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磊 《中外能源》2021,(3):91-96
虽然重庆市境内天然气资源丰富,是我国第一个页岩气规模化生产地区,但由于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产量不确定性高、单井投资大、补贴前景不明朗等客观条件,并伴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风险大,收益率不稳定等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石油企业对页岩气产业的投资规模,从而约束了页岩气田的勘探开发程度.为扎实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进一步保障重庆...  相似文献   

2.
张抗 《能源》2013,(5):44-45
中国油气产业固有的利益格局导致了专业服务市场和政府监管的缺失,进而对新入围页岩气领域的玩家造成困扰,在这种局面下国有专业油公司将成为页岩气产业的积极推动者。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光伏产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对于中国刚刚起步的页岩气产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概述和比较了2种产业的发展,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国际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备受世界瞩目。分析了我国一次能源结构的现状,立足我国页岩气储藏丰富的国情,借鉴美国页岩气革命的页岩气开发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我国页岩气发展现状和瓶颈,阐述我国开发利用页岩气的重要意义和发展策略,建议加大页岩气资源的研究力度和勘探投入,形成我国的页岩气资源储备和勘探开发特色技术,并进一步完善我国页岩气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页岩气发展极不平衡,美国已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并取得革命性突破,对保障其国家能源安全起到了重大作用,给全球能源格局带来了深刻影响,而其他国家则是刚刚起步。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页岩气发展现状,探索美国成功经验,客观评价我国当前页岩气开发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我国页岩气规划目标提供决策参考,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展望2014年,随着"国发24号文"及其配套文件的出台、中欧光伏贸易纠纷的和解以及国内光伏应用的快速扩大,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企业基本面持续改善,但产业也面临未能有效去除产能等局面。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光伏产业如何应对由于国内市场的快速扩大而可能引发的新一轮产能过剩?如何应对制造业变革带来的冲击?如何应对现有补贴政策没能有效促进光伏产品应用多样化的影响?如何应对光伏电站投资热?基于对上述形势和问题的前瞻性分析,赛迪智库提出贯彻落实《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推动行业整合、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完善补贴机制、推动光伏产品应用多样化、重视相关规划的协调与实施等对策建议。摘要:  相似文献   

7.
《能源工程》2009,(4):5-5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是地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广泛分布于中国海相、陆相盆地。  相似文献   

