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等t0 图可以看作是一二维空间曲面 ,其梯度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分别表示地层的倾角和走向。根据每一点的地层平均速度和倾角可以求出每点的空校量 ,从而实现对等t0 图的二维变速空校 ,得到等深度图  相似文献   

4.
南马庄地区第三系地层埋藏深度较浅,且直接覆盖在下古生界灰岩(潜山)之上.由于潜山面上覆介质的速度是深度的线性函数,而潜山面以下(潜山内幕)介质的速度近于常数,所以对于潜山内幕的空校就不能沿用常规的空校方法.  相似文献   

5.
图进行变速空间校正绘制深度构造图的计算机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等t0图,可以看作是一二维空间曲面,其梯度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分别表示地层的倾角和走向。根据每一点的层平均速度和倾角可以求出每点的空校量,从而实现对第t0图的二维变速空校,得到等深度图。  相似文献   

6.
一丸七九牟第一辑时间剖面方程与反射界面曲率影响…………………………………………………许 云(玉)弯曲测线多次覆盖方法—………………………··,…·包吉山 朱光明 钱宗良 黄德济(13)用分裂算法对地震资料进行偏移…………………………………………P.L.斯托法等(24)大倾角地层的波动方程偏移算法…………………,………………………………··吴 律(32)根据地震资料进行地层学解释………………………………………………………徐怀大(39)用符号位相关法计算速度谱………………………………………………王梦林 徐 洽(56)空校图板和偏移图…  相似文献   

7.
三维补偿法在二维剖面作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三维补偿法是通过对二维叠偏剖面的三维补偿空间校正,使两条叠偏剖面在交点闭合。本文把该空校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剖面闭合、等T0图二次空校和时深转换一次完成,得到的深度及构造图,与钻井深度、三维构造图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对小型陆相盆地来说,速度—岩性分析和变速空校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解释环节,但兰德马克工作站(包括其它一些工作站)并不具备这些功能。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原解释系统上开发了它们,弥补了原工作站的不足。速度-岩性分析主要是建立两个速度库,包括:速度资料的加载、测井资料的标定,平均速度及层速度库的建立等。变速空校主要是二维资料的变速空间归位和三维资料的时深转换,包括:速度场的提取、视深度的转换和两步法偏移空校。实例表明,在勘探中开发这些功能是非常有用的,并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和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自动变速空校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速度分析、曲面拟合、积分空校、断层研究特别是逆断层组合规律的研究,实现了地震构造解释的自动变速我。当速度谱数据库、层位数据库、测网数据库、井位和声测井速度数据库建立以后,在正、逆断层 在的情况下,整个处理过程便可由计算机自动实现,而且无须制作等T0图和空校量板。实际应用表明,其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根据以前地震构造圈作图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包括三个方面:①以新的速度模型代替原有速度模型;(2)以积分空校方法代替传统空校方法;(3)以袖珍计算机直接偏移代替偏移数据表。改进后的作圈方法,经CWL和HLQ作图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延迟焦化加热炉长周期运行的设计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影响延迟焦化装置加热炉长周期运行的主要因素和对策。(1)盐和固体杂质含量及特性因数等原料性质;(2)加热炉进料和燃烧系统的工艺联锁控制及缓和结焦的工艺措施(如注缓和结焦馏分,在线清焦);(3)加热炉工艺和结构设计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如多点注汽(或注水),炉管管径和管间距,火嘴和炉管布置及对流段与辐射段的热分配。  相似文献   

