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本文介绍王牌TCL9529型彩电TV/AV切换电路7种故障的原因与检修思路。 1.TV/AV切换控制失效使整机恒工作于TV状态 这一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微处理器IC601内部电路不良使其⑿脚恒输出高电平或⑿脚外接电路元件Q602c-e极间击穿短路、C627严重漏电、R304或D301开路、脱焊,使D301阴极恒处于低电平所致。检修时,在TV接收状态下按动遥控器上“AV”切换控制键,观察屏幕左上角有无“AV”字符显示。若屏幕上无“AV”字符显示,在确认遥控器“AV”按键正常(用调  相似文献   

2.
简凝 《视听技术》2003,(11):29-33
现在最新的一些AV放大器的前面板设计已经非常友好了。靠着那些闪动的荧光屏和指示灯、分布合理的按键和旋钮,用家都可以比较轻松地上手操作。然而,把这些AV放大器的背板转过来,就让初哥们有点无从下手了:布满了成群的插孔、接线柱、接线端子、线夹。有些外形看上去差不多。有些又相差甚远。不过不用怕!下面就图文并茂地讲解一下各种接线端子的种类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一、家庭影院与AV功放 家庭影院系统,其影音效果的发挥,除了取决于AV功放性能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信号源。例如,具有AC-3杜比解码电路的AV功放,只有在播放DVD光盘节目时,才能发挥出多声道环绕立体声的效果和接近500线的高画质图像效果。如果信息源是没有AC-3编码的VCD光盘或VHS录像带,则不能充分体现AV功放的音频、视频效果。 AV功放有很多种,如杜比环绕声(DOLBY SURROUND)、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DOLBY PRO·LOGC SURROUND)、杜比  相似文献   

4.
说到美国狮龙(Sherwood)AV环绕声放大器,虽然市场知名度正在不断提高,但对AV的专注与投入,其产品仍是不容忽视。这一款才上市不久的新机种RD-7108 5.1声道AV环绕放大器。外观是香槟金色的厚实金属面板与机箱,配合下方的功能按键规划,彻底保持既有的精致稳重格调。不但影音兼容能力足够,它精致成熟的整体设  相似文献   

5.
器材扫描     
《现代音响技术》2000,(3):12-14
ONKYO TX DS989 AV功放,SONY NX300AV组合音响,丹麦达尼子爵Suite系列音箱,PIONEER VSA-D6 DTS Dolby Digital AV功放,新德克XA6800SE(签名版)甲类合并式功放,  相似文献   

6.
剑萍 《视听技术》2000,(7):29-29,11
发烧多年,我发现国产音响器材中,“功放表现优于音箱”的状况至今仍未改变,同时AV类器材的素质又要低于Hi-Fi类。所以,你完全可以想像——AV音箱的素质是处于各大种类的最底层。这次我想谈谈个人对国产AV器材的一些想法。 我觉得国产AV功放的缺点在于音色较生硬、动态范围还不够大。但由于已有认证的厂家均使用国外的名牌芯片,在音像的分离度方面表现仍是不错的,当和优质的音箱搭配时,起码还能营造出一定的包围感。相比之下,不少国产AV音箱的表现却是让人不敢恭维。也许某些厂家认为,AV箱的素质不必做得如Hi-Fi箱般讲究,普通的消费者比发烧友“好对付”!  相似文献   

7.
问与答     
《无线电》2011,(3):80-80
我们地区前段时间进行了有线电视线路整体改造,使接收效果进一步增强,但是有一天打开电视机,发现只有图像而无伴音,反复操作遥控器“静音”、“待机”、“搜索”等按键都无效,而从电视机AV输入DVD信号,图像、伴音都正常,这是什么原因?如何排除?  相似文献   

8.
编余废墨     
《视听技术》2003,(11):1-1
两年前我们也曾做过一个进口品牌AV放大器的专题,这次旧题新作,我们最大的感慨是产品价格大大降低了。与两年前同一档次的AV放大器相比,现在的市场价格普遍下降了百分之三四十,有的甚至下降了一半。而且新品的性能与技术含量还有明显的提高!其实不独AV功放,DVD机何尝不是这样?又不独视听产品,电脑、汽车又何尝不是如此?大工业生产加市场竞争对消费者就有这样的好处。盖大生产使降低成为可能,大竞争使买家“坐收渔人之利”。欲购AV产品,此其时也!  相似文献   

9.
家用AV器材大多不具备遥控交流关机功能,每次看完电视后都得去关闭电视机和AV器材的交流电源,使用颇不便。不关掉AV器材的交流电源,还会对有线电视节目产生很强的干扰,甚至无法收看。为此提供“借助电视机的遥控交流关机功能实现AV器材的交流关机”和“用电视机AV键遥控AV器材的交流开/关机”两种技术方案,为家用AV器材增加遥控交流关机功能。  相似文献   

