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系统分析了免耕对土壤N、P、K、S、微量元素以及pH值的影响,并提出了N、P、K肥和石灰、石膏的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盆栽控雨栽培和根网袋的方法 ,在两种土壤类型上初步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配比与芝麻饼肥互作对烤烟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黄褐土中 ,当施入 40 %饼肥、NO-3 ∶NH 4为 1∶1时 ,土壤中真菌、氨化细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多 ,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在潮土中 ,当施入 40 %饼肥、NO-3 :NH 4为 3∶1时 ,土壤中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氨化细菌在移栽后 3 8天迅速上升 ,促进了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焦作电厂发生的两次发电机失磁事故的实际现象及实测数据,浅析发电机失磁对汽轮机的影响。总结工作经验,并对现场暴露的缺陷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4.
对2种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小麦幼苗水培结果表明,NO3-N和NH4NO3-N对小麦植株地上部生长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是对根系生长的影响明显不同。NH4-N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根系生长的抑制程度显著大于对地上部;对磷低效基因型Jing411的抑制程度明显大于对磷高效基因型Xiaoyan54。NH4NO3-N处理有利于提高植株地上部氮含量和植株的氮吸收效率。Xiaoyan54的植株吸氮量在NH4NO3-N处理中最高,Jing411在NO3-N处理中最高。不同处理对营养液pH值的影响明显不同。NH4NO3-N和NH4-N处理导致营养液pH值降低,NO3-N处理使营养液pH值升高,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小麦使营养液pH值降低或升高的程度不同。小麦磷效率基因型差异的表现与否和氮素形态有关,以植株地上部干重为磷效率指标的基因型差异在供应NO3-N时不表现。磷高效基因型Xiaoyan54的生长显著优于磷低效基因型Jing411。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新的植被光谱指数,即六维光谱绿度值,利用它估算小麦的叶面指数比之于国内外研究者经常使用的RVI、NDVI和PVI植被光谱指数有更好的效果,它的相关系数最大而标准偏差最小。鉴于国内不少单位拥有的便携式野外光谱仪仅附有四个波段,还计算了四维光谱绿度值,同样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稻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施用涂层尿素对水田土壤氮的挥发、土壤残留、水稻吸收三个去向及其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涂层尿素可显著抑制NH3和NOX挥发损失,NH3和NOX挥发量之和的减少幅度为22.1%~24.8%;使土壤中全氮含量增加,增加幅度为1.9%~2.1%。等氮用量条件下,施用涂层尿素可极显著提高氮素利用率,其提高幅度随施用量增大而减小;使水稻经济产量显著增加,中用量和高用量水平处理经济产量增加幅度分别为21.8%和21.5%。说明施用涂层尿素不仅能提高水田土壤氮素利用率,而且可减轻生态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增施N、P均能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减少水土流失 ;当N、P用量分别达到 5 5 .2kgN/hm2 和 90kgP2 O5/hm2 时 ,泥沙有机质和全氮流失最少 ,流失量分别为 2 0 89和 1 75kg/km2 ;当N、P用量分别为 5 5 .2kgN/hm2 和 4 5kgP2 O5/hm2 时 ,土壤矿质氮流失最小 ,其流失量仅为 2 7.9kg/km2 ;作物对土壤氮素的吸收 ,可减少土壤氮素的流失 .  相似文献   

8.
从大量土样中提取稳定性有机磷的5组pH值范围的沉淀物,将它们返加到土壤中后的矿化速率的差异表明,划分中稳性与高稳性土壤有机磷比较合理的pH值是3.00。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本区域内民航雷达信号的长距离传输,一般是使用SDH网络.底层接入设备通常是FA16或FA36.本文主要讨论在干路传输中出现的帧失步现象对雷达信号传输的影响.通过具体情况的分析和比对后发现,可以调整SDH传输信息特定告警的阈值,或对运营商提出高质量传输保障要求.可以对因帧失步造成的雷达信号传输故障进行有效的预警和管控.大大提高民航运维单位的运行保障的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水培条件下,探究了氮素形态对小麦营养生殖并进生长时期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铵、硝态氮单供和混合供应对小麦保护酶活性影响不同。在铵、硝态氮混合供应下,叶片SOD、CAT,根系SOD活性最高,同时叶片、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大,根系活力和根系表面K3Fe(CN)6还原活性最高,但MDA含量最高;单供硝态氮时叶片POD活性最高,根系MDA含量最高;单供铵态氮时根系POD、CAT活性最高。单供尿素时叶片仅CAT活性高于铵和硝态氮混合供给,但同时叶片MDA含量也高于铵和硝态氮混合供给。叶片以SOD、CAT和POD为主清除自由基,而根系以SOD和POD为主清除自由基。铵和硝态氮混合供给下,小麦成熟后,地上部干重,籽粒产量最大,根冠比最小。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在果树—牧草间作模式下土壤中纤维分解菌、硅酸盐细菌以及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纤维分解酶、多酚氧化酶对土壤中N、P、K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和有机质的影响,并通过通径分析发现:脲酶、硅酸盐细菌、纤维分解酶是促进有机质积累的主要生物因素,蔗糖酶是影响N、P、K速效养分的最主要因子,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纤维分解菌只是选择性地对有机质的积存和N、P、K速效养分的形成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小麦农田取样,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运用连续提取方法,研究了皖北砂姜黑土中Cu、Cd、Zn的化学形态特征及其与四种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活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砂姜黑土中,残留态Cu、Cd、Zn在总量中所占比例很高,交换态、有机态、碳酸盐结合态含量明显低于残留态。