12.
在系统总结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的断裂活动与盆地形成、构造演化、沉积发育、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了以“断裂是控制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和分布的根本原因”为基本观点的“断裂控烃理论”。“理论”共三部分,即断裂控烃的论据、断裂控烃的主要观点、断裂控烃的科学依据。最后以松辽盆地为例说明断裂对天然气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及岩心观察、测井、录井与试油等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彬长区块延长组生 储盖组合及油气富集特征。 结果表明:研究区以长 7 油层组底部张家滩页岩为主力烃源岩,以长 8 - 长 6 油层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重力流砂体为储层,以长 9 -长 4+5 油层组间隔发育的半深湖- 深湖相暗色泥岩及页岩为盖层,构成了 4 套生储盖组合:长 7 生-长 91 储-长 9 上部盖(Ⅰ)、长 7 生-长 81 储-长 7 盖(Ⅱ)、长 7 生-长 72 储-长 7 上部盖(Ⅲ)和长 7 生-长 63 储-长 6 1+2 -长 4+5 盖(Ⅵ)。 根据 源-储配置关系及生储盖层叠置样式将生储盖组合划分为连续型(Ⅱ和Ⅲ)和间断型(Ⅰ和Ⅵ)共 2 类 4 套,其中连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张家滩页岩与有利储层展布和断层-裂缝系统发育程度; 间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油源断裂、源-储距离和有利储层展布。 连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 充注与保存条件均较好,比间断型生储盖组合油气富集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渤海湾盆地锦州南油田太古界变质岩潜山裂缝型油气藏的储层裂缝发育状况、分布规律的复杂性和多级性,以及较难开发的实际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古潜山岩性分布特征、储集空间分类及裂缝发育状况,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等多学科资料,进行单井常规测井和成像资料的对比标定,对古潜山岩性进行识别,并根据储'层成像测井响应特征,将储层自上而下分为残积带、风化壳、缝洞裂缝带、内幕斜交高角度裂缝带和致密结晶带,重点对储层裂缝发育区和裂缝发育方向进行描述和预测;进而建立了锦州南油田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储层裂缝三维地质模型,落实了研究区储层裂缝发育状况及分布规律,提出高效合理的开发方案.实钻开发井表明,建立的潜山裂缝地质模型较好地预测了储层裂缝发育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温、高压盐层中固井出现的各种问题,研制出两种高密度抗盐水泥浆体系。对两种高密度抗盐水泥浆体系配方各组分进行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分别以重晶石、铁矿粉为加重剂,另加SZ1—2降失水剂、SXY分散剂、KQ—D防气窜剂、SN-2A和CST-2缓凝剂及DGN多功能外加剂可配制密度分别为2.2和2.4g/cm^3抗盐水泥浆体系。两种高密度抗盐水泥浆体系均具有在淡水和18%盐水中流变性好、触变性强、失水量小、抗压强度高和稳定性好等特点,能克服常规水泥浆盐层固井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讨论了陆生植物遗体作为石油生成的母源问题。以脂肪酸为例,阐明了成煤和成油的热力学过程,以及沉积物中各种有机物质碳、氢成分的演变和热解机理。最后,文中讨论了石油中各种陆源生物标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增产柴油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市场对柴油的需求,长岭炼油化工总厂通过降低反应温度、降低汽油干点和改变柴油馏程、使用增产柴油的催化剂及调整其它操作参数,柴油收率分别提高了3.87,3.99,3.65和0.85个百分点。并对现有装置提出了调整分馏塔中段塔盘、提高柴油泵扬程及冷却器负荷等改进措施,还对进一步增产柴油提出了优化提升管进料方式和原料结构、缩短反应时间及以最佳操作发挥催化剂作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长庆油田低渗油藏酸化液添加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庆油田姬塬长2油藏具有低渗及粘土矿物中绿泥石含量较高等特点,在该油藏酸化液体系已确定的基础上,筛选了适合该油藏的酸化液添加剂,并评价了各添加剂在酸化过程中的作用。选择氯化铵为防膨剂,醋酸和柠檬为铁离子稳定剂,XP为缓蚀剂,CF-5B为助排剂,BE-2为破乳剂,试验结果表明,酸化液添加剂、酸化液体系及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本研究为同类低渗透油藏酸化液添加剂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高10.6m、内径100mm的循环流化床冷态模拟实验装置上研究了底部预提升气以及喷嘴进气量对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循环量的影响,对比了3种不同喷嘴位置结构下系统循环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提升管底部和喷嘴附近气固流动行为的差异,描述了预提升段内气体分布及流动结构。结果表明:预提升气和喷嘴进气是颗粒向上输送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喷嘴进气口高度的提高,预提升气对颗粒循环速率的作用效果愈加明显;对于喷嘴进气口位置最低的结构,其系统循环量、喷嘴附近颗粒浓度以及气固接触状况均优于其它结构;在提升管底部,气体多次形成逆流接触,内循环流动和局部涡流作用有效促进了颗粒沿径向混合,有利于颗粒循环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连续重整装置仿真系统的设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操作人员对连续重整装置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的熟练程度,并对生产进行指导,采用半机理模型结合设计和现场数据介发的连续重整装置仿真系统已在现场成功投用。介绍了该仿真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动态模型及仿真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