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外翻肠囊法和大鼠在体单向灌注法,以肠吸收速率(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指标,考察豆豉纤溶酶纳米脂质体的小肠吸收部位及效率。结果显示,由外翻肠囊法测得豆豉纤溶酶纳米脂质体的回肠段Ka和Papp分别为3.25×10-2μg/s和2.355×10-6cm/s,且吸收速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最终出现饱饮现象。由大鼠在体单向灌注法测得的Ka和Papp分别为(1.49±0.22×10-3)μg/s和(7.90±1.46)×10-5cm/s。上述两种方法均表现出豆豉纤溶酶纳米脂质体在回肠的吸收效率为最高,这可能与回肠中大量存在Peyer’s淋巴结有关,而Peyer’s淋巴结中存在的M细胞可能导致饱饮现象。  相似文献   

2.
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番茄红素纳米脂质体,并以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番茄红素纳米脂质体的配方。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纳米脂质体的最佳配方比为:番茄红素:胆固醇:卵磷脂=2:15:100;最佳水合介质是pH7.0的PBS缓冲溶液;最适洗膜温度34℃。按该工艺组合制备3批番茄红素纳米脂质体,包封率的平均值为49.88%±0.19%,载药量为0.86%±0.1%,平均粒径小于40nm。按优化工艺可制得包封率稳定、粒径较小、分布均匀的微球体番茄红素纳米脂质体。  相似文献   

3.
研究三聚磷酸钠(TPP)修饰对叶黄素纳米脂质体的影响。以叶黄素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并采用TPP对叶黄素纳米脂质体进行修饰,考察了粒径、电位分布和体外释放性能。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叶黄素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当TPP用量为30 mg/m L,温度60℃,修饰时间1.0 h时,此条件下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98.90%,比修饰前提高了4.4%。修饰后的叶黄素纳米脂质体释放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焦岩  李大婧  刘春泉  肖亚冬 《食品科学》2017,38(18):259-265
以叶黄素晶体为原料,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叶黄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得到了叶黄素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叶黄素用量0.51 mg/m L、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4∶1)用量5.0%、pH 7.4、温度62.9℃。此条件下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91.20±0.56)%,平均粒径为(226.8±10.62)nm;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所制备的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呈球形纳米结构,叶黄素在纳米脂质体内部均匀分布;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1-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研究结果表明,叶黄素及其纳米脂质体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可有效提高叶黄素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达到避免亚麻籽油氧化和提高机体消化吸收的目的,通过纳米脂质体包埋技术,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由单因素实验优化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脂质体进行了表征,对其体外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盐缓冲液p H 6.6、亚麻籽油添加量40%(占大豆卵磷脂、β-谷甾醇和吐温-80总量的比例)、超声时间20 min、超声功率141 W,在此条件下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4%,平均粒径为97 nm,平均电位为-3.5 m V,多分散指数为0.226;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的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呈圆球状而且分散均匀;在模拟胃肠液消化过程中,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的释放行为分别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和Higuchi方程。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考察纳米脂质体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评价了纳米脂质体浓度、超声时间、pH、离子强度、温度等5个因素在纳米脂质体影响α-淀粉酶酶活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纳米脂质体可以有效提高α-淀粉酶的活性,随着其浓度的增加,α-淀粉酶与纳米脂质体复合物的酶活从267U/mg增加到343U/mg;随...  相似文献   

7.
采用叶酸-壳聚糖复合物修饰纳米脂质体,用于包埋姜黄素,得到叶酸-壳聚糖修饰的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经叶酸-壳聚糖复合物修饰后,脂质体的粒径和电位分别由(67.4±2.3)nm和(-13.81±2.75)mV变为(103.6±4.1)nm和(16.35±3.54)mV;与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相比,复合物修饰的姜黄素纳米脂质体在25?℃具有更好的贮存稳定性,两者均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且复合物修饰后的脂质体在弱酸性环境中释放速率较弱碱性更快。此外,修饰前后的空白脂质体均未检测出细胞毒性,且由于叶酸-壳聚糖复合物修饰能增加姜黄素脂质体的细胞摄取量,修饰后的姜黄素脂质体的细胞毒性大于未经复合物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  相似文献   

