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日常检测工作快捷准确性的需求,此文提供了一种再生纤维/氨纶/聚酯纤维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新方法。首先采用20%HCl(90℃,20min)法先溶解再生纤维,然后用80%硫酸溶解氨纶,最终完成再生纤维/氨纶/聚酯纤维混纺织物的定量分析。此方法与传统的N,N-二甲基甲酰胺(95℃,20min)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不使用有机试剂、对纤维几乎无损失等优点,经过反复对比试验论证,本方法适用于日常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2.
对新型复合纤维"Soluna"的物理与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该复合纤维是一种皮芯结构的纤维,其纤维密度为1.0879g/cm3,线密度为90dtex,断裂强力318.4cN,断裂伸长率57.4%,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试剂性能,常温下仅部分溶于98%浓硫酸,红外光谱进一步显示该复合纤维表层具有典型的聚酯纤维特征峰,芯层符合典型的聚丙烯纤维特征。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氨纶、聚烯烃弹性纤维、弹性聚酯复合纤维和二烯类弹性纤维的组成和弹性机理,并采用常规的纺织纤维鉴别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别,试验发现燃烧法易鉴别二烯类弹性纤维,显微镜法易鉴别弹性聚酯复合纤维,溶解法易鉴别氨纶和弹性聚酯复合纤维,红外光谱法对四种纤维都可有效鉴别。  相似文献   

4.
樊微 《中国纤检》2012,(10):60-61
对聚酯纤维/氨纶混纺织物常用的75%硫酸法、重量法、二甲基甲酰胺法、二甲基乙酰胺法4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方法中75%硫酸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二甲基甲酰胺法测试时,个别深色试样的氨纶含量与重量法的数值偏差较大,这与二甲基甲酰胺对部分染料和助剂的溶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药品着色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等对大豆蛋白纤维和牛奶蛋白纤维鉴别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羊毛、维纶、腈纶纤维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的横截面呈哑铃形并有明显的细微孔隙,纵向有不规则的沟槽和扁平海岛状的凹凸结构.在95%~98%、70%和40%常温硫酸溶液中,大豆蛋白纤维都有部分溶解并呈浅黄色;牛奶蛋白纤维横截面近似圆形并有海岛状的凹凸结构,纵向有隐条纹和不规则斑点,在煮沸后的30%和5%氢氧化钠溶液中,纤维呈现独特的血红色和橙色;通过红外光谱主要吸收谱带及其特征频率分析得知,大豆蛋白纤维是聚乙烯醇和大豆蛋白质的双组分纤维;牛奶蛋白纤维兼有酪素和聚丙烯腈的特征峰.  相似文献   

6.
为了优化定量分析棉/聚酯纤维/氨纶混纺织物的方法,根据新发布的国标GB/T 38015-201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氨纶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设计了盐酸-硫酸法:采用20%HCl在70℃,30 min条件下溶解棉,然后用75%H2SO4在50℃,1 h条件下溶解氨纶,根据质量损失,求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完成棉/聚酯纤维/氨纶混纺织物的定量分析。采用盐酸-硫酸法对10块不同规格的棉/聚酯纤维/氨纶混纺织物进行定量分析,并与传统的拆分-75%H2SO4法及DMF-75%H2SO4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20%HCl(70℃,30 min)中聚酯纤维的质量修正系数为1.00,新设计的盐酸-硫酸法切实可行,并具有操作方便、数据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燃烧、显微镜观察、溶解法和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聚烯烃弹性纤维燃烧特征、外观形态和红外光谱形状,并根据纤维的溶解特性,为聚烯烃弹性纤维提供定性分析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何勇  周蓉 《中国纤检》2003,(9):25-26
由于纺织纤维的种类繁多,且每一种纤维的物理性织品的溶解溶解所用溶剂、溶解纤维、剩余纤维在溶剂中的重量损失纤维成分步骤剩余物绝干重量系数(d值)锦纶/氨纶/棉/涤纶(试样绝干重量为m)氨纶在20 %盐酸中d1=1.00棉在20 %盐酸中d2=1.01涤纶在20 %盐酸中d3=1.00用20 %盐酸溶解锦纶,剩余纤维为氨纶、棉、涤纶(剩余物绝干重量为r1)第一步第二步用二甲基甲酰胺(DMF)溶解氨纶,剩余纤维为棉、涤纶(剩余物绝干重量为r2)棉在二甲基甲酰胺中d4=1.00涤纶在二甲基甲酰胺中d5=1.01第三步用75 %硫酸溶解棉,剩余纤维涤纶(剩余物绝干重量为r3)涤纶在75 %…  相似文献   