10.
M669容量20GB,重275g,采用黑色机身,边缘和按键周崮酗以银白色修饰,3.6英寸的TFT真彩显示屏占据了机身2/3的大小。它支持MP3、WMA、OGG和MPEG1(dat、mpg、mpeg)、MPEG2(vob)、MPEG4(mp4、avi)等音视频格式,随机有AV和S端r数据线,可以连接电视或数码相机。此外,M669还具有断点延续播放、FM及录音功能,并配有超薄遥控器。  相似文献   

11.
《数码》2006,(9):106-107
金星推出的产品一直主打性价比和功能的全面,这次金星再次以功能为卖点,推出了JXD911这样一款全功能的MP4产品。中规中矩的机身,大面积采用了黑色的钢琴漆,机身面板中央是一块3.6英寸显示屏,这也是一般PMP的标准配置。显示屏两边采用了对称式的按键设计,两栏共八个按键,白色的按键在机身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  相似文献   

12.
我今天很高兴能来到这里与你们一起讨论关于AV通信产业所面临的全球性机遇以及中国AV通信产业如何随着世界市场共同成长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所面临的机遇是无限的,因为对于政府、商务、教育和几乎其他所有机构的未来通信基础构造而言,AV通信将是极其关键的。  相似文献   

13.
郁中 《家庭电子》1996,(4):13-14
近年来,继Hi—Fi热潮后,AV热潮又再掀高峰,但不少人却对AV系统的整体性知之甚少,对器材的配置更缺乏了解。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介绍一款真正的家庭AV系统配置。所谓AV,A是指声音,V是指图像。AV系统要求AV结合,互相辉映。一套真正的AV系统至少要做到两个方面:一、能  相似文献   

14.
索尼素来给人的印象是与众不同的高贵形象,尤其是在AV产品的创意方面更加突出。明明是同一用途的AV器材,索尼总是喜欢走独辟蹊径的设计路线,从时尚的外观设计到内部采用前卫的技术,无不体现其既先进又实用的设计理念。这样即使其价位高高在上,也往往会吸引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腰包。这并不是用户对索尼品牌的盲目崇拜,而是索尼的实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在影音市场上一直倡导“高素质音响”理念的PAITE派特音响,最近推出一款前后级AC—3/dts数码AV放大器AV-6000,立即引起本人的注意,国内影音市场上开始流行数码AV放大器,无论国内外的产品,绝大多数属于合并式的设计,AV影音接收放大器按分体前后级设计的产品非常少,从设计上讲,无疑使音频指标的  相似文献   

16.
安桥公司最近推出的TX-DS484AV功放,是去年热卖的TX-DS474(本刊1999年6期有评介)增强了功能的后继版本。具体来说,原来的TX-DS474带杜比数字解码,但DTS只有接口不带解码;而TX-DS484则是内置杜比数字/DTS双解码的AV功放。除此之外,二者的其他功能、性能大致相同,例如都设有AM/FM收音调谐器和独立的5.1声道输入接口,输出功率都是5声道均等的55W(8Ω)。外型及按键、旋钮的排布两者几乎一模一样,不看面板上印着的型号实在难以区分。  相似文献   

17.
在四月底举办的上海国际音响展上,安桥展台展示出的一系列AV功放,受到了参观者的高度关注,这其中,尤以新近推出的TX—NRl000为最大的亮点。经过一路的发展,安桥AV功放由400系列开始,一直做到今天的1000系列,共有七个产品系列,这充分反应出该品牌紧跟AV潮流及自身发展的轨迹。毫无疑问,1000系列是安桥迄今为止所开发出的、旗下最高端的旗舰系列产品,它包括TX—NRl000AV功放、DV—SPl000DVD播放机两款器材。  相似文献   

18.
ADI推出用于家庭和专业AV设计的HDMI 1.4收发器,扩充了其Advantiv高级电视系列。ADV7623HDMI 1.4收发器整合了Xpressview快速切换技术,此技术可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实现基于HDMI的AV设备之间的无缝自动切换,可消除许多AV系统长达19秒的延迟。  相似文献   

19.
《视听技术》2005,(11):67
在多声道AV功放产品方面,目前市场上日本品牌占据了主导地位,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的选择,然而也有少数资深玩家倾向于欧美的产品。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欧美系的AV功放比日系AV功放好,只是价格高一般人难以承受?  相似文献   

20.
RX—V861多声道功放是雅马哈最新推出的新品。就设计思想而言,厂方在该机中比较致力于拓展AV的内涵,进一步挖掘相关功能。其实,一直以来,即使是在一部AV功放中,其“A”与“V”存在着不甚平衡的问题。在基本层面而言,重前者,轻后者是大多数产品的特征。而今在高清概念逐渐为市场接受的前提下,AV功放是必要在视频方面有志的提升,才能使其在“第3次讯源革命”中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