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纳米聚硅材料在低渗透油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注水井注入压力长期居高不下、注入量低、单井注入压力差异大等问题,采用纳米聚硅材料可以缓解这一问题。岩心驱替实验、微观驱油实验表明,纳米聚硅材料改善注水效果的机理是能够改变岩石润湿性、提高水相相对渗透率,其强憎水特性能够驱替吸附在孔隙内表面的水膜、扩大孔径等。现场应用表明:纳米聚硅材料能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注水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图3表2参11  相似文献   

2.
孤东油田七区西聚合物驱间歇注聚的矿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孤东油田七区西Ng5^2+3层聚合物驱工业性场试验过程中注聚井因注入压力高,井底附近聚合物滤积造成注入能力下降,甚至完全注不进去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了间歇注聚的机理,开展了间歇注聚矿场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进行推广,结果,使这些井基本上都恢复并保持了正常注入,这项工艺措施;对注聚区提供注入能力,保证注采平衡,改善驱油效果起到很好作用,对今后同类注聚井的技术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本文提出聚合物可以用来提高CO2粘度,具有这一作用的聚合物是聚硅亚烷基硅烷类,效果显好的是聚二甲基硅亚甲基硅烷。它们可以用于CO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中,以降低CO2的流度。当在CO2中加入足够量的聚二甲基硅亚甲基硅烷和适当的助溶剂后,将得到一种CO2的乳状液,其粘度较原来至少提高3倍。  相似文献   

4.
针对致密油水平井井组注水开发综合经济效益评价较少,难以制定合适的致密油藏调整方案的问题,在大量分析及调研的基础上,以J油田M区为例,将受地质因素、开发工艺影响的现场井网类型划分为完善井网(O型)和不完善井网(I型、T型、L型、C型、U型),并利用盈利系数、数值模拟等手段对不同驱替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于I型、T型、L型驱替模式,当钻井成本低于150万元/口时,完善井网所获盈利大于钻井成本,是井网调整的重点,可调整为完善井网(O型)驱替;对于C型、U型驱替模式,完善井网的钻井成本高于增产效益,建议以注采参数调整为主。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驱是提高原油采收率最常用的一种三次采油方法,但因药剂费用较高,且没类型油藏聚合物驱的效果相差较大,故对该类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十分重要。结合三次采油聚合物驱项目经济评价的实际工作,对该类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驱油效果与动用储量、地面工程投资、效果以及经济评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是聚合物驱的三次采油技术能提高原油采收率,并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驱替特征曲线法是标定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方法,对于早期注聚油田可以采用该方法计算聚驱采收率。为了解决早期注聚油田开发效果评价缺乏评价标准的问题,从影响驱替特征曲线线性段特征参数的主要因素入手,将室内水驱、聚驱相渗曲线测量结果与甲型驱替特征曲线相结合,导出了聚驱和水驱条件下驱替特征曲线线性段斜率和截距的数值关系,并由此给出了测算早期注聚油田水驱采收率的计算公式。实例油藏计算结果表明,水驱采收率可以达到29.14%,比早期注聚开发低15.07%;关于动用储量不变的假设,以及室内相渗曲线测量时聚合物溶液黏度与实际地层聚合物溶液黏度差异是影响本方法测算精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微凝胶微观驱替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微凝胶微观驱替试验研究思路,建立了试验流程和系统,探讨了注入方式驱替方法。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微凝胶微观驱替试验,对微凝胶的驱油特征及定量分析取得了初步认识,微凝胶驱油主要方式是蠕动-拉长-携带-驱出,渗流通道是以油,水,凝胶共道流为主,喉道中流动特征以变形爬行通过为主,驱后残余油多呈串珠状分布,微观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水驱后用微凝胶驱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对下二门油田注聚区块不同生产阶段所采用的各种动态调整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提高了聚驱开发效果,对其它同类油田的聚驱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孤岛油田南区由于地下原油粘度较高 ,油水粘度比大 ,水驱油效率较低 ,油田综合含水已高达 91 1% ,采出程度为 2 2 6 % ,水驱采收率为 2 6 7%。为了进一步改善驱油状况 ,提高油田采收率 ,采用微观模拟技术研究孤岛油田南区在不同驱替剂 (油田污水、聚合物驱替剂、三元复合体系驱替剂 )条件下的微观驱油机理及效果 ,是很有必要的。1 建立微观模型微观模型也称为可视化微观地层模型 ,这类模型可以模拟多孔介质的空隙孔道 ,同时它是一种透明的模型 ,借助于显微放大设备就可以直观观察地层空隙内部流体的运动情况 ,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  相似文献   

