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一种有效的SAR图像目标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SAR图像目标识别是SAR图像应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由于SAR图像中相干斑噪声的存在,使得传统方法不能很好地对SAR图像进行分类识别。结合不变矩特征提取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有效的SAR图像目标识别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含有飞机和坦克目标的SAR图像进行了目标识别实验,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深度协同稀疏编码网络的海洋浮筏SAR图像目标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浮筏养殖广泛存在于我国近海海域, 可见光遥感图像无法完全准确地获取养殖目标, 而基于主动成像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遥感图像能够得到养殖目标, 因此采用SAR图像进行海洋浮筏养殖目标识别. 然而, 海洋遥感SAR图像包含大量相干斑噪声, 并且SAR图像特征单一, 使得目标识别难度较大. 为解决这些问题, 提出一种深度协同稀疏编码网络(Deep collaborative sparse coding network, DCSCN)进行海洋浮筏识别. 本文方法对预处理后的图像先提取纹理特征和轮廓特征, 再进行超像素分割并将同一个超像素块特征组输入该网络进行协同表示, 最后得到有效特征并分类识别. 通过人工SAR图像和北戴河海域浮筏养殖SAR图像的实验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该网络不仅具有优异的特征表示能力, 能够获得更适合分类器的特征, 而且通过近邻协同约束, 有效抑制相干斑噪声影响, 所以提高了SAR图像目标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SAR图像水华识别中人工提取特征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特征提取识别方法.该方法应用改进的K-means算法提取SAR图像暗斑,利用数据增强算法扩充暗斑图像集,并基于对水华暗斑图像特征的深入分析对DenseNet网络结构进行改进,以实现对水华暗斑与非水华暗斑更有效地识别区分.以太湖数据集作为实验数据,该方法获得了87.30%的总体精度,这一结果表明自动特征提取识别方法对于SAR图像水华识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SAR图像车辆目标识别是极具挑战性的前沿研究领域,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架构的大幅面SAR图像车辆目标识别方法。以卷积神经网络YOLOv5作为大幅面SAR图像车辆目标识别的基本模型,采用迁移学习方法获得模型的初始参数,有效减少了训练样本数量同时提高了模型收敛速度。为了测试算法性能,构建了一个含车辆目标的大幅面SAR图像数据集。在该数据集上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与一些经典的深度学习网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大幅面SAR图像车辆目标识别算法识别精度更高、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5.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信息不完整导致图像分类方法分类精度不高等问题,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搭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框架,提出一种基于迭代训练和集成学习的图像分类方法。利用数据增强对图像数据集进行预处理操作,在提取图像特征时,采用一种迭代训练卷积神经网络的方式,得到充分有效的图像特征,在训练分类器时,采用机器学习中集成学习的思想。分别在特征提取后训练分类器,根据各分类器贡献的大小,赋予它们不同的权重值,取得比单个分类器更好的性能,提高图像分类的精度。该方法在Stanford Dogs、UEC FOOD-100和CIFAR-100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了其较好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6.
程栋  王卫红 《计算机科学》2017,44(Z6):161-163, 187
SAR图像数据量大,常规识别算法复杂、处理耗时,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OpenMP多核计算的SAR图像目标分类算法。在分析基于模板匹配的SAR图像目标分类算法的基础上,给出基于OpenMP多核计算技术的图像处理并行处理框架,实现SAR图像目标分类算法的并行计算。最后,采用所提方法对3类目标进行分类识别实验,SAR图像分类识别的处理速度提高了8倍,表明了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动态复杂场景下的操作动作识别,提出一种基于手势特征融合的动作识别框架,该框架主要包含RGB视频特征提取模块、手势特征提取模块与动作分类模块。其中RGB视频特征提取模块主要使用I3D网络提取RGB视频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手势特征提取模块利用Mask R-CNN网络提取操作者手势特征;动作分类模块融合上述特征,并输入到分类器中进行分类。在EPIC-Kitchens数据集上,提出的方法识别抓取手势的准确性高达89.63%,识别综合动作的准确度达到了74.67%。  相似文献   

8.
