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灰空间”集中于建筑内外空间的连接与过渡,可以起到过渡、连接、分隔、衬托空间序列组织的作用.本文以园林景观“灰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灰空间”的表现形式,分析了“灰空间”的物质表现形式,以期为相关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3.
4.
城市灰空间是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由于在引导居民生活方式、丰富空间层次、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灰空间已被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中,本文探讨了灰空间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6.
公共建筑中的灰空间是非常特殊的过渡空间,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这种过渡空间的重要性。笔者介绍了灰空间的历史沿革,并分析了公共建筑灰空间的功能以及空间形式,提出了灰空间在公共建筑中的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灰空间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空间形态,文章在灰空间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学生的行为活动特点,概括了高校建筑灰空间的空间形态特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对高校建筑灰空间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分析物质层面和心理层面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为灰空间在高校建筑中的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灰空间是福州三坊七巷传统民居常见的空间形态,它的类型丰富、协调性强,具有动态、模糊的空间特点。文章分别对三坊七巷"灰空间"形成原因、功能形态、界面形态进行解析,探讨"灰空间"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重要地位,旨在扩宽传统民居研究的视野,为地域性建筑研究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11.
现代主义景观创造了与古典园林不同的自由空间,这种空间转变表现出来的是一系列对古典设计手法和模式的否定的背离,其背后则是现代主义景观变革的思想和追求的转变,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景观设计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以环境行为学的视角审视了国内地景建筑外界面活力不足、空间品质不高的现状,探讨了环境行为学与地景建筑外界面活力营造的关联机制,从人们行为模式的目的性、复杂性及细节性三个层面,建构了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地景建筑外界面活力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14.
15.
论风景园林的空间构成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园林设计教学为出发点,从园林设计的角度,重新解读构成,并以空间为切入点重点论述了空间构成和园林设计的关系.指出7种单一空间的构成方法,一切空间类型都籍由此产生;园林设计就是功能化的空间构成.空间构成教学训练不仅统筹兼顾园林设计中形式(构成)与功能(空间)的关系,还培养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构成与园林设计的结合为设计者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思考方法,大大提高了设计构思的效率.重在阐明如何去构成园林空间,并以日本现代园林的一些实例为参照,加以分析,透视构成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以国立国会图书馆(NDL)、国立情报学研究所(NII)及相关院校馆藏LA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的检索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日本"景观"概念源自德国农(林)学、地理学的生成过程,解析其LA学科从最初的农(林)学、地理学而拓展至工学,包括土木工学、建筑工学与都市工学的衍变关系。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的计量统计,指出:1)其选题发展由农(林)学、造园学至工学的脉络关系;2)LA学科的文献数量始自战后而盛于新千年前后的出品特征;3)论文覆盖学科以工学为主、农学为辅的多元并存的分布特点。而日本LA学科学者的谱系,不仅勾勒出各大学景观方面的相互关系,而且也派生出中国学者的分支谱系。 相似文献
17.
18.
19.
唐代王维辋川别业诗、画、园兼备,是现代园林史
研究者公认的最重要的唐代造园案例之一。以往研究多集中在
辋川诗文、绘画与二十景现地方面。由于考古数据的缺失,很
少有涉及辋川别业山水空间层面的研究。对于园林研究来说,
“空间”层面的研究是无法回避一部分,以当今辋川地理山水
空间为基础,利用古文献、地理信息数据和20世纪60年代卫
星图等资料,分析王维至今一千多年以来辋川别业所在地——
辋谷可能发生的山、水变迁内容,最后大致推测出王维时期的
“辋川别业”山水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高新开发区的发展已从生产导向型进入到以研发导向型为主的高科技园区。为了营造具有创新氛围的科技园区环境,论文提出了高科技园的建筑空间形态设计方面的具体特点和要求,以及其建筑设计如何适应以研发为目的的产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