8.
以大豆卵磷脂为壁材,制备共包埋姜黄素(curcumin,CUR)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纳米脂质体,通过静电自组装将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修饰到纳米脂质体表面,采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设备对脂质体的包埋率、体外释放、微观形貌、稳定性等进行表征,测定纳米脂质体同时递送CUR和GSH的能力。结果表明,CUR的包埋率为100%,与GSH共包埋及多糖修饰均没有影响CUR的包埋率;而与CUR共包埋时,GSH的包埋率从7.90%增加到27.03%,经多糖修饰后,进一步增加到41.22%。共包埋纳米脂质体对CUR的释放没有显著影响,但使GSH的释放率由51.2%减小至23.6%;经多糖修饰后,单包埋和共包埋纳米脂质体对CUR和/或GSH的缓释作用都增强。另外,共包埋使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从(95.02±1.93)nm增加到(132.47±18.14)nm,Zeta电位从(-22.47±1.96)mV增加到(-14.70±0.46)mV;经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双层修饰后,共包埋脂质体的平均粒径进一步增加到(161.97±5.58)nm,而Zeta电位减小到(-40...  相似文献   

9.
采用壳聚糖(CS)修饰玉米黄色素纳米脂质体,对其粒径和微观结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研究了CS修饰对玉米黄色素纳米脂质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S修饰的玉米黄色素纳米脂质体形态圆整、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74.37±13.56nm。与未修饰的脂质体相比,CS修饰的玉米黄色素纳米脂质体在光、热和不同p H条件下能有效提高玉米黄色素的保存性能,增强其稳定性。通过CS修饰可明显改善脂质体结构性能进而提高玉米黄色素的稳定性,为玉米黄色素的纳米化改性修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Subtilisin FS33 RGDS-载酶纳米脂质体的制备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评价了Subtilisin FS33 RGDS-载酶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效果。按照正交设计试验确定硫酸铵梯度法制备载酶脂质体的工艺条件为:胆脂比1∶2,硫酸铵浓度为0.15 mol/L,孵化温度为45℃,酶脂比1∶1。制得的载酶脂质体粒径在50~150 nm左右,属于纳米级单室脂质体。在制备RGDS-载酶脂质体的工艺过程中,制备开始时就加入氨基酰化修饰的RGDS衍生物,其成品脂质体中RGDS含量可达到93μg/mL,并有利于分布于脂质体表面。RGDS-纳米脂质体中酶对于高温、极端pH、模拟胃肠道环境等条件的稳定性都有明显提高;酯酶存在时,脂质体中FS33释放速度明显加快,并可使血凝块完全溶解,表现出较好的溶栓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乙二醇(PEG)修饰玉米黄色素纳米脂质体,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经PEG修饰的玉米黄色素纳米脂质体的稳定性,并对其粒径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未修饰的脂质体相比,采用PEG修饰的玉米黄色素纳米脂质体在光、热和不同p H条件下对玉米黄色素具有良好的保存性能,稳定性充分提高,且脂质体形态圆整、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86.84±17.81)nm。PEG修饰可通过改善玉米黄色素脂质体膜的结构性能,显著提高玉米黄色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叶下珠多酚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条件,以叶下珠多酚包埋率为优化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叶下珠多酚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条件。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度分布,并研究纳米脂质体在pH 1.2和pH 7.4缓冲液中的释放行为和释放机理。结果表明:水化介质用量、胆固醇与卵磷脂质量比、多酚浓度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包埋率影响不显著,但各因素都对包埋率影响显著,影响显著性的大小顺序为多酚浓度胆固醇与卵磷脂质量比水化介质用量;叶下珠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水化介质用量16m L、胆固醇与卵磷脂质量比1∶2.5、多酚浓度1.7mg/m L,此条件下包埋率为67.21%。叶下珠纳米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59nm,其释放符合Higuchi和Ritger-peppas模型,为扩散释放机理,在pH7.4缓冲液的释放速度比pH1.2缓冲液的快。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富含纤溶酶豆豉冻干粉口服的抗血栓作用,以豆豉冻干粉提取液酶活的变化测定模拟胃肠液对该冻干粉的影响,以血块的溶解率测定冻干粉的体外抗血栓作用,并初步确定其中的抗血栓物质。同时还测定了该冻干粉连续灌胃对大鼠凝血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冻干粉受模拟胃液影响较大,酶活残留56·21%,在模拟肠液中较稳定,残留酶活大于82·86%。