8.
全球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非常规能源,页岩气的开发对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内能源安全的需求、高天然气价格的刺激以及在美国"页岩气革命"的示范作用带动下,世界范围内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活动非常活跃,其中阿根廷、英国、沙特、澳大利亚等国的页岩气勘探成果尤为显著。我国在《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提出要坚持"绿色低碳"战略,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在从能源战略、政策支持、技术创新、法律法规等方面分析了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经验基础之上,基于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视角,运用SWOT量化分析方法,探讨了我国页岩气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和机遇,并指出我国具有页岩气储量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大等优势,同时面临体制机制不配套、勘探开发技术不完善、环境风险巨大等挑战。最后提出了健康、快速发展我国页岩气产业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国家加大科研投资;给予财政和税收支持;进行严格的环境监管;多条途径推动页岩气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走适合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低碳之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页岩气产业开发前景、经验借鉴及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满平 《中国能源》2012,34(7):10-14
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页岩气产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水平低,产业政策缺失,勘探开发中存在技术瓶颈。为加快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本文分析了美国页岩气商业开发成功的经验,从波兰等欧洲国家失败案例中总结页岩气勘探开发可能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我国勘探开发应采取的模式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宏玲 《太阳能》2012,(10):26-31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产业规模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稳居世界前列;主流产品技术与世界同步,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生产设备不断取得突破,本土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基础逐步牢固,掌握关键材料生产技术;节能减排成效明显,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国内光伏市场逐步启动,装机量快速增长。呈现出如下特点:充分利用国外市场要素,产业发展国际化程度高;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形成自主特色产业体系;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有效提高区域竞争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光伏发电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11.
崔成  牛建国 《中国能源》2013,35(7):28-31
美国页岩气开发已经对全球能源格局、国际天然气市场走向、美国贸易平衡与制造业回归以及化工产品结构等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日本经济和产业界关注的重点。日本企业紧抓相关机遇,从政府到大公司均已开始了具体行动,在资源开采、LNG进口、设备出口、相关行业投资以及国内化工产品结构调整等方面开始了有效的应对,力争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倒退,然而在此形势下,我国光伏产业却逆流而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保持并延续了多项世界第一.首先,从应用市场实现恢复性增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光伏产品出口稳中有增、技术创新活跃,以及光伏发电中标电价与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等方面对2020年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形势进行了回顾;其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中国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发展状况指出,中国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监管机构,阻碍了中国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的发展,在页岩气发展进程中尤显重要。本人提出建立促进页岩气发展的监管机构框架、职能、任务、队伍和经费来源。鉴于中国目前的监管问题,放松价格监管和加强环境监管是页岩气(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发展的二大核心问题,即保证了页岩气的经济上的赢利,又保护环境和公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一“十五”(2001~2005)的进展1.产业快速发展年产量由820万m~2提高到1500万m~2,总保有量由3200万m~2发展到7000万m~2,年平均递增24.5%。已形成配套的产业链:玻璃原材料加工、全玻璃集热管和热水器加工、市场营销服务以及机械加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页岩气资源特点、美国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突破和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采所引发的全球天然气市场格局的变化.阐述了我国页岩气开发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快我国页岩气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姗 《中国能源》2020,(6):21-24+41+47
美国页岩气成功开发改变了世界能源格局,对我国页岩气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对美国页岩气发展现状梳理,总结了页岩气取得突破主要体现在水平井钻探技术,重复压裂技术,密切割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方面,同时服务公司激烈竞争使开发成本不断降低。结合我国页岩气发展现状和政策现状,分析了我国页岩气发展机遇和挑战并提出要加强科技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积极探索开发体制机制创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创新,及时总结开发示范区的经验,国家继续采取积极财税政策等五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国内外页岩气的开发现状及湖北省情况,分析了湖北省页岩气的开发前景,认为处于中扬子区的鄂西、宜昌、江汉平原等地区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开发前景和现实性,并从勘查、技术、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湖北省页岩气开发的相关建议,包括制定页岩气产业的发展战略规划、突破页岩气开发及应用的关键技术、提供页岩气开发应用的扶持政策等,以期为加快湖北省页岩气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面对2020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及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中国光伏企业凭借自身坚强的韧性,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2020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均保持增长,多晶硅、硅片、太阳电池、光伏组件的产量分别同比上升了32.3%、19.0%、15.7%、13.4%;海外疫情对出口的影响低于预期,1~5月,中国光伏组件出口达27.7 GW,与去年(28.2 GW)同期基本持平;受疫情影响,2~3月国内应用市场基本停滞,但上半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仍达到11.5 GW,与去年(11.4 GW)相比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福建省开发储能项目的必要性及优先开发展望,提出因电源布局与负荷分布不协调,优先发展南部储能项目,同时对支持开发储能项目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合同能源管理(EMC)是一种将能源节约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的节能模式。介绍了EMC的三种基本运作模式:节能量保证模式、节能效益分享模式和能源费用托管模式。目前我国节能服务产业迅速发展,政府制定并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和推进EMC机制的推广、应用。从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融资风险、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等方面分析了EMC项目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了加强EMC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对策: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经济激励手段,在资金方面为节能项目提供政策支持;扶持节能服务公司,提高技术实力,对发展较好的EMC管理机构加强指导,树立EMC管理模式典型;扩展融资渠道,搭建交易平台,设立专项风险投资基金,对进入节能服务领域的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进行鼓励;建立节能服务公司与节能企业的双向信用档案,完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