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润滑剂承载能力测试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四球机、Falex,Tunkon和FGZ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的润滑油脂承载能力(油性、抗磨性和极压性)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变化趋势并非完全相同;从纳米摩擦学角度考察了影响测试效果的各种因素,发现润滑油脂承载能力依赖于试验机摩擦副的情况,具体是:(1)摩擦副材质的不同;(2)摩擦副接触方式不同,如点、线或面接触;(3)摩擦副的运动方式不同,如滑动和滚动。四球机为点接触试验,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测量磨损值,需要试样量较少,而线接触试验机通常需要磨合期,试验周期较长,进行质量监控时最好用四球试验机。 相似文献
2.
3.
以硬脂酸作为修饰剂,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油溶性纳米TiO2颗粒,将其加入85W/90GL-5重负荷车辆齿轮油中,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油品的摩擦学性能,并采用SEM、XPS对摩擦试验后的钢球磨斑表面进行了分析,对纳米TiO2在摩擦过程中的摩擦学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2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GL-5车辆齿轮油的承载能力;纳米TiO2在摩擦过程中发生分解,在摩擦表面形成硬度较高的纳米薄膜,也可以扩散渗透到金属基体中,从而使保护层不易被剥落。 相似文献
4.
油溶性纳米TiO2提高GL-5车辆齿轮油承载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硬脂酸作为修饰剂,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油溶性纳米TiO2颗粒,将其加入85W/90GL-5重负荷车辆齿轮油中,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油品的摩擦学性能,并采用SEM、XPS对摩擦试验后的钢球磨斑表面进行了分析,对纳米TiO2在摩擦过程中的摩擦学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2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GL-5车辆齿轮油的承载能力;纳米TiO2在摩擦过程中发生分解,在摩擦表面形成硬度较高的纳米薄膜,也可以扩散渗透到金属基体中,从而使保护层不易被剥落。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传统齿轮油的摩擦学性能,选择高速剪切和纳米镍粉表面修饰相结合的分散方式制备含纳米镍粉的齿轮油,采用四球试验机研究高速剪切转速和时间、KH560分散剂及纳米镍粉加入量对齿轮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SEM和EDS等对磨斑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表征,初步探讨其抗磨减摩机制。结果表明:高速剪切转速为3 000r/min,剪切时间为30 min,分散剂KH560质量分数为6%时,纳米镍粉在齿轮油可的分散效果最好;纳米镍粉质量分数为0.5%时,齿轮油综合摩擦学性能较好,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较未添加镍粉的齿轮油分别下降25.5%和22.6%;含纳米镍粉齿轮油在不同载荷下均具有较好的减摩性能,但只在较低压力下具有较好的抗磨性能。磨痕形貌及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在摩擦过程中含纳米镍粉齿轮油中的纳米镍粉能起到填平犁沟、修复磨痕表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纳米级混合润滑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混合润滑是机械中广泛存在的润滑状态。从试验方面研究了由接触、边界润滑和薄膜润滑组成的点接触区混合润滑状态的特性,提出使用动态接触率来描述混合润滑状态,并研究了各种参数对动态接触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合润滑状态下,动态接触率与接触中心平均膜厚成指数函数关系。速度和粘度的增大会减小动态接触率,载荷的增加则会增大接触率,极性添加剂分子的使用会减小实际粗糙峰之间的接触,从而降低动态接触率。另外,低速下,综合粗糙度小的摩擦副表面的接触率要大于粗糙度大的表面的接触率;随着卷吸速度的提高,粗糙度小的表面的动态接触率小于粗糙度大的表面的动态接触率。 相似文献
8.
世纪回顾与展望——摩擦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在回顾摩擦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摩擦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流体润滑、材料磨损与表面处理技术、纳米摩擦学等的发展现状和展望。分析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学科交叉对摩擦学研究的推动作用,并介绍了摩擦学与其他学科交叉领域如摩擦化学、生物摩擦学、生态摩擦学和微机械学等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11.
CATT齿轮润滑油膜厚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弹硫理论和电阻法,对CATT(The Circular-Arc-Tooth-Trace)齿轮润滑油膜厚度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得出的结论可作为CATT齿轮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齿轮传动系统动载荷非稳态弹流润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合考虑实际齿轮传动中系统振动引起的动载荷,卷吸速度和曲率半径随时间和坐标的变化等非稳态效应,沿整个啮合线进行了直齿轮传动弹流润滑完全数值计算与分析,指出了研究齿轮传动弹流润滑时应考虑动载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In this work the degradation of spur gears lubricated in a severe dusty environment studied. A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which simulates the operation of gears in contaminated media such as the Sahara desert, quarries, or mines. The present study
gives the effect of the presence of solid bodies in lubricants during surface contact.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use of a
lubricant contaminated by very fine sand particles, leads to significant wear in the first few operating cycles, in zones
with a high rate of sliding. This wear is more significant at the gear tooth root than at the tip.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wear phenomenon,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SEM) images were taken. The presence of contaminants,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friction, and therefore raises the temperature; consequently the roughness increases. The roughness values become more
significant with the presence of particles smaller than 40 μm in the lubricant. 相似文献
18.
19.
20.
对角修形窄斜齿轮的弹流数值计算和膜厚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弹流角度分析了修形前后线载荷分布及最大压力沿接触线的变化规律。本文应用Newton-Raphson方法与Newton下山法相组合的方法,在假定刚体中心膜厚相等的前提下,首先求出了修前斜齿轮某一时刻全接触线上的弹流润滑解,进而求解出修形后斜齿轮某时刻全部接触线各点的载荷分配,压力分布和油膜形状,在文献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微机数据采和处理系统,测量了斜齿轮的中心油膜厚度,测量结果与计量结果基本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