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金属加工(热加工)》一直秉承"以实用性为主,来源于实践,服务于生产"的报道方向,主要选登实用性强、具推广意义的技术文章。《金属加工(热加工)》现面向广大锻压工作者征集关于冲压车间、冲压优化及工艺、热冲压生产线、多工位冲压及自动化;精锻生产线、锻造流程生产、零部件锻造工艺、锻造生产转型升级;钣金数字工厂、钣金上下料矫平检测、激光钣金工艺、钣金成形难点等策划约稿,文章一经录用,将在策划期及时发表。  相似文献   

2.
冲压自动化机器人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毅 《一重技术》2013,(1):13-15
通过比较三种不同工艺方式,证明机器人冲压生产线代表未来发展趋势。介绍机器人冲压生产线设备组成,工艺流程及冲压线用机器人的选型原则、方法和步骤等。  相似文献   

3.
在大部分对汽车冲压车间调度的研究中,冲压车间被简化为一类job shop模型的作业车间。根据汽车双向冲压生产线的实际生产特点,笔者提出了基于工艺约束并行机的双向冲压生产线调度模型。在该模型中,工件按设备顺序在生产线两端同时加工,且加工的工件及其加工时间和完工时间受两端工件工序数目约束。然后设计了启发规则和遗传算法混合的求解算法,最后以最大完工时间为优化指标进行验证,得到了具有很强实际应用价值的调度结果。  相似文献   

4.
梁世舟  张莹  许成 《装备制造技术》2015,(2):150-151,154
冲压车间是轿车生产的龙头工艺,作为汽车公司的开路先锋,其承担着原材料的开卷、落料、拉延、切边、整形、冲孔以获得满足车型要求的板件的任务,因此做好冲压车间的设备管理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阐述了预测性维修在冲压车间生产线的应用,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预测做出相应处理措施,以确保冲压车间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保障车间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5.
汽车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制造分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其中,焊装线作为汽车制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焊装线的建设及改造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产品的上市时间。车身焊装线的自动化程度和装备复杂程度高,在工艺设计阶段,需要提前对生产线各个工位的节拍进行计算评估。然而,在实际项目当中,常常发生现场生产线节拍无法达到设计节拍的案例,需要在现场另外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节拍优化调试。大部分焊装自动化工位都是由机器人参与作业,机器人的运行时间直接影响本工位的输出节拍。因此,如果在项目工艺设计阶段,对机器人的节拍分析核算不准确,就会直接导致现场机器人实际运行时间明显高于理论分析节拍,进而增加现场机器人节拍优化的时间。本研究课题结合白车身工艺开发过程与数字化生产线机器人仿真技术,利用西门子PDPS软件工具作为机器人仿真系统的运行平台,进行点焊机器人运行节拍仿真分析与测算,总结出在数字化工厂中FANUC点焊机器人仿真节拍偏差影响因素及减少测算误差的方法,为汽车自动化生产线点焊机器人节拍测算提供技术参考以及优化思路,提高机器人节拍仿真测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光固化模具的叶轮快速铸造车间存在生产流程不合理,生产线平衡率较低的问题,以叶轮快速铸造工艺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个优化与仿真的系统框架。采用ARENA仿真软件作为平台进行建模,分析仿真结果,找出人员安排不合理的地方,采用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MOD法对瓶颈工序进行分析、改善和优化。将改善后的快速铸造工艺生产线平衡率和优化前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善后的生产线平衡率为67.2%,生产线损失率为32.8%,生产线损失率降低了28.42%,生产流程和人员分配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7.
<正>未来冲压车间的生产,自动化冲压生产线会越来越普遍,研究自动化冲压线压机、模具及自动化设备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冲压自动化生产所需要的核心条件以及困难所在,有助于我们提升冲压自动化水平。随着汽车行业产销量的不断扩大,各大汽车生产商在生产线上也不断要求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生产作为提高生产效率最为有效的手段已经大规模的发  相似文献   