5%豆豉冻干粉提取液对血块的溶解率达40·84%±3·76%,而经热处理的提取液仅为12·48%±2·43%。该冻干粉能延长大鼠血浆凝血酶时间(TT),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无影响。因此,富含纤溶酶豆豉冻干粉宜制成肠溶制剂,具有体内外抗血栓作用,其抗血栓物质主要为豆豉纤溶酶。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以分离自豆豉样品中产豆豉纤溶酶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DC-1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选育高产豆豉纤溶酶且稳定遗传的菌株,并以豆豉纤溶酶活力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高产豆豉纤溶酶活力且稳定遗传的诱变菌株DC-V5,其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3%、装液量70 m L/250 m L、发酵温度34℃、初始pH 6.5。在此优化发酵条件下,诱变菌株DC-V5产豆豉纤溶酶活力最高达到(451.26±11.09)IU/m L,是优化前出发菌株DC-1的1.74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富含纤溶酶豆豉冻干粉口服的抗血栓作用,以豆豉冻干粉提取液酶活的变化测定模拟胃肠液对该冻干粉的影响,以血块的溶解率测定冻干粉的体外抗血栓作用,并初步确定其中的抗血栓物质。同时还测定了该冻干粉连续灌胃对大鼠凝血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冻干粉受模拟胃液影响较大,酶活残留56·21%,在模拟肠液中较稳定,残留酶活大于82·86%。5%豆豉冻干粉提取液对血块的溶解率达40·84%±3·76%,而经热处理的提取液仅为12·48%±2·43%。该冻干粉能延长大鼠血浆凝血酶时间(TT),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无影响。因此,富含纤溶酶豆豉冻干粉宜制成肠溶制剂,具有体内外抗血栓作用,其抗血栓物质主要为豆豉纤溶酶。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试验对豆豉纤溶酶冻干保护剂进行了优化。分别以脱脂乳、乳糖、明胶为正交试验因素,以不同添加量为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豆豉纤溶酶冻干后残余酶活力的保护剂的主次顺序为15%脱脂奶粉>1%明胶>6%乳糖。豆豉纤溶酶冻干保护剂的最佳组合为A2B4C1,即15%脱脂奶粉与6%乳糖的体积比为1:3;纤溶酶与保护剂的体积比为1:2;残余酶活力超过90%。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薄膜分散法制备紫杉醇磁性纳米脂质体。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以包封率和分布情况等为综合考察指标。结果表明,最佳处方和工艺条件为:卵磷脂∶胆固醇为6∶1,紫杉醇∶(卵磷脂+胆固醇)为1∶30,超声时间40min,磁粉∶紫杉醇为2∶1,吐温-80∶紫杉醇为4∶1,聚乙二醇-800∶磁粉为8∶1。制备的紫杉醇磁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最高可达84.4%±1.7%,平均粒径150±20nm。该方法制备的紫杉醇磁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较高,分布均匀,符合靶向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研究火龙果茎植物甾醇(pitaya stem phytosterol,PSP)对姜黄素纳米脂质体(curcumin-nanoliposomes,NLs-Cur)的稳定性、膜性质以及体外释放特性的影响。通过粒径、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Zeta电位和不稳定指数评价加入PSP的NLs-Cur在不同环境中的稳定性。随着PSP含量的增加,植物甾醇姜黄素纳米脂质体(curcumin-phytosterol nanoliposomes,PNLs-Cur)的平均粒径以及PDI显著增大。稳定性实验表明,PNLs-Cur相比NLs-Cur在同等的pH值、离子条件下稳定性更强,且在80℃条件下放置1 h,PNLs-Cur较NLs-Cur的姜黄素保留率更高,PNLs-Cur和NLs-Cur的姜黄素保留率分别为61.25%和57.48%。体外释放结果表明,72 h内,PNLs-Cur与NLs-Cur的累计释放率分别为50.08%和63.64%,PSP的存在使得姜黄素在纳米脂质体中释放更加缓慢。  相似文献   

19.
豆豉营养评价及其粗纤溶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检测了收集到的不同豆豉的蛋白质、水分、总糖含量等,了解各种豆豉的营养价值;并通过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了各种豆豉纤溶酶的活性,分析了影响豆豉纤溶酶粗酶液活性的因素。结果显示,豆豉样品DC-H8的营养价值较高;试验确定豆豉纤溶酶粗酶液的提取方法:取一定量的豆豉,保持豆豉整粒,加5倍体积的生理盐水,于4℃浸提16h,离心、过滤后测定酶活,豆豉样品DC-H8的纤溶酶活性最高,为285.759 IU/mL。  相似文献   

20.
采用平板法初筛,从市售水豆豉分离细菌中筛选得到6株具有高产蛋白酶、淀粉酶和豆豉纤溶酶的菌株;经化学法复筛,获得1株高产豆豉纤溶酶菌株B61。对B61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rDNA同源性分析,最后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且该菌株在生长16h后检测到最高豆豉纤溶酶活力(826.25IU/mL)。该研究丰富了豆豉纤溶酶产生菌的菌种资源,并为其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