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有效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基于2001-2017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用研发投资衡量创新投入数量,用专利产出衡量创新投入转化质量,从理论上分析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数量和投入转化质量的作用机制,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联立方程模型等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第一,政府研发补贴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研发投资额,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存在数量激励,同时,企业研发投资对专利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增加创新投入资金数量是确保投入转化质量的必要非充分条件;第二,在控制内生性后,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专利产出具有不显著负向影响,表明政府研发补贴未能形成创新投入质量导向;第三,在政府干预程度较低、法治水平较好的情况下,政府研发补贴能够同时提升企业研发投资与专利产出,证实寻租行为、逆向选择行为和缺乏政府监管等是政府补贴无法有效发挥投入质量导向作用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高质量创新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应当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的减税政策是否推动企业高质量创新成为值得关注的议题。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为例,探究了减税对企业高质量创新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1)减税显著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创新的发展,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减税主要通过“外延扩张”推动企业高质量创新,政策实施后新增的创新产出数量是推动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主要机制,但该政策未能“纵向深化”原有创新的质量,平均专利质量并未提升;(3)减税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效果,其对非制造、规模较大以及存续时间较长企业的激励效果更佳。鉴于此,政府应继续实施减税政策,同时为了发挥更为广泛的激励效应,也应做出诸如增强减税普惠性、分层次有针对性地优惠以及注重政策组合效应等调整。  相似文献   

3.
高水平创新需要高活力市场,高活力市场离不开公平竞争。研究基于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颁布为契机,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规制地方政府行政垄断的竞争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质量。研究表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质量,结论在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影响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创新目标导向高地区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公平竞争审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强化市场竞争推动企业创新质量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技术创新具有同群效应,且这一效应在企业层面放大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的创新质量提升效果。研究对科技强国建设背景下如何规范地方政府干预行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提质增量”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利用专利资源的二次创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按其始创性分为原始性创新和延伸扩展性的二次创新。本文提出了利用专利进行二次创新作为我国发挥后进优势提升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着重介绍如何有效地利用专利的流程介绍和二次创新方法,提出利用专利进行二次创新的两种方法:卡片剪纸对照法和剥离法。最后对其作了产出和效益的分析,从实例和分析中说明了创新的效益可以表现在对经济增长、生态环境和社会的总效益的贡献上。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在理论上分析了营商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并考察了对外开放对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能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表明,营商环境能通过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对外开放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会削弱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的正向促进效应,尤其对我国科技含量较高的专利。其政策含义是,我国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鼓励科技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与对外开放质量。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和产品质量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中国2011—2019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营商环境对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并利用多种方法来验证基准回归的稳健性。研究表明,营商环境优化能够显著地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营商环境优化能够通过增强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来显著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调节效应检验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均能够在营商环境对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地区异质性、所有制异质性、企业家精神异质性、研发投入异质性和研发产出异质性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格力、美的和海尔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2020年三家空调企业相关数据,运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3种方法分析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1)三家空调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出与毛利率和营业收入都呈正相关,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与毛利率呈显著正相关。(2)三家空调企业的发文作者合作网络虽已初步成型,但合作程度低;产学研的合作有待加强;空调企业需要在节能减排、智能家居等领域重点发展,以此赢得竞争优势。(3)海尔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相较于格力、美的比较高,技术进步指数低是空调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福建实达电脑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实达外设)是国内知名的计算机外部设备及行业信息化建设方案供应商,科技部认定的重点优秀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计算机协会打印机专委会会长单位,福建省首批制造业信息化试点企业和首批专利试点企业。公司长期从事中国行业信息建设,2002年、2003年均获得中国电子政务IT百强企业排名前十位,近三年连续获得福州市“纳税大户”荣誉称号。历年来,实达外设的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如何保护其创新成果,提高企业竞争力,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实达外设总工程师魏和文先生。  相似文献   