在三种元素中,Zn的化学形态变化趋势最为一致,表现为残留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结合态>有机态>交换态;砂姜黑土中交换态Cu、Cd、Zn对脲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有机态Cu、Cd、Zn对过氧化氢酶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砂姜黑土壤中,把交换态Cu、Cd、Zn和脲酶以及中性磷酸酶的活性共同作为评价土壤Cu、Cd、Zn污染程度的主要生化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肥(氮)条件对小麦产量综合效应研究,综合评价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水分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从最佳水肥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分析来看,在所有各水肥组合处理中,以W3N3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W3N2,再次为W4N3。因此在土壤含水量控制为22%,施氮量为12kg/亩,生育期灌水312mm/亩时,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应用淹水密闭培养法评价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经过6年的轮作施肥,增施氮肥能够提高土壤的供氮能力及可矿化氮在土壤全氮中的比例。在淹水培养中,高施肥量土壤的氮矿化过程符合对数函数方程,而低施肥量和不施肥土壤符合直线方程。酸解氮和热氯化钾提取氮与土壤可矿化氮的相关性好于全氮、有机质和碱解氮,是良好的土壤供氮能力指标。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土壤高光谱反射特征可以实现土壤全氮(TN)含量与碳氮比(C∶N)等土壤属性的快速、无损测定,但其估测模型受土壤颗粒粒径水平与光谱指数(预处理)等因素影响。通过研磨准备2、0.25和0.15 mm共3个水平颗粒粒径的土样,分析了原始(RAW)及多次散射校正MSC(Multiple Scattering Correction)、一阶微分FD(First Derivative)、连续统去除CR(Continuum Removal)等预处理的土壤反射光谱与TN含量、碳氮比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土壤研磨可以提高反射光谱对TN含量变化的响应,而FD、CR与MSC等光谱预处理能够明显缩小不同颗粒粒径水平土样的光谱反射-TN含量、碳氮比相关性差异。结果表明:0.25 mm颗粒粒径土样的FD预处理光谱在2 250 nm和2 280 nm处分别与TN含量、碳氮比变化存在最大相关,但最大相关单波段线性回归模型的TN含量、碳氮比估测精度不如全波段光谱PLSR模型。其中,0.25 mm土样RAW光谱全波段PLSR模型估测TN含量的表现最佳(RPD=3.49,R2=0.92,RMSEP=0.1 g/kg);而碳氮比的估测结果并不十分理想,其最优估测模型(0.25 mm土样FD预处理的全波段PLSR模型)的RPD仅为1.21,可能与土样的碳氮比变化范围较小有关,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采集更多的样本数量或土壤类型,使训练样本具有较大的变量范围,以取得较好的估测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化肥、传统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和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田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以提高冬小麦产量, 比其它处理高 11.73%~105.80%,差异极显著.(2)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降低土壤pH值和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3)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与不施肥处理比较,土壤细菌增加了165.38%,真菌增加了189.47%,放线菌增加了48.72%,总量增加了104.07%,其增加量高于其它处理.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也都有明显提高,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和速效养分的释放.(4)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由吉林省向海沼泽湿地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了四种形态 (铵态氮、硝态氮、碱解氮和全氮 )氮素分析 ,结果表明 ,该区四种形态的氮素含量都相对较低 ,除硝态氮含量最高值出现在腐殖质层外 ,其它形态氮素含量均以草根层最高 ;各形态氮素随土壤深度的总体变化趋势是由上到下逐渐减少 ,且在腐殖质层附近均出现一累积峰 ,消长趋势基本一致 ;氮素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葫芦岛锌厂周围土壤中重金属镉含量进行了分析检测,并用三种评价标准(当地土壤背景值、土壤污染起始值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别对土壤镉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锌厂周围土壤受镉污染严重。三种评价方法均表明锌厂南部和西部5km、北部10km范围内的表层土壤(0~20cm)达到了重度污染、北部15km处为中度-重度污染、北部20km处受到轻度污染。锌厂南部土壤镉的含量最高,其次是北部的土壤,含镉量分别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19.23~109.23倍和4.13~11.63倍;而西部土壤镉含量相对较低。下层土壤(20~40cm)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大部分剖面点达到了中度到重度的污染。在所研究范围内土壤上下层含镉量比值为1.3~17.9。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对土壤理化性状有较大的影响。当土壤中施入壳聚糖酸溶液后,土壤的团粒结构和渗透系数随壳聚糖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容重、CEC和pH则减小;在EC值上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壳聚糖施用量达到0.45‰[对干土平均质量(W/W)]后,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趋于稳定。3种壳聚糖酸溶液处理的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趋势一致,无明显差异。在壳聚糖酸溶液中,酸作为溶剂本身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不大。壳聚糖酸溶液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过程较复杂,表现出是由壳聚糖和酸对土壤共同作用的结果。溶剂酸是影响土壤pH主要因素,其酸性越强,壳聚糖酸溶液的酸性就越强,处理后土壤的pH就越小。土壤CEC、EC同时受壳聚糖用量和溶剂酸种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草甘膦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甘瞵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浓度的升高,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抑制作用有所增强,草甘瞵对离体过氧化氢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浓度时对大棚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对农田土壤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草甘瞵在农业生产实际用量下属于低毒或无实际危害的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