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飞灰水活化团聚脱硫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循征流化床飞灰中含有较高的氧化钙和未燃烧碳,介绍一种流化床飞灰水活化团聚的脱硫技术,该技术主要优点是飞灰经过水活化团聚后,飞灰团聚颗粒的脱硫活性增强,在流化床中的停留时间增加,从而显著提高了钙的利用率和降低飞灰未燃烧碳含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声波团聚的影响因素,以燃煤飞灰细颗粒作为声波团聚的实验对象,使用光学颗粒物粒径谱仪测量颗粒的粒径分布与浓度,主要研究了声波频率与喷雾对声波团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声波的作用下,细颗粒浓度显著减少,且声波团聚效果对频率较为敏感;无论在高声压还是低声压级下,1400Hz的频率下能获得最佳的团聚效果;在加入喷雾后,颗粒物浓度显著减小,且随着喷雾量增大,颗粒物浓度越小;分析了喷雾增强团聚效果的机理:在加入喷雾后,细颗粒间的相对运动增强;同时喷雾颗粒增大了颗粒浓度,增大了细颗粒碰撞概率;此外,喷雾改变燃煤飞灰细颗粒的表面特性,使颗粒的表面黏性增大,有助于团聚体形成。  相似文献   

3.
燃煤飞灰低频下声波团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验研究了低频下燃煤飞灰的声波团聚。燃煤飞灰气溶胶在声波作用下粒径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大量细颗粒团聚产生粗颗粒,气溶胶浓度降低。在147 dB、1400 Hz时,气溶胶总浓度和PM2.5浓度分别减少了68.4%和75.6%,达到很好的团聚效果。从扫描电镜照片中可以观察到声波团聚过程中产生了粒径大于10 μm的链状团聚体。在声波作用下,气溶胶总浓度随团聚时间呈指数衰减规律降低。实验证明了声波团聚中存在最佳频率,在此频率下团聚效果最好,偏离该值团聚效果急剧降低。另外,实验发现最佳频率随声压级的增大而轻微降低。同时,研究了声压级、停留时间和气溶胶初始浓度等参数对声波团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城市垃圾焚烧飞灰(以下简称焚烧飞灰)为主要原料,在实验室电炉里成功研制了阿利尼特水泥熟料。本文主要研究水泥熟料煅烧形成过程及其水化性能,分析了阿利尼特水泥的适宜石膏掺量、水化放热特征、水化产物及其显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垃圾焚烧飞灰为主要原料可以成功烧制阿利尼特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中首先出现C2S、C12A7和C2S·CaCl2,随后与MgO和CaCl2反应生成阿利尼特;掺加5%二水石膏可以促进阿利尼特水泥水化,较普通硅酸盐水泥更快,阿利尼特水泥可以作为一种早强快硬型水泥使用;阿利尼特水泥主要水化产物除含有硅酸盐水泥中常见的CSH凝胶、棒状AFt和Ca(OH)2晶体外,还含有C3A·CaCl·210H2O晶体。  相似文献   

5.
纳米二氧化硅团聚特性对水泥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团聚粒径很大的沉淀二氧化硅(PS)和团聚粒径较小的纳米二氧化硅(NS)为原材料,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团聚特性对水泥水化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S相比,虽然PS团聚粒径很大,后期火山灰活性较低,其早期火山灰活性却较大,对水泥水化的促进作用也更明显。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NS和PS的火山灰反应产物的胶结作用有限,其与水泥水化产物本体之间甚至存在明显的界面过渡区。压汞分析表明:掺PS和NS均可有效降低硬化水泥石毛细孔率;与掺PS相比,掺NS对减小20 nm~10μm的凝胶孔和毛细孔体积更有利。掺纳米二氧化硅对硬化水泥石微观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团聚颗粒对水泥分散体系的填充效应和吸水效应所致,与晶核效应无关。  相似文献   

