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使用机械合金化法合成金属间化合物SbSn颗粒,并在合成的过程中添加适当助剂。考察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助剂和不同球磨时间对金属间化合物SbSn颗粒比表面积大小的影响。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使用SbSn金属间化合物对汽油进行静态脱硫试验,考察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助剂、球磨时间、处理时间及剂油比对脱硫率的影响。在施加直流电场的条件下,进行了动态脱硫试验,考察了电场的方向与大小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操作时的脱硫率远高于静态操作时的脱硫率;电场的方向与大小对脱硫效率有显著影响;配以1.5 V的正电场对汽油中硫的单程脱除率最大可达38.9%。  相似文献   

2.
SbSn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晓  曹晶晶  云志 《现代化工》2005,25(7):40-43
以Sb、Sn为原料,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SbSn金属间化合物,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实验考察了球料比、球磨时间、球磨转速、原料比以及使用后的清洗方式对SbSn金属间化合物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2种不同性质的乳状液对脱硫的影响。结果表明球料比10∶1、转速270r/min、球磨时间8h为最佳合成条件。在常温常压下对于油品中的噻吩,单程脱除率在9.7%左右,3次循环实验后脱硫率可以达到23%。  相似文献   

3.
王勇  云志 《化工学报》2008,59(2):467-471
将Sn粉、Sb粉和少量的Al粉混合,通过球磨法制备出掺Al的金属间化合物SbSn,再采取碱洗溶脱的方式除Al以期增加SbSn合金的比表面积。采用XRD、BET、DSC等分析方法对其相结构、比表面积和熔点进行表征。当掺Al量为5%时,比表面积扩大7倍多。结果表明:比表面积扩大有利于脱硫率的增加。将比表面积6.43 m2·g-1的SbSn负载于丝网上作介质,在外置电场电压为12.54 V,表面活性剂用量为0.19%,[JP+2]反应时间为18 h后,W(20)/O(80)乳液的脱硫率可达到37.9%。脱硫的反应机理可解释为在电流的诱导作用下,SbSn与硫化物产生电化学反应和脱Al后合金表面产生的空缺位等活性点的物理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SbSn金属间化合物结构与原油脱硫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宁  云志  史美仁 《化工学报》2006,57(9):2214-2217
为了考察SbSn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条件对材料的结构以及脱硫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的熔融温度,配以喷雾快冷法制备了SnSb金属间化合物.用差热分析和XRD对产物进行了测试表征.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与讨论,给出了产品制备温度分别在750℃和950℃下的分子点群示意图.发现锡锑化合物在升温过程中,熔体的结构会发生变化,不同熔融温度下制备出的材料的晶体结构不同.脱硫实验结果表明,900℃以上熔融喷雾快冷制备出的材料具有较好的脱硫性能.在SnSb和原油乳化液质量比为1∶20的条件下,950℃下,熔融喷雾快冷制备出的材料一次搅拌24 h可以使原油中的硫含量降低2440.0 μg·g-1.  相似文献   

5.
使用自制管式炉,采用喷雾快冷工艺制备得到SbSn金属间化合物,将其作为功能材料进行石油脱硫实验。考察了材料制备温度、处理时间、石油乳化液配制条件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bSn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制备温度为950℃,脱硫的过程以16 h为宜;使用SbSn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对油包水型石油乳化液有明显的脱硫效果,该石油乳化液较佳的配比为: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0.25%,水的质量分数40%。在以上适宜的条件下,对石油的脱硫率最大可达到30.4%。  相似文献   

6.
以超声还原方法合成的SbSn金属间化合物粉末为原料制备了SbSn金属间化合物过滤膜.在常温常压下,使用制备的过滤膜进行动态汽油脱硫实验,并考察了外加电场大小及其方向对脱硫效果的影响,膜片的清洗方法及其清洗后的脱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正确的外加电场方向及适宜的电场强度可以显著增加过滤膜对汽油的脱硫效果;外加电场的清洗方式远好于仅使用有机溶剂清洗的方式,重复使用5次后的脱硫效果可以达到首次脱硫效果的68%.  相似文献   

7.
锡锑金属间化合物脱除汽油中的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志明  马金花  云志  史美仁 《化工学报》2006,57(8):1974-1978
以锡锑金属间化合物作为介质,进行脱除汽油中硫的研究.采用熔融喷雾工艺制备锡锑金属间化合物,作为汽油脱硫功能材料.在汽油中加入水和表面活性剂制成油包水型乳状液,在常温常压下,用SnSb脱除乳化汽油中的硫.通过静态脱硫实验考察了SnSb制备温度、油剂比、处理时间、颗粒大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测定了动态脱硫数据,并考察了施加直流电场对动态脱硫效果的影响,考察的电压范围为-15~+15V.结果表明:动态操作时脱硫率远高于静态操作时的脱硫率;电场的方向与大小对脱硫率有显著的影响;配以2.5 V的正电场,对汽油中硫的单程脱除率最大可达45%以上.  相似文献   