9.
张连根 《染整技术》2021,43(9):18-22,29
使用氨纶(聚氨酯弹性纤维)来生产涤纶弹性混纺针织物时,通常会出现氨纶沾色、浮色难以清除,高温定形后上染率下降、分散染料迁移、色变等难题.采用最新分散染料可染高色牢度聚烯烃弹性纤维570X型号梦丝?代替传统氨纶生产高色牢度涤纶弹性混纺针织物,再配合聚烯烃弹性材料固有的化学特性即低温定形后相互粘连成网、化学惰性、耐强酸强碱...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混合物含量的检测效率,在对纤维素纤维和聚酯纤维在95℃ ~ 100℃、75%的硫酸中耐酸性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对比试验,得出了快速定量测试纤维素纤维/聚酯纤维混合物含量的方法为:每克试样放入100 mL经水浴预热到95℃~ 100℃的75%硫酸中,不停摇动2 min.对快速测试法的测试结果,采用t检验和F检验分析后证明,与GB/T 2910.11标准方法无显著性差异.采用改进后的检测方法后,每个试样可以节约硫酸用量50%,缩短检验溶解时间96%以上.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了木棉纤维纵横向形态结构,对木棉纤维长度和细度分布、吸放湿性、耐酸碱性和上染率等进行了测试分析,与白棉、彩棉做比较,并进行了相同结构参数的产品开发及保暖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木棉纤维的纵向表面光滑,横截面呈圆柱型中空结构,长度比白棉和彩棉短,细度比白棉和彩棉细,吸湿和导湿性能比白棉和彩棉好,染色性能比白棉纤维差.木棉纤维耐碱不耐酸,开发的木棉纤维产品有较好的保暖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对羊毛/莱赛尔二组分混纺产品中原料成分进行准确定量,研究了羊毛和莱赛尔分别在75%硫酸中的溶解情况,优选出最佳试验条件后,对羊毛和莱赛尔混纺产品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75%硫酸对该类混纺产品进行准确定量是可行的,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3.
钟智丽  朱敏  张宏杰  翁琦 《纺织学报》2016,37(11):92-97
为提高大麻纤维溶解性能,对大麻纤维进行氢氧化钠预处理和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溶解处理。用质量分数为18%的氢氧化钠在60℃处理大麻纤维1~4h,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大麻纤维在不同温度(70、80、95℃)下溶解于质量分数为10%的LiCl/DMAc溶解体系。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 和 X 射线衍射仪对溶解前后的大麻纤维进行表征,测试溶解后溶液黏度值。结果表明:氢氧化钠预处理后纤维素的晶型由纤维素Ⅰ转变为纤维素Ⅱ;溶解温度升高,大麻纤维溶解性增强,95℃条件下,预处理2h和3h的大麻纤维在10%LiCl/DMAc溶解体系中能够完全溶解,溶解质量分别为1.0~1.2g和1.2~1.5g;预处理3h的大麻纤维/LiCl/DMAc溶液黏度值更大,溶液稳定。  相似文献   