图像分类是图像处理研究中重要且基本的问题之一,而设计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快速高精度的分类器则是图像分类研究的关键.文中以随机权网络算法为基础,结合多项式函数能有效逼近目标函数相对平缓部分的优点,提出调和随机权网络算法,并以此算法作为分类器,结合快速离散曲波变换和局部判别定位法,给出一种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快速离散曲波变换提取图像特征,然后依据局部判别定位法对所提取的图像特征降维,最后运用所提出的调和随机权网络分类器识别降维的特征,从而有效实现图像分类.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更快的识别速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SAR图像具有斑点噪声强和目标特征差异小的特点,通过研究地物特征,提出一种基于C均值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SAR图像目标分类算法.该算法的前端在特征空间运用C均值聚类算法,有效抑制斑点噪声;后端在图像空间运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提高分类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类算法能够减少SVM的特征维数,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深度学习已经大量应用于合成孔径宽达(SAR)图像目标识别领域,但大多数工作是基于MSTAR数据集的标准操作条件展开研究。当将深度学习应用于同类含变体目标时,例如T72子类,由于目标间差异小,所以仍存在着较大的挑战。本文从极大限度地保留SAR图像输入特征出发,设计一种适用于SAR变体目标识别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构。方法 设计网络主要由多尺度空间特征提取模块和DenseNet中的稠密块、转移层构成。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置于网络底层,通过使用尺寸分别为1×1、3×3、5×5、7×7、9×9的卷积核,提取丰富空间特征的同时保留输入图像信息。为使输入图像信息更加有效地向后传递,基于DenseNet中的稠密块和转移层进行后续网络层设计。在对训练样本进行样本扩充基础上,分析了输入图像分辨率及目标存在平移和不同噪声水平等情况对模型识别精度的影响,与用于SAR图像目标识别的深度模型识别精度在标准操作条件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对T72 8类变体目标进行分类,设计的模型能够取得95.48%的识别精度,在存在目标平移和不同噪声水平情况下,平均识别精度分别达到了94.61%和86.36%。对10类目标(包括不含变体和含变体情况)在进行数据增强的情况下进行模型训练与测试,分别达到了99.38%和98.81%的识别精度,略优于其他对比模型结构识别精度。结论 提出的模型可以充分利用输入图像以及各卷积层输出的特征,学习目标图像的细节差异,不仅适用于SAR图像变体目标的识别任务,同时在标准操作条件下的识别任务也取得了较高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识别可以有效提高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利用效率。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识别滤波处理耗时长、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识别。方法 首先,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特点设计特征提取部分的网络结构;其次,代价函数中引入L2范数提高模型的抗噪性能和泛化性;再次,全连接层使用Dropout减小网络的运算量并提高泛化性;最后研究了滤波对于网络模型的收敛速度和准确率的影响。结果 实验使用美国运动和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数据库,10类目标识别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卷积神经网络整体识别率(包含变体)由93.76%提升至98.10%。通过设置4组对比实验说明网络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的有效性。卷积神经网络噪声抑制实验验证了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过程对于SAR图像相干斑噪声有抑制作用,可以省去耗时的滤波处理。结论 本文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高了网络的准确率、泛化性,无需耗时的滤波处理,是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识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针对用于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目标识别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结构的优化设计难题,在分析卷积核宽度对分类性能影响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用于SAR目标识别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构。方法 首先基于二维随机卷积特征和具有单个隐层的神经网络模型-超限学习机分析了卷积核宽度对SAR图像目标分类性能的影响;然后,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在实现空间特征提取的卷积层中采用多个具有不同宽度的卷积核提取目标的多尺度局部特征,设计了一种适用于SAR图像目标识别的深度模型结构;最后,在对MSTAR (moving and stationary target acquisition and recognition) 数据集中的训练样本进行样本扩充基础上,设定了深度模型训练的超参数,进行了深度模型参数训练与分类性能验证。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具有较强相干斑噪声的SAR图像而言,采用宽度更大的卷积核能够提取目标的局部特征,提出的模型因能从输入图像提取目标的多尺度局部特征,对于10类目标的分类结果(包含非变形目标和变形目标两种情况)接近或优于已知文献的最优分类结果,目标总体分类精度分别达到了98.39%和97.69%,验证了提出模型结构的有效性。结论 对于SAR图像目标识别,由于与可见光图像具有不同的成像机理,应采用更大的卷积核来提取目标的空间特征用于分类,通过对深度模型进行优化设计能够提高SAR图像目标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传统人脸识别算法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卷积特征和贝叶斯分类器的人脸识别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人脸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降维,最后利用贝叶斯分类器进行判别分类,在ORL(olivetti research laboratory)人脸库上进行实验,获得了99.00%的识别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人脸图像特征具有很强的辨识度,与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贝叶斯分类器结合之后可有效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在背景复杂、场景较大、干扰杂波较多情况下检测困难的问题,设计一种层数较少的卷积神经网络,在完备数据集验证其特征提取效果后,作为基础特征提取网络使用。