9.
标准与专利都是经济、社会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标准和专利两者的融合发展,既能够促进企业产品提升质量、创建品牌、发展创新和开拓市场,也能进一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全球贸易博弈。如何理解标准与专利关系,首先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区别。本文从标准与专利在概念上的分析,介绍了标准与专利各自的特点,重点论述了标准和专利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和突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的研究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重点研究在引入竞争机制后,两个企业创新竞争所产生的结果。在两企业创新竞争的问题上,许多学者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在分析企业竞争创新问题时,通过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竞争模型,试图解释企业在创新竞争下的创新效应。本文在探索企业竞争创新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流程工业》2013,(18):55-55
日前,第二十届河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选揭晓.唐山三友集团有10项成果获奖。其中.“推行‘大成本、小核算’打造行业内最具影响力企业”和“开发经济运行监控模型.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两项成果获一等奖.另有4项二等奖和4项三等奖。  相似文献   

12.
如何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重要议题,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趋高已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现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出发,构建创新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计量回归模型,进一步引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分析这一重要因素是否会影响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性,并采用我国2005-2016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IVTobit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创新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正向调节创新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这表明在EPU较高的环境中,地区会通过投入创新来化解市场风险,EPU与R&D形成了良好的耦合效应;(3)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研究的政策启示是,政府应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以应对不确定的政策环境,经济政策的调整应以促进企业创新为前提,而且,各地区应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其中,中、西部地区应适度降低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稳定市场预期。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也逐渐激烈起来,怎样在建筑行业中不断显示自身的竞争优势、充分地提升建筑的质量和创新意识,是现代建筑行业在实际发展中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建筑工程管理作为建筑工程开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其对建筑的质量和建筑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必要性,并就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提出见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角度分析市场分割的影响机制、影响大小、影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综合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全面分析了市场分割与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分割总体上与创新数量、创新质量无关,市场分割对创新的正向影响与负向影响产生的效应相当;市场分割越严重,对创新数量的正向影响越大,对创新质量的间接负向效应也越大;但市场分割也有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市场分割有利于低水平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地区创新;此外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具有一定的负向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质量探索》2013,(11):15-15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2》总执笔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所副所长宋卫国日前表示,“从专利和科技论文产出看,现在每增加1美元的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16.
正企业既是市场的主体,又是创新的主体,同时也是标准化的主体。作为身兼三位主体的企业,一旦在技术上取得优势,在创新上抢得了先机,就要积极寻找机会参加各个层面的标准编制,拟定行业的"游戏规则"。通过技术标准的聚集和放大作用,去影响和左右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不断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竞争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赢得市场并为客户创造价值。标准化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跟产业化的桥梁,标准源自于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中心成立34年以来在论文和专利方面的产出的研究,对该中心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该中心一直围绕着太阳能电池等微电子器件的基础理论与工艺设备开展研究,不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一直保持了非常高的产出与增速,且研究成果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度认可。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研发平台,该中心与全球科研机构和企业,特别是微电子巨头企业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也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资金的支持,并且从成立之初就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专利布局。这些都是该中心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的原因,也值得我国微电子产业相关机构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制造企业也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巨大的挑战,各大企业竞争优势不再是其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各企业要根据时代步伐探索企业竞争优势,不断成长。中国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顶梁支柱,经济的动力,同时是衡量国际竞争力的标志。装备制造企业的不断成长依赖于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要依赖于制度创新。通过创新科技,先进的技术水平以及先进的设备来实现高质量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本文将主要针对如何实现高质量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做阐述。  相似文献   

19.
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及要素市场,是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支点,同时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现代化体系建设题中之义。基于上市公司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市场分割程度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效应,经检验发现:首先,市场扭曲显著抑制了企业研发创新水平。其次,从地区划分来看,相比中西部地区,市场分割对东部地区企业的研发带来更大的负向影响;从分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相比来看,市场分割对位于较高金融发展水平地区的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从不同的所有制看,相比国有制企业,市场分割对非国有制企业创新的负向效应更加显著。此外,进一步从市场分割对企业创新带来负向效应的影响机制来看,市场分割将会通过市场集中度下降和地区财政依赖性增强阻碍企业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与科技管理创新,二者是相互推动、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动,应当先不断强化科技研究同科技管理本身的创新,并且,不但要使用科技成果提升科技管理的效率及质量,为了科技创新供给管理支持,还要创新管理的环境,开展科技研究,为了科技管理创新供给技术及动力支持,进而深入科技创新同科技管理创新的理论研究,引导科技工作,推进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