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信息链接     
《中国酿造》2005,(8):57
国家监督抽查显示:1/3葡萄酒标签不规范;葡萄酒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2.
小小 《酿酒科技》2004,(5):97-97
本刊讯:国家质检总局对山葡萄酒的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吉林、辽宁、黑龙江等我国山葡萄酒主产区42家企业的42种产品,合格22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52.4%。此次抽查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有:一、干浸出物不达标。本次抽查中有6种产品干浸出物不符合标准的规定。二、以“三精水”勾兑山葡萄酒现象严重。三、部分产品微生物指标超标严重。本次抽查有2种产品超标,其中1种以塑料桶包装的产品,菌落总数高达1500个,超出标准值30倍。四、部分企业不注重产品质量,多项指标不合格。本次抽查的产品中有7种产品的酒精度不合格,3种产品的总糖不…  相似文献   

3.
食事速递     
《美食》2007,(3):71-71
食品添加剂抽查8成合格;不合格的食品将被召回;猪肉注水最高罚20万元;葡萄酒新国标明年实施;雨花茶启用地理产品标志;  相似文献   

4.
《中国酒》1997,(6)
国产葡萄酒可以放心购买,国家技术监督局今年第三季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表明,葡萄酒(含白兰地)抽样整体合格率为88.2%,比1995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本次抽查由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国家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抽查了山东、新疆、北京、河北、天津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7家企业生产的76种产品。合格的有38家企业67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8.2%,其中3家企业的4种白兰地产品全部合格。抽查结果显示,1、大型企业产品质量在较好的质量水平上保持稳定。被抽查的9家大型企业的15种产品全部合格。2、合资企业导军突起,呈现出勃勃生机。这次抽查了17家合资企业的27种产品,合格25种,抽样合格率达92.6%,远高于平均抽样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品工业》2006,(5):28-28
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山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山葡萄酒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辽宁、黑龙江、吉林等3个省50家企业生产的50种产品,合格35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0%。  相似文献   

6.
《食品工业科技》2005,26(5):19-20
葡萄酒是由葡萄汁(浆)经发酵酿制而成的饮料酒,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无机和有机营养成分,如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多酚和矿物质元素(包括微量元素)等,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质检总局对葡萄酒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河南、安徽、山东等8个省、市66家企业的76种产品,合格48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63.2%.其中大、中、小型企业的合格率分别为82.1%、68.2%、38.5%。本次抽查合格率不高,主要问题是产品的标签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但从产品的实物质量看,比上次抽查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食品添加剂项目不合格的产品大幅度减少,产品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7.
《中国酒》2007,(10):39-39
为了提高葡萄酒产品质量,促进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葡萄酒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河北、天津、山东、山西、吉林、上海、甘肃、江苏、宁夏、云南、四川、新疆、广东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9家企业生产的93种产品,合格82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8.2%。[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酿造》2005,(11):19
近期,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对北京市8家企业生产的8种啤酒和葡萄酒产品,2种乳粉和1种干酪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为100%。本次抽查啤酒检验项目包括酒精度、原麦汁浓度和双乙酰等,葡萄酒的检验项目包括酒精度、总糖、干浸出物和二氧化硫等。本次抽查的8种产品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9.
《中国食品工业》2006,(3):29-29
为了提高葡萄酒产品质量,促进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葡萄酒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河北、天津、山东、山西、吉林、上海、甘肃、江苏、宁夏、云南、四川、新疆、广东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9家企业生产的93种产品。合格82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8.2%。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进口葡萄酒因其独特的异域文化和宣称的"优良"品质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进口葡萄酒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完美,随着大批进口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其中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不合格榜单的"座上常客"。另外,有些国内灌装葡萄酒以次充好,冒充进口葡萄酒,使得国内葡萄酒市场陷入低价竞争怪圈。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仅2014年下半年,共有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67批次进口葡萄酒被查出不合格,不合格原因主要有货证不符,干浸出物不合格,铜、铁、二氧化硫、山梨酸超标,包装不合格等。  相似文献   

11.
<正>1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发布了《关于11批次酒类和调味品不合格的通告》,通告称,2015年2月—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抽检酒类和调味品共211批次样品,不合格样品11批次,其中酒类88批次样品,不合格样品5批次;调味品123批次样品,不合格样品6批次。通告显示,不合格样品所涉及的标称生产经营单位、产品和不合格指标为:吉林农大红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农大红有机干红葡萄酒、农大红全汁山葡萄酒、农大红山葡萄酒3种产品检出不得在酒类产品中使用的防腐  相似文献   