14.
李龙  赵领航 《纺织学报》2013,34(2):13-17
通过对棉秸秆皮外观观察以及定量测定各段棉秆皮成分含量,确定棉秸秆脱胶提取纤维素纤维分为三段脱胶。对棉秸秆一煮法工艺提取纤维素纤维,采用正交实验,以提取纤维的细度、拉伸断裂强度、残胶率、纤维可挠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利用模糊正交法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段棉秸秆提取天然纤维素工艺进行研究。实验得到,第一段棉秆脱胶一煮法优化工艺为:NaOH浓度为35g/L,温度为100℃,时间为2.5h,双氧水浓度为10ml/L,第二段棉秆脱胶一煮法优化工艺为:NaOH浓度为30g/L,温度为100℃,时间为2.0h,双氧水浓度为10ml/L,第三段棉秆脱胶一煮法优化工艺为:NaOH浓度为30g/L,温度为90℃,时间为2.5h,双氧水浓度为8ml/L。通过JSM-6460LV扫描电镜观察了各段棉秸秆提取纤维素纤维的外观形态,提取的天然纤维素纤维属工艺纤维,纤维表面不光滑,且纤维表观粗细不均匀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由于其优异的生物性能备受人们关注,但目前壳聚糖纤维的强度低,严重制约了其应用的领域。研究了乙酸的体积分数、温度以及壳聚糖的质量分数对壳聚糖纺丝原液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湿法纺丝工艺制备纯壳聚糖纤维。研究表明:纺丝原液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3%~4%,乙酸的体积分数为2%,纺丝温度为30~50℃时,可得到力学性能良好的初生纤维;以5%NaOH加入适量乙醇和Na2SO4作凝固浴较好;适当增大凝固时间,提高卷绕速度,可得到高取向、高强度的壳聚糖初生纤维。  相似文献   

16.
粘胶纤维与木浆纸复合水刺非织造材料用作可冲散性湿巾基材,研究水刺纤维原料及其各组分含量、成网方式以及水刺材料面密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复合水刺材料的的干湿强度、吸水性、可冲散性。结果表明,水刺材料纤维面密度为30~60 g/m2、木浆纸质量分数65%~75%、机械梳理成网、扁平截面粘胶纤维与木浆纸复合水刺材料适合用作可冲散性湿巾基材。  相似文献   

17.
聚乳酸和涤纶纤维的鉴别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对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的鉴别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ET纤维具有比PLA纤维更致密的结构,有些PLA纤维横截面上的孔洞或裂缝用生物显微镜就能观察到。PET和PLA纤维的红外吸收光谱有明显的差别,在差热性能上,PET纤维的熔融温度和峰顶温度比PLA纤维的分别高90℃和84℃。碱性条件下(pH值为11.8)对PLA纤维的强度有明显损伤,而对PET纤维的强度损伤并不明显,这种性能也可以用来进行对2种纤维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8.
测试了麻赛尔纤维的基本性能,并与普通粘胶纤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麻赛尔纤维纵向有深浅不一的多条连续分布的条纹,截面为独特的不规则C型异型结构.干态断裂强度与粘胶纤维接近,湿态断裂强度是粘胶纤维的1.4倍,干态、湿态断裂伸长率均小于粘胶纤维,干、湿态初始模量均大于粘胶纤维,为粘胶纤维的1.1~1.2倍,回潮率为12.86%,与粘胶纤维相近.静、动摩擦因数均大于粘胶纤维,卷曲率、卷曲弹性率和残留卷曲率均小于粘胶纤维.麻赛尔纤维的红外吸收光谱具有典型的纤维素纤维特征谱带,但在2 915 cm-1附近,麻赛尔纤维与粘胶纤维峰形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再生牛皮胶原蛋白复合纤维,通过相关实验和方法,初步分析了再生牛皮胶原蛋白复合纤维的微观结构、表面形态、物理机械性能及耐热性能。结果表明:再生牛皮胶原蛋白复合纤维线密度离散系数为22.64%,常用长度规格为38 mm和51 mm 2种;纤维横截面呈圆形,中间有微孔,纵向有沟槽和小颗粒状物质;纤维断裂强力为3.77 c N,断裂伸长率为16.89%,模量为15.84 c N/dtex;纤维回潮率为18.16%,结晶度为21.68%,取向度为71.2%,纤维与纤维间静态摩擦因数为0.433;在使用过程中以不超过110℃为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最新T800弹性纱线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对T800弹性纱线的横截面和纵向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Nicolet 5700测试其红外光谱,推断其含有I、Cl、F和N元素,而普通涤纶大分子链只含有C、H、O;采用DSC测试并计算其结晶度为5.8%,可推断出纤维大分子、基原纤排列不是很规整,缝隙空洞大且多,同时测试并比较三种不同细度的T800弹性纱线的拉伸和弹性性能,得出其细度越小,强度和弹性越大。通过对T800弹性纱线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研究,将对新型弹力织物原料的选择及弹力性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