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BIM基准模型的协同项目管理,将原来割裂的投资、质量、进度多目标管理,统一为基于BIM基准模型的动态优化过程,实现了多目标联动,提升了项目管理的效率。从单阶段应用扩展到建筑工程项目多阶段管理应用,需要解决跨阶段数据交换标准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BIM的从设计到施工的跨阶段协同项目管理数据交换标准,通过标准数据交换文件,解决设计施工跨阶段的模型复用、信息传递和设计变更后多目标的信息联动问题,真正实现协同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地下管廊项目为例,针对项目实际情况制定BIM施工阶段应用目标,借助BIM技术对4D进度模拟、复杂节点施工模拟、项目管理协作、排水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并对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反馈,优化施工进程。  相似文献   

3.
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在确定项目管理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分级控制的管理模式,并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与BIM技术应用将是今后项目管理优化与创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4.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重难点,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可有效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了传统工程造价管理的缺点,以某建筑项目为实例,基于BIM技术原理及其优势,应用BIM技术实现了该项目的技术经济优化。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指导,结合国内外大型建设项目中BIM技术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应用,从业主视角深入发掘除碰撞检查、综合布局优化、施工漫游及施工模拟等BIM应用点之外,基于BIM-5D技术在投资管控等关键节点的新型并联工作模式,旨在探索企业基于BIM技术进行流程再造以实现精细化建造在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提高工作流程转化的效率,节约交易成本,为企业新建项目BIM技术的应用提供可参考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中心工程为例,通过引入BIM技术,对工程现场的质量、安全、成本等进行了有效的系统管理。项目综合应用结果表明:BIM技术可以在工程各个阶段、不同专业上实现数据信息的整合集成、分析、预判,且可提前优化施工图纸,提高工程管理品质,从而实现项目管理各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淮安白马湖大桥为载体,开展了BIM技术在复杂异形钢结构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探索,将BIM技术与钢结构桥梁深化设计、加工制造及现场施工各阶段进行了深度融合。深化设计阶段,采用三维坐标法结合Tekla软件实现空间异形钢拱结构快速精准建模,同时基于CATIA软件进行曲板加工图的高效绘制。加工制造阶段,采用数字化加工技术进行零件的切割,有效减少现场环口数量约57%;研发具有项目特色的“一板一胎”技术,将曲板制造精度控制在2mm内。现场施工阶段,优化原定“先拱后梁”施工方案,提出“先拱后梁”方案;建立白马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系统,以BIM技术指导项目精细化管理实现项目管理实时、动态及全面管控,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构建模拟化工程项目运行,利用“互联网+”协同云管理平台软件推动建筑全生命期信息化,是BIM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对传统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变革。以BIM技术为支撑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可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论述BIM技术的基本特征,探讨新形势下如何运用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项目管理,分析基于BIM技术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平台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设计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不足,同时说明了BIM技术的优势,从而引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新型的设计管理的方法——BIM节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BIM节点法的实施路径和带来的作用,以设计管理作为切入口,实现BIM技术的落地.BIM节点法极大地促进了BIM技术的价值转化,是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种新型的管理创...  相似文献   

10.
从区域性开发商的角度,根据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管理采用BIM管理体系的经验,阐述BIM技术不仅自身是解决跨专业、跨流程和跨时空的协同工具,而且在其的推广应用过程中,也需要解决软件之间、平台之间和新旧设计、施工、管理模式之间的协同,以适应多种类多层次的项目建设需求;还需要解决设计,施工,业主之间的应用步骤协同。深入分析自身需求,针对项目管理的特点,构建整个BIM体系,并在基于BIM技术的管理目标的前提下,找出协同的可能与方法,解决协同的及时性与时序问题。以项目管理的角度,从应用技术规则、招标文件到合同条款,再到现场培训实施落实考核都需要解决协同问题。通过多方向的、多层次的、多企业的跨界组织的管理协同,实现应用BIM技术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协同效率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