6.
气固射流作用下可吸入燃煤飞灰颗粒的团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团聚室中引入气固射流,使团聚室内形成局部湍流,强化颗粒间的碰撞.以撞击式采样器测量燃煤飞灰可吸入颗粒团聚前后质量变化来反映颗粒的团聚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引入气固射流后,颗粒在团聚室内团聚沉降,撞击式采样器收集到的颗粒质量减少,颗粒清除效率提高.加入粗颗粒可有效提高可吸入颗粒清除效率,且随粗颗粒粒径增大,清除效率提高更加...  相似文献   

7.
气氛与湿度对燃煤飞灰颗粒声波团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振楠  郭庆杰  李金惠 《化工学报》2011,62(4):1055-1061
在空气、CO2以及CO2和N2混合气3种气氛下,团聚室中引入声波以强化燃煤飞灰可吸入颗粒团聚.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气氛下声波对同种颗粒具有不同的夹带效果,颗粒的团聚效果也不同.空气气氛下的颗粒质量清除效率最高,为37%.随着气体流速加快,颗粒清除效率逐渐提高,在10 m·s-1时最佳;高于这一气速,清除效率变化不大.气体...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高效、低污染、煤种适应性广等优点。但我国流化床锅炉普遍存在着飞灰含碳量高,锅炉燃烧效率达不到设计值的问题。概述了影响飞灰含碳量的主要因素:如煤种、燃煤的粒径及风量等,重点探讨了燃煤的粒径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提出了维持锅炉稳定,降低飞灰含碳量,提高燃烧效率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
流化床颗粒团聚物水分分布测量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云龙  杨宁 《化工学报》2014,65(10):3878-3883
在流化床中团聚物主要以宏观团聚物、微小团聚物、自由颗粒3种形式存在,通过TEB雾化喷嘴制造流化床颗粒团聚物,其中宏观团聚物沉积在流化床的底部位置,微小团聚物和自由颗粒均匀分布在整个流化床中。研究发现本文自主研制开发的多通道电导电路实验装置测量所得电导信号与流化床内水分含量存在线性比例的关系,利用流化床的持续流化效应造成团聚物破裂引发电导信号回升,实现了颗粒团聚物水分分布状态的测量。利用该装置测量了TEB雾化喷嘴气液比在0~4%范围内变化时流化床内颗粒及团聚物的水分分布状态,结果表明随着气液比的增加,微小团聚物、自由颗粒所包含的水分有所增加,宏观团聚物所包含的水分有所减小,即使在气液比增加到4%时,大量的水分仍然被宏观团聚物所吸收。  相似文献   

10.
循环流化床中颗粒团聚物性质的PDPA测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利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来测量气固循环流化床中颗粒团聚物性质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初步考察了操作条件对循环流化床稀相区中颗粒团聚物性质的影响.在本实验操作条件下,颗粒团聚物的时间分率、频率、内部空隙率以及轴向速度等性质都存在轴径向的不均匀分布,具有较明显的环核特征;固体循环速率对颗粒团聚物性质径向分布影响不大,表观气速的变化可引起其轴向分布规律发生显著改变,但其径向的环核特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残碳生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论述了近十年来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残碳生成机理的主要研究成果,对国内外飞灰残碳生成机理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结果作了分类介绍和分析,对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残碳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探讨了今后飞灰残碳生成机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卿山  蒋吉军  王华 《煤炭转化》2004,27(2):46-50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飞灰含碳量是锅炉燃烧工况好坏的直接反映 ,其对锅炉的热效率的影响是很大的 ,它还直接影响着粉煤灰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在对云天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生产实验研究中 ,分析了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各种因素 (床温、煤质煤粒、一次风、二次风、床压和旋风分离器效率等 ) ,通过实验研究找到了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具体而又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 ,以指导实际生产 .  相似文献   

