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管件电磁成形数值模拟方法及缩径变形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随着电磁成形工艺应用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数值模拟方法来预测成形过程,并用来指导成形系统设计.归纳了现有的电磁成形模拟方法及各自的特点,讨论了模拟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应用FEM软件ANSYS对铝合金管件电磁缩径成形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管件均匀缩径变形规律.变形管坯轮廓验证了电磁缩径成形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5.
6.
7.
电磁流量计具有高精度的特点。但是电磁流量计的励磁频率对液固两相介质的测量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只有选择合适的励磁方式和励磁频率,仪表才能得到满意的测量结果。本文通过对电磁流量计的组成、测量原理、励磁方式进行分析,结合我公司生产的KF20型电磁流量计系统分析了励磁频率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放电时序对翻边变形的影响规律,提高成形能力.方法 以双向加载式管件电磁翻边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电路-磁场-固体力学耦合的仿真模型,针对放电时序的变化,详细分析驱动电流、电磁力和翻边变形受到的影响,揭示其作用机理.结果 与常用的同时放电相比,最佳的时序放电在保证脉冲时间一致性的同时,将径、轴向线圈电流峰值分别提高11.6%和降低12.4%,最终使径、轴向电磁力峰值分别提高18.8%和6.8%,翻边角度提升约30%,显著提升了系统的翻边能力.结论 控制放电系统开关时刻改变放电时序,可以使放电能量在线圈间发生转移,影响线圈中的驱动电流波形,从而提高电磁力大小并改善其径轴向分量的比例关系,显著增强电磁系统的成形能力. 相似文献
9.
用板料成形的方法对变形镁合金进行加工可以制造更薄更轻的零件,符合轻质化的发展趋势.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对实际的冲压过程进行模拟,达到改进工艺与模具的目的.对于板料加热状态下的数值模拟,为了使结果准确,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正确的材料本构关系模型,这一材料模型需给出应变、应变率、应力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在经典的塑性成型计算中,材料模型包含两方面的内容:①初始屈服表面的确定,②流动法则和加工硬化模型的建立.总结了经典屈服模型和材料本构关系模型以及国内外学者在经典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镁合金材料模型;探讨了板料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以及目前常用的模拟软件;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镁合金冲压变形的热-机耦合的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揭示铝合金板材磁脉冲辅助弯曲成形对回弹的影响机理。方法基于两种磁脉冲辅助成形方案,采用数值模拟软件LS-DYNA,建立磁脉冲辅助U形弯曲的有限元模型。结果与准静态成形相比,磁脉冲辅助U形弯曲成形能减小板料圆角区的残余应力,方案Ⅰ板料圆角区等效塑性应变大于方案Ⅱ板料圆角区的等效塑性应变;电磁体积力能有效减小回弹,且放电能量越大,回弹角越小;磁脉冲辅助U形弯曲成形能减小板料的弹性应变能。结论相同放电电压下,方案Ⅰ的回弹控制效果好于方案Ⅱ的回弹控制效果。磁脉冲辅助U形弯曲减小回弹的主要原因是板料圆角区残余应力的减小和弹性应变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14.
应用感应加热理论,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温度微分方程,建立了电磁场与温度场耦合的有限元数学模型,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热金属气压成型工艺中的电磁感应加热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电磁感应线圈电流频率的提高,在相等的加热时间内,金属钢管的升温速度不断增加,且最终达到的温度也进一步升高。随着电磁感应线圈电流密度的增加,在相等的加热时间内、相同的电磁感应线圈电流频率下,金属钢管的升温速度不断增加,加热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且最终达到的温度也逐步升高。随着金属钢管与线圈的间隔增加,金属钢管内、外表面的温度均逐渐降低;外表面温度的降低趋势越来越平缓,而内表面温度的降低趋势则不断加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进一步提升2219铝合金火箭贮箱箱底瓜瓣构件的尺寸精度,进行了瓜瓣构件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工艺的研究。方法 设计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工艺方案,基于LS-DYNA R8.0有限元软件,建立了2219铝合金瓜瓣构件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了有效验证。通过数值仿真模拟分析了板料成形过程及其成形效果,阐明了瓜瓣构件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的变形行为。结果 板料冲压成形后的等效应力显著集中于圆角过渡区域,应力分布不均导致贴模性较差。引入电磁成形后,板料在瞬时交变脉冲电磁力的作用下具有显著的应力震荡效应,等效应力经高速震荡后可得到有效释放,在放电电压为10 kV条件下,平均应力从71.1 MPa下降至30.4 MPa,降低了57.2%。板料的贴模间距曲线幅值更均匀,平均贴模间距从0.91 mm降低至0.52 mm,随放电电压的不断提高,瓜瓣构件的平均贴模间距不断减小。结论 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可有效改善瓜瓣构件的贴模性,经过放电电压12 kV以上的电磁成形后,板料的平均贴模间距在0.5 mm以下,降低了45%以上。 相似文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