10.
孙怀静  陆彬 《油田化学》1995,12(3):260-264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石油磺酸盐(PS)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IIPAM)在碱(Na2CO3)介质中的兼容性及兼容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正丁醇能使二者兼容;含Ca^2+、Mg^2+时,用尿素掩蔽后也能兼容;兼容体系全是清亮稳定均匀的均相体系,其光密度A≤0.015。  相似文献   

11.
聚硅纳米材料用于低渗油藏增注是油田开发中的一项前沿技术,本研究分析了聚硅纳米材料的增注机理,室内考察了多批聚硅纳米材料的增注效果,并研究了影响聚硅纳米材料润湿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聚硅纳米材料对提高岩心渗透率具有明显效果,首批样品提高水相渗透率达25%-66%;聚硅纳米材料能有效改变岩心的润湿性,使其从亲水变为亲油,从而降低水相流动阻力,起到降压增注作用;聚硅纳米材料适宜注入量为3.0PV,建议现场关井时间大于40h;聚硅纳米材料处理后转注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可进一步改善地层渗流能力,其渗透率提高幅度为11%。  相似文献   

12.
WJK跨隔封隔器在江苏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JK跨隔封隔器是现有剪销封隔器的理想更新产品。该封隔器具有结构简单、维护保养方便、测试成功率高等特点,对试油作业下管柱速度无特殊要求,不怕遇阻坐封,从根本上解决了跨隔测试成功率低的问题。自在江苏油田投入使用以来,跨隔测试均一次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三相分离器现场试验及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原油处理流程烦琐 ,能耗大 ,成本高。试验表明 ,采用高效油、气、水三相分离器优化原油脱水工艺流程 ,可以达到简化流程、降低原油处理成本的目的。经在八里庄油田里一联合站应用 ,单站年效益达 70万元。  相似文献   

14.
吉林油田预探区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吉林油田勘探区域进行区带划分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地质风险评价、资源量预测和经济评价,并 通过综合排序,优选出近期、中长期和长远勘探目标,为勘探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部解决,因此,问题提的是否准确、及时,解决的是否完全、合理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该文回顾了油田开发中几个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纳米技术在国内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成效及再创新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拥有研究和生产纳米材料的技术实力。纳米技术展示出高新技术特色,具有高效功能的纳米材料正在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油气田开发中的封堵调剖、降压增注、层内驱油、油水净化等领域也开始逐步引入纳米技术。为开发纳米技术的巨大市场潜能,在分析纳米技术研究及应用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对策:寻求更广泛的技术合作途径,提升推广应用技术水平,重视石油行业纳米标准的研究,纳米技术创新选向。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纳米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盈亏平衡原理,依据喇麻甸油田实际开发资料,推导出了关井含水界限、单井产量界限、措施井实施界限等经济界模型及相应图版,参考含水、产量、措施界限,对喇嘛甸油田南中块的地层条件差、低产液堵水井、注采不完善和高含水等4种类型无效井提出了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益的几点建议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为油田生产及成本控制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庆油田石油地质实验技术已经形成了6 大分析测试技术系列,18 项检测系列,108 项分析技术。利用原油色谱指纹技术检测混采油层产能配比,突破了4 层大关。包裹体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为油气成藏期研究提供了新手段。高温气相色谱技术检测的C40 以上正构烷烃,为解决松辽盆地油气的来源提供了有效途径。岩石伊利石结晶度检测技术的建立,使岩石变质程度能够定量划分。岩石膨胀率测定技术,有助于认识储层伤害的原因。开展钻井液伤害储层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在保护与解放储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压密闭岩心含油饱和度测定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储层流体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绥中36—1油田开发经济效益的分析,预测绥中36—1油田总体开发经济上的可行性,从而得出结论:在目前油价基本稳定,而开发投资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只有充分利用在海上已建好的开发设施和自已现有的承包队伍,才能经济有效地开发好边际油气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