8.
金属间化合物增韧陶瓷材料的效果与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属间化合物作为结构材料近几年倍受众多研究者重视,但作为第二相物质与结构陶瓷形成复合材料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是一篇关于金属间化合物增韧陶瓷的综述文章,对重要的金属间化合物如Ni3Al,MoSi2等的性能特点,用其增韧Al2O3,Si3N4等陶瓷材料的效果、机理作了重点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9.
1.引言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金属间化合物,它们能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大量地吸收氢气。当改变温度、压力时又可以把吸收的氢释放出来。其主要特点为:①对金属间化合物充氢后的化合物(简称氢化物)进行中子衍射试验,证明氢是以原子态存在的,氢原子密布在金属晶格上;②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氢化物可吸收或  相似文献   

10.
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其最新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金属间化合物的概念、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几种常用金属间化合物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该类材料的最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两株嗜热解烃菌对原油的降黏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微生物采油技术是通过微生物自身及其代谢活动作用于原油和油藏,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项采油技术[1-4]。按代谢类型划分,油藏微生物主要包括解烃菌、腐生菌、厌氧发酵菌、硝酸盐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等[5]。其中,解烃菌是能利用石油烃作为碳源生长代谢,并产生气体、有机酸、脂肪酸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等代谢产物的一类微生物的总称[6]。这些代谢产物可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2.
稠油石油酸盐及其对稠油乳化降粘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辽河稠油为原料,采用脱酸剂法,对稠油中的石油酸进行抽提,然后分离出石油酸盐回注到稠油中,进行乳化降粘。考察了复合萃取剂用量、抽提相分离温度、相分离时间、脱酸剂油比、碱酸摩尔比及萃取次数等因素对抽提酸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抽提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复合萃取剂用量60%,碱酸摩尔比1.0,剂油比2.0,80℃保温分相2 h,在该条件下,分三级萃取,环烷酸抽提效率达到92.20%,脱酸剂收率可达96.18%;并测试了石油酸盐对稠油的乳化降粘性能,结果表明,稠油石油酸盐与其它表面活性剂进行简单复配,对辽河稠油和渤海稠油等环烷基或中间基稠油有明显的乳化降粘效果,降粘率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王卫强  崔静  吴尚书  李小玲  张海娟 《精细化工》2019,36(11):2317-2322
为提高含蜡原油流动性能,从辽河油田附近经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两株原油降解菌。经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菌株为纤维微菌属(Cellulosimicrobiumsp.)和假单孢菌(Pseudomonassp.),命名为7#和12#。将筛选出的7#菌与12#菌优化复配使用,研究结果表明:复配菌对液体石蜡有乳化效果,当复配菌体积比为1∶1时,乳化率最高达到77.5%;最适的生长温度为35~40℃,p H=6~8,最佳接种量(体积分数)为4%,复配菌体积比为1∶1,且培养基在初始pH,即pH=7时复配菌生长状态最佳。复配菌在37℃,pH=7条件下对原油处理7 d后,除蜡率为61.32%,降黏率达到31.58%;显微镜观察蜡晶变小,进一步说明菌株能够降解石蜡,破坏蜡晶结构,提高含蜡原油的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14.
研制了稠油采收降黏助剂,表面活性剂单体选用了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磺酸盐的造纸废液作为分散剂,减少了环境污染。配方定型和配方复配中,将降黏剂改为两剂型,有效利用了溶解热。对该降黏剂进行了稠油乳化降黏实验,稠油黏度由8371mPa·s降至23,2mPa·s,总降黏率达99%以上。室内和现场实验效果良好,解决了稠油采收的难题,提高了稠油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Shadi W. Hasan  Nabil Esmail 《Fuel》2010,89(5):1095-5850
Different methods of reducing the viscosity of heavy crude oil to enhance the flow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RheoStress RS100 from Haake.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shear rate, temperature and light oil concentration on the viscosity behavior have been studied.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blending of the heavy crude oil with a limited amount of lighter crude oil provided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other alternatives.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in terms of shear stress τ-shear rate and yield stress τ0 were conducted on the mixture of heavy crude oil-light crude oil (O-light). 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viscosity reduction of 375 mPa s at a room temperature of 25 °C.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heavy crude oil required a yield stress of 0.7 Pa, whereas no yield stress was reported for the heavy crude oil-light crude oil mix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