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车床CNC系统复合固定循环功能的译码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编程效率,数控系统一般都提供固定循环功能.数控加工程序需要经过译码处理后,才能提供给插补模块进行运动控制.作为固定循环指令中的复合固定循环功能,由于包含较复杂的加工信息,如何快速而正确地对其识别是译码的难点之一.文章以FANUC车床CNC系统为例,介绍了复合固定循环功能的含义以及采用C语言对该类指令进行译码的一种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2.
数控车削复合循环功能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合循环功能在数控车削加工中的重要应用,以FANUC-0i数控系统中复合车削循环功能G71、G73、G70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方式详细分析复合粗车循环功能G71、G73的切削原理和走刀过程, 并给出复合粗、精车循环功能指令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及仿真结果.加工实践表明:正确采用复合车削循环功能进行零件粗、精加工,效率高,精度好. 相似文献
3.
CNC系统的用户宏程序功能的译码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高档数控机床一般都提供用户宏程序功能,正确恰当地使用宏程序,可以极大地提高编程效率.由于用户宏程序中包含了变量、算术、循环和条件转移等指令,其语法结构比较复杂,只有在对其进行正确地译码处理后,才能将其所包含的零件加工信息提供给插补模块进行运动控制,这也是CNC系统译码功能实现的难点之一.文章以FANUC 0T数控系统的宏指令为例,介绍了一种对该类指令进行译码的可行方法,并给出了验证实例.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加工约束条件下,建立以表面粗糙度和能量消耗为目标的多工序车削优化模型的切削参数优化选择十分必要。运用NSGA-II算法和MOPSO算法对多工序车削模型进行优化比较。优化实例表明:NSGA-II算法能够获得了比MOPSO算法更优的表面粗糙度、能量消耗的Pareto最优解集以及相应的粗、精切削参数,为多工序车削参数优化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切削参数优化对于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加工成本、产品利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数控加工过程中,单位生产成本和加工精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零件加工成本的高低和加工质量的好坏.建立以单位生产成本与加工精度为双目标的多工序车削优化模型进行切削参数优化选择十分必要.多工序车削模型同时充分考虑了粗精的刀具耐用度、切削功率、切削进给力、稳定切削区域、刀具表面切削温度及精车表面粗糙度等实际约束条件.运用高斯变异和多项式变异的NSGA-Ⅱ算法对多工序车削模型进行比较优化计算,优化实例表明多项式变异的NSGA-Ⅱ算法获得了更好的加工精度、单位生产成本的Pareto最优解集以及相应的粗精切削参数.用多项式变异的NSGA-Ⅱ算法得到的优化粗精切削参数进行切削试验,得到与NSGA-Ⅱ算法优化的加工精度、单位生产成本基本相符,为多工序车削切削参数优化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根据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及固定循环指令,将矩形槽的粗、精加工程序编制成固定循环指令。用户在加工过程中可以直接调用该指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程序编制的准确性及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数数控系统中深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每次钻深固定不变,导致排屑与加工效率矛盾的不利影响,文章定义了一种钻深可变式深孔加工固定循环G75、G76的格式和规则,规则是:每次钻深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大而依等差级数减小直至最小钻深。该固定循环较好的兼顾了深孔加工的排屑与加工效率问题,有效提高了刀具的耐用度。此外提出了一种运用位运算符编译固定循环G75、G76的方法,这种方法给语法分析以及后续扩充字符、代码检查规则库提供了便利,结合NC代码关键字表,增强了代码编译器的可扩展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对FANUC系统车槽循环功能倒角倒圆过程的缺陷进行分析,针对其不足,论述了用用户宏程序开发和改善车槽循环功能的过程。由此定制出改进后的车槽循环指令,并已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效果显著。本文所述方法对提高直接编程效率,降低编程出错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提出基于车铣复合工序集中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设计出一种车铣复合夹具装置。以二维平面装夹方式,分析轮辋工件的可装入性和取出性,确定轮辋工件的夹紧点位置。基于平面机构运动学的原理,分析车铣复合夹具中其中一个卡爪夹紧的运动轨迹,进而设计一种能够减少气缸工作行程的快速夹紧机构,该夹具装置夹紧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10.
11.
12.
研究经济型数控系统的硬件及软件结构。采用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以步进电机为驱动机构,构成高性能比的三轴控制两联动经济型数控镂铣机数控系统。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运用拉格朗日动力学普遍方程,分别以电气系统电荷量、伺服电机输出转角以及滚珠丝杠扭转角为广义运动坐标,从系统能量的角度,依次建立起伺服控制系统、机械传动系统以及机电偶合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伺服控制系统、机械传动系统以及彼此间相互耦合的动态特性,以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为手段,分析比较了不同的控制调节方案以及不同的设计参数对伺服系统动特性所造成的影响,找到了影响机电偶合系统动态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和调整方向.对于伺服系统的设计、控制参数合理设置以及保证伺服系统的动力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建立双曲线函数变量表达式模型,探索双曲线宏程序的编制方法,并对基于FANUC系统的双曲线数控车削宏程序编制做了实例解析,为深入研究数控机床双曲线宏程序的编制与加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