13.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残碳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浮选法从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中提取残碳,在德国NETZSCH公司的STA409型热分析仪上研究了原煤与飞灰残碳的燃烧特性的差别,并研究了两种飞灰残碳在不同氧浓度下的燃烧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飞灰残碳的反应性温度以及着火温度较原煤高,残碳的反应活性并不仅仅依赖其入炉煤,还与电厂的具体燃烧工况有关.随着氧浓度增大,飞灰残碳的着火温度呈下降趋势,着火时间提前,飞灰残碳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提高;当氧浓度小于40%时,飞灰残碳燃烧特性改变较大,当氧浓度大于40%时,改善趋势变缓.因此采用膜法富氧燃烧时,宜采用的氧浓度为40%左右.  相似文献   

14.
田群伟  周金英 《大氮肥》2012,35(2):121-124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在运行中也反映出高温烧蚀、低温腐蚀、冲刷磨损、超温爆管、耐火耐磨材料脱落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水冷壁的磨损情况,提出相应的防磨措施。  相似文献   

15.
粉煤灰与水泥熟料共同水化硬化的基础研究进展及评述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结合水泥混凝土向绿色高性能化发展的方向,综述了近十年来粉煤灰和熟料共同水化硬化的基础研究进展,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脱硫石膏粉煤灰胶结材水化硬化机理及耐水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火电厂的两种废渣即脱硫石膏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得的胶结材,其强度明显高于普通石膏制品,软化系数大于0.85。采用水化热测定、XRD和pH值测定及SEM/EDXA分析,并结合宏观试验结果,分析了这种胶结材的水化硬化机理和微结构特点,并对其耐水性提高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矿渣-粉煤灰混合材料水化产物、微观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景富  丁虹  代奎  孙超 《硅酸盐学报》2007,35(5):633-637
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矿渣、粉煤灰混合材料的水化产物、硬化体微观结构及强度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确定了水化产物的组成及微观结构特点,揭示了矿渣粉煤灰材料的水化作用特点及强度特征.结果表明:矿渣在激发剂作用下使玻璃体首先发生表面水解,产生水化反应,进而引发粉煤灰的火山灰作用;混合材料的水化产物组分以水化硅酸钙凝胶为主,硬化体具有与油井水泥相类似的网络状微观结构;随养护时间增长,混合材料后期强度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8.
重液法研究CFB飞灰的组分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飞灰中不同组分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真密度.利用比重不同的重液和高速离心机可以将飞灰中物理分布相对独立的物质分离开来,通过测量不同比重重液对应的组分里面元素的含量,得到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中的组分的分布规律,从而为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的综合利用和研究煤中矿物组分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温燃烧条件下的转化过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水泥的水化动力学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研究了粉煤灰水泥中粉灰和水泥熟料的水化过程动力学;讨论了这两种反应的动力学常数对系统性质的影响。提出了为改善粉煤灰水泥的性质,必须同时促进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庆和水泥熟料的水化反应。  相似文献   

20.
Class F coal fly ash was slurried with hydrated lime at 90°C in 1/3, 5/3, 9/3, and 15/3 weight ratios and for 3, 5, 7, and 9 hours of hydration, in a process to prepare sorbents for SO2 removal. The amounts of aluminum, silicon, and calcium in the product of the pozzolanic reaction were determin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product composition with the initial raw materials ratio and hydration time and to relate this composition to the desulfurization capability of the material. Al, Si, and Ca were present in the solid product for any raw materials ratio and hydration time, showing that calcium silicates, calcium aluminates, and/or calcium aluminum silicates were obtained simultaneously. The products formed show a nearly constant molar ratio of Al2O3/SiO2 independent of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ested and similar to the Al2O3/SiO2 ratio in the fly ash. The SiO2/CaO molar ratio in the products decreased as the initial fly ash/Ca(OH)2 ratio decreased, being approximately constant for each ratio with respect to hydration time after 5 hours of hydration. The maximum moles of CaO, SiO2, and Al2O3 per gram of sorbent in the reaction product were found for any hydration time for the 5/3 sorbents, meaning that at this initial ratio the pozzolanic reaction takes place at the highest rate. The capacity of the sorbent for SO2 removal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amount of products produced by the pozzolanic reaction but also on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sorb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