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冷配水对304不锈钢连铸板坯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304不锈钢凝固时的结晶特性,模拟计算了连铸拉速为0.7m/min时,不同二冷配水下铸坯温度场的变化,分析了二冷配水对304不锈钢凝固时传热特性的影响,并提出提高铸坯质量的二冷配水原则。  相似文献   

2.
肖川 《山西冶金》2014,37(5):78-80
研究了连铸二冷配水对纵裂纹漏钢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二冷配水的不均匀冷却是引起纵裂纹漏钢的主要原因。因此二冷配水应均匀冷却,以杜绝因冷却不均匀而产生的纵裂纹漏钢,在经过技术攻关对其工艺调整后,河北纵横钢铁在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中再未出现过纵裂纹漏钢现象,纵裂纹漏钢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铸坯传热数学模型,对连铸凝固过程进行了解析。制定了二冷配水制度优化原则,基于目标温度控制原则开发出二冷配水控制模型。对不同钢种、拉速等工艺条件下的连铸工艺设计出二冷总水量、水量分配和水量与拉速的关系式,并对配水方案进行了凝固与传热的预测和验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宣钢公司130 mm×330 mm断面连铸坯生产过程中出现较多内部裂纹的问题,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连铸坯温度数学模型,进行二冷配水参数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找出二冷配水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经过生产验证,采用新方案后铸坯的内部裂纹减少了55%,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梁维盛  肖建平  罗斌 《世界钢铁》2012,12(6):32-35,65
介绍了酒钢方坯连铸机动态二冷配水系统的改造经验。酒钢普碳钢方坯一号机经过改造以后,拉速由原来的2.4m/min提升到3m/min,但是铸坯的表面以及内部缺陷表现比较严重。对表面以及内部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重新修改了动态二冷控制模型,并对二冷配水参数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使铸坯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用热模拟试验研究了钢绞线用钢连铸坯的高温塑性曲线,确定连铸拉矫温度应控制在1 020℃,建立了连铸二冷配水模型。通过PROCAST软件模拟钢绞线用钢凝固过程的冷却曲线,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射钉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采用优化的二冷配水技术可有效改善铸坯质量,降低铸坯的裂纹缺陷。  相似文献   

7.
含钒微合金化重轨钢连铸二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永 《钢铁》2003,38(9):19-21,61
应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定量地研究了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和冷却速率对含钒重轨钢高温热塑性的影响。据此,制定了含钒重轨钢的连铸二冷配水制度,并利用该二冷制度在成都无缝厂成功浇铸出PD3连铸坯。铸坯表面无纵裂、横裂等与二冷配水相关的质量缺陷,铸坯中心疏松1.0级,中心缩孔0~0.5级。  相似文献   

8.
二次冷却技术在板坯连铸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济钢5#板坯连铸机通过优化二冷结构,采用先进的二冷配水模型,成功实现了高效的二次冷却自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小方坯二冷配水工艺参数的调整,使得小方坯Q235JM钢铸坯内部质量得到提高,满足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汪洪峰  邹俊苏 《梅山科技》2003,(1):11-13,26
介绍了梅山1号连铸机二冷配水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优化原则和优化方法,初步确定了较合理的工艺参数,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素琼  蔡开科 《炼钢》1994,10(4):30-35
应用二维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以目标表面温度控制为指导,建立板坯连铸机二冷配水计算模型,比较了二冷区三种实时控制模式,指出浇注温度前馈的表面温度反馈控制更有利于稳定铸坯表面温度分布和改善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小方坯的表面裂纹和中心裂纹的成因,指出完善二冷配水制度,严格规范操作和保持连铸机的状态良好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梅山1号连铸机二冷配水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优化原则和优化方法.初步确定了较合理的工艺参数,并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连铸二冷区凝固传热及冷却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系统论述了连铸二冷区凝固传热方式,冷却制度,制定原则和控制准则。建立了铸坯凝固传热数字模型。采用自行开发的二冷配水计算软件,已在多家生产厂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5.
攀钢板坯连铸二冷系统冷却能力标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永 《四川冶金》1998,20(4):38-40,19
以板坯连铸二维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为工具,对攀钢板坯连铸二冷工艺参数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后,推算并验证了二冷段各冷却区的平均换热系数与水量的关系式。为进一步优化攀钢二冷配水制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白晗  孔德才 《钢铁》2004,39(Z1):310-313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连铸二冷配水控制动态模型--DYNACS模型建立的理论根据.描述了该模型的离线设定,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该模型控制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2机12流小方坯连铸机保护渣自动加入、动态二冷配水及动态轻压下技术的应用,以此证明新技术有助于提高连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效板坯连铸铸机的二冷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进行了高效板连连铸二冷技术相关基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二冷配水制度,保证了1.8m/min拉速的实现,并满足了改善铸坯质量和扩大连铸品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在现有工艺条件下,校验和完善二冷区铸坯凝固传热计算数学模型,开发三维二冷配水模型,解决目前设备状况下冷却水分布不均匀对铸坯温度的影响,从而控制铸坯表面质量,特别是铸坯的角部裂纹,同时对板坯连铸二冷配水制度进行改进和优化,使之满足高效连铸生产条件和改善铸坯质量的需要。提出压下参数计算公式,结合所开发三维二冷配水模型,优化现有压下工艺,提出并应用精准可控单段压下、非稳态压下控制,集中解决连铸板坯中心偏析、中心疏松和缩孔等内部质量问题。同时优化模型数据库,使之数据更加完备,模型计算更加准确,同时模型具备异钢种混浇过程二冷及压下控制功能,能够进行凝固终点W形预测与控制,可进一步提高模型适用性和准确性。模型开发并成功在多家钢厂现场应用,有效改善了铸坯裂纹和偏析等铸坯表面和内部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南钢板坯三角区裂纹的成因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南钢连铸板坯出现三角区裂纹的现状,通过低倍和硫印结果得出三角区裂纹的具体位置和类型,根据南钢当前的二冷配水情况,分析三角区裂纹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二冷制度的改进方案,改进后三角区裂纹产生的比率下降2.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