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竹黄菌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过程中,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对色素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玉米10 g/dL(颗粒度为0.78~0.95 mm),麦秸秆10 g/dL(干重),外加碳、氮源及无机盐为葡萄糖5 g/dL,NH4Cl 1 g/dL,CuSO40.05 g/dL,CaCl20.1 g/dL,KH2PO40.05 g/dL,K2HPO40.1 g/dL,MgSO40.2 g/dL;种龄24 h,接种量2 mL/30 g基料(干重),初始含水量50%,最适培养温度30℃,优化后竹红菌素产量达1.66%。  相似文献   

2.
竹红菌素是从竹黄菌或竹红菌中分离纯化的一种天然色素,在民间已有较广泛的使用。通过组织分离法,从竹黄中纯化一株竹黄菌PHP-89,在自然生境中就可以产生竹红菌素,但产率较低。采用单因子试验和响应面设计方法,对竹红菌素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大幅度提高了竹红菌素的产量。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27.3 g/L,玉米浆15.2 g/L,短穗竹竹叶提取物63.3 m L/L。在此条件下,竹红菌素的产量可达1997.2mg/L,是优化前的5.66倍。  相似文献   

3.
竹红菌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竹红菌素是竹黄菌中的主要成分。本文概述了竹黄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自然分布、竹红菌素的生理功能及其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4.
选取了7种培养基成分,通过L_(18)(3~7)正交试验研究了黄豆粉、酵母膏、葡萄糖、硫酸镁、硫酸铁、磷酸二氢钾、维生素B_1这7种成分对杏鲍菇菌丝得率和胞外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豆粉、酵母膏、葡萄糖、维生素B_1、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对菌丝得率和胞外多糖得率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黄豆粉对菌丝得率的影响非常显著。L_(18)(3~7)正交试验优化后的配方为:黄豆粉3%、酵母膏0.1%、葡萄糖3%、硫酸镁0.05%、硫酸铁0.01%、磷酸二氢钾0.05%、维生素B_10.001%。此条件下,菌丝得率和胞外多糖得率分别达9.692 g/L、537 mg/L。此结果与未优化组合相比较,菌体和多糖产量分别提高6.3%、7.6%。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竹黄菌在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的过程中,搅拌(初始搅拌和搅拌间隔时间)和外加淀粉酶对竹红菌素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优化后的最佳方案为:初始搅拌在发酵第3天进行,此后的搅拌间隔时间为36 h,外加淀粉酶以细菌中温α淀粉酶和糖化酶的复合添加为最佳,其中细菌中温α淀粉酶在固态发酵初始阶段加入,添加量为2.85 U/g,糖化酶在发酵第3天加入,添加量为29.78 U/g。经过搅拌和外加淀粉酶的研究后,竹红菌素的产量到达了60.74 mg/g,是先前竹红菌素产量报道的3.66倍,并且固态发酵的周期由15 d缩减到了13 d。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淀粉酶添加应用于固态发酵的研究,并且对竹红菌素产量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竹红菌素是竹红菌,竹黄菌等几种竹寄生菌的代谢产物,研究表明竹红菌素在可见光区具有优良的光敏活性,是一种潜在的光疗药物,因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现综述近年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对竹黄中竹红菌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及该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丙酮作为提取溶剂,竹红菌素在464nm处有最大吸收峰;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g/mL)为1∶40,提取时间为3h,提取温度为70℃;该色素对光和热稳定,变色域为pH7~9,对柠檬酸、蔗糖、双氧水、焦亚硫酸钠、维生素C、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有较好的稳定性,对亚硫酸钠稳定性较差;金属离子Mg2+、Pb2+、