在训练数据集中补充复杂的大场景下目标训练样本。同时设计一种多层次卷积特征融合网络,增强对大场景下小目标的检测能力。通过对候选区域网络和目标检测网络近似联合训练后,得到一个完整的可用于不同的复杂大场景下SAR图像目标检测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SAR图像目标检测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测试数据集中具有0.86的AP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将现有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表情识别,提出将构建自然表情图像集预训练和多任务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利用社交网络图像构建一个自发面部表情数据集,对现有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预训练;然后,以双层树分类器替换输出层的平面softmax分类器,构建深度多任务人脸表情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有效提高了人脸表情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严春满  王铖 《控制与决策》2023,38(1):239-247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小目标舰船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单次多盒检测器的一种特征增强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提出一种混合多特征提取模块,采用并行的普通卷积、不同空洞率的空洞卷积以及非对称卷积形成与舰船目标相匹配的感受野,以提高浅层网络对复杂形状小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然后提出一种邻近多特征融合模块,将特征信息进行更科学的深层次融合,对小目标特征进一步增强;最后根据SAR图像单通道的特性,缩减特征提取网络VGG-16的冗余特征通道.在公开的SSDD数据集上与其他检测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将平均精确度提升至93.44%,检测速度提升至41.8FPS,参数量减少为18.74M,综合性能优于其他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7.
为对光学薄膜缺陷图像进行准确识别分类,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光学薄膜缺陷图像识别方法。为突出输入图像中的缺陷信息,采用改进的LBP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从三个方面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为了解决单通道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构建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改进传统的ReLU激活函数,避免模型出现欠拟合现象;使用支持向量机(SVM)代替Softmax分类器,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率。光学薄膜缺陷图像仿真识别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分类平均准确率高达93.2%,训练时间为964 s,充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二维编码同时适合机器和人的识读,提出了一种二维编码图像结合的新型二维图像编码技术,并针对该二维编码图像无定位标识的特点,采用目标识别的算法进行识别,同时改进了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算法使其适用于此类目标识别。该算法针对小目标的识别特点,去掉了原有的空洞卷积层以及选择了浅层的图层进行特征融合,达到了准确识别二维编码图像的效果。此外搭建了基于GTX1080型号的GPU、Ubantu Linux和TensorFlow的深度学习平台,提出了一种网络学习和验证方法,该方法通过电脑生成相应的数据集来训练网络,并采用合成的数据集和真实图片分别对网络进行验证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训练的网络对具有良好拍照条件的真实图片的编码识别准确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article, a new type of feature, named two-dimensional (2D)-slice Zernike moments, is proposed f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 (ATR). Target features play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ATR system. Pixels with different scattering intensities distribute in different positions in SAR images, which represent target inherent signatures determined by the target’s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global structure and local details. To extract these various scattering signatures, we developed a feature extraction technique named 2D-slice Zernike moments (2DS-ZMS), which can capture target global and local scattering field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First, the multilayer 2D-slices of a SAR image are extracted by uniformly cutting the 3D display SAR image along the amplitude direction. Then Zernike moments of each 2D-slice are calculated. Finally, the 2DS-ZMS of the SAR image are formulated into a column vector, called the feature vector. The obtained feature vectors of the targets are fed into a newly developed classifier, i.e. the sparse representation-based classifier (SRC). By projecting the testing sample feature vector on the dictionary made up of training samples feature vectors, the sparse coefficients are solved. The minimum reconstruction residual is adopted as the judgement criterion for predicting the test sample’s class label. Experiments on the moving and stationary target acquisition and recognition (MSTAR) data set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