12.
《现代家电》2010,(3):58-58
<正>2009年4季度,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上海市生产和销售的剃须刀、电推剪及类似器具产品质量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本次抽查了21批次皮肤及毛发护理器具产品,经检验,合格14批次,不合格7批次。在这21个抽查批次中,上海市生产的产品有10批次,合格7批次,不合格3批次,其他省市生产的产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山西省质监局公布部分消费品抽查结果,太阳镜、游泳镜质量存在问题。质监人员共对该省市场经销的50个批次的太阳镜进行了监督抽查,不合格两批次。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一是光透射比不合格;二是交通讯号透射比不合格。同时,质监人员还对该省市场上经销的22个批次的游泳镜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不合格5个批次。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大多是紫外线透射比过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酿造》2006,(5):37
近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北京、河北、天津、山东、山西、吉林、上海、甘肃、江苏、宁夏、云南、四川、新疆、广东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9家企业生产的93种葡萄酒产品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8.2%,本次抽查卫生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全部合格。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酒精度不符合标准要求、标签标识不规范、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5.
速读·质量     
<正>质检总局:5批次网售羽绒服抽检不合格2016年,质检总局针对网络销售的女式内衣、休闲服装、羊绒针织品、羽绒服、背提包、床上用品、厨房机械、电水壶、豆浆机、电饭锅、移动式插座等11种电子商务产品组织开展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经检验,有439家企业生产的472批次产品合格,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2.7%;检出99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7.3%。本次抽查中,不合格产品检出率超过20%的有3种产品,女式内衣23.2%,移动式插座31%,背提包68.3%。本次抽查了93家企业生产的97批次羽绒服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5.2%。检验了甲醛含量、p H值、可分解致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近日,山东滨州检验检疫局在对一批来自法国的进口干红葡萄酒进行检测时,发现该批产品标识含糖量及所属类型为干型与实际不符。这是滨州局辖区首次检出进口葡萄酒标识类型不合格。依据葡萄酒国家标准GB 15037-2006《葡萄酒》规定,干型葡萄酒为含糖量小于等于4.0g/L的葡萄酒。通过实验室检测,该批进口葡萄酒的含糖量属于半干葡萄酒的范围。检测不合格后,滨州局责成进口食品商修正了葡萄酒中文标签中葡萄  相似文献   

17.
《中国酿造》2007,(8):84-84
据悉,经修订的葡萄酒国家标准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在生产领域中实施。新标准将葡萄酒分为优、优良、合格、不合格和劣质品5个等级,并对年份葡萄酒、品种葡萄酒和产地葡萄酒给出了明确定义,按色泽将葡萄酒分为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和红葡萄酒;按含糖量将葡萄酒分为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和甜葡萄酒;按二氧化碳含量将葡萄酒分为平静葡萄酒和起泡葡萄酒。所有产品中均不得添加合成的着色剂、甜味剂、香精、增稠剂。  相似文献   

18.
朱禹韬 《现代家电》2011,(27):78-78
近期.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本市生产和销售的电风扇产品质量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本次抽查了33批次产品,经检验,不合格的为4批次。在这33批次产品中.上海市生产的产品8批次.不合格0批次;其他省市生产的产品25批次,不合格4批次。  相似文献   

19.
质量规范     
<正>校园周边眼镜店配镜质量堪忧,近4成验配眼镜抽查不合格7月11日,武汉市质监局公布第二季度验配眼镜专项监督抽查结果,抽查合格率仅62%。其中,不合格样品中,有8批次严重不合格。此次专项抽查主要以学校周边眼镜店商为重点,抽检中发现如柱镜轴位偏差、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和顶焦度偏差等问题眼镜,严重影  相似文献   

20.
郅亮俭 《电动工具》2010,(5):18-22,10
<正>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令组织开展的2010年二季度上海市电动工具(电钻、角向磨光机)质量监督抽查不久前已经结束,检测结果业已揭晓。据悉,这次对电钻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检了30批次产品,其中合格27批次,合格率90%;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率10%,合格率高于去年同期抽查结果。对角向磨光机产品也抽检了30批次,其中合格24批次,合格率80%;不合格6批次,不合格率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