8.
皮革的鞣制是制革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工序,针对鞣制车间加工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的设备利用率低、生产线平衡率低、生产瓶颈等问题,提出了利用Witness仿真平台建立待优化车间模型,运行模型找出瓶颈工序和生产薄弱环节,根据产能最优目标和生产线平衡率目标值找出目标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求出近似最优解,最后利用最优参数重建模型并分析改进效果的生产线产能优化方法。对某制革企业鞣制车间采用此方法进行仿真优化,产能提高了接近一倍,并解决了生产线的堵塞问题,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为解决企业产能低下、生产线不平衡、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汽车车身覆盖件冲压线上下料机器人及其辅助设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适用于冲压工艺要求的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总体选型原则,形成冲压线机器人及其附属设备选型方法,并针对一汽车覆盖件冲压线具体实例进行机器人选型说明,为开展冲压线工业机器人选型和设备单元选购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达索工业软件数字化应用平台3D EXPERIENCE,实现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数字化工厂的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工艺和数字化车间项目化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其中,两周的三维数字化制造实习主要实现减速器三维零件的数字化建模、装配、运动仿真和虚拟制造;两周的数字化车间仿真实习实现虚拟车间搭建、管理和生产线仿真。虚拟实践平台的构建,解决了教学设备不足、实训时间少、人机比低和实习安全等问题,降低了设备成本和实训成本。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协同仿真环境对知识管理的需求,同时分析了仿真分析过程中的知识的特点与类型,对其进行了分类.基于CSE的功能框架设计了性能仿真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并构建了其技术架构,采用数据库与文件管理系统相结合的技术存储性能仿真知识.最后基于.NET环境,结合Spring.net对其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基于快速仿真原型的飞行器半物理仿真系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设计了基于快速仿真原型技术的大闭环半物理飞行实时仿真系统。地面半物理仿真实验由动力学仿真、视景仿真和飞行控制等分系统组成,通过光纤反射内存网络高速互连。基于层次化、模块化的建模原则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飞行器数学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应硬件驱动模块完成了系统半物理仿真模型;最后,以某制导飞行器为背景,利用实际参数进行了数学和半物理仿真实验。与飞行实验比较,射程相对偏差为2.3%,最大高度相对偏差为0.85%,仿真结果证明了建模理论和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ANSYS的橡胶弹簧的有限元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 AD250铰接式自卸车前悬架橡胶弹簧的参数化非线性有限元接触模型,比较橡胶弹簧实体建模与平面建模的计算精度,并分析大载荷下橡胶弹簧内部应力的分布,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此模型可为橡胶弹簧结构的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面向多学科虚拟样机协同仿真的仿真网格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多学科虚拟样机协同仿真应用中面临的多学科交互协同能力差、资源动态调度分配难、系统容错能力和柔性差、动态资源可重用性差、规模易受限制等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构建仿真网格,进而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面向多学科虚拟样机协同仿真的仿真网格技术的部分研究成果,最后,介绍了典型的应用案例,并给出了结论和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相似文献   

16.
虚拟仿真能形象直观地演示运动状态和过程,是技术人员与非技术人员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研究了在SolidWorks和VRML的基础上,依次完成零件的建模和装配,实现虚拟动态仿真的两种方法.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既达到仿真效果又减少了工作量.通过虎钳的建模装配实例,说明了该过程.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日益严重的网络拥塞现象,研究和探讨了TCP/RED网络拥塞控制系统的结构模型,给出了TCP拥塞控制机制的微分方程和RED算法的实现,并将仿真软件NS2用于TCP/RED网络拥塞控制的研究中。通过与去尾算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随机早期检测算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平均队列的长度,减小丢包率和传输延迟时间,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实现网络拥塞控制。  相似文献   

18.
多轴模拟试验台(multi-axial simulation table,MAST)系统用六通道模拟试验台系统模拟汽车零部件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运动状态,精确地在试验台上再现汽车零部件的实际运行环境.通过对发动机支承实际道路载荷的采集、整理迭代计算得到了用于台架试验的加载谱,其结果可对发动机支承进行可靠性试验和动态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19.
应用专业软件ADAMS,MATLAB建立了轮式拖拉机机电液一体化的虚拟样机仿真平台,在拖拉机运输状态下,进行了轮式拖拉机后悬挂系统的仿真分析.实践证明,轮式拖拉机虚拟样机实现了复杂的机械、控制、液压一体化系统的完整动态模拟,对系统中的重要参数进行实时观测,并采取闭环控制算法,实现了拖拉机农具主动减振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如何采用双处理器并行执行机制,解决了指令模拟方法中宿主机对运算速度的要求,有效地实现了对某飞机自动驾驶、自主导航软件的移植,回避了虚拟机的程序中涉及的控制理论问题,大大减少了程序的正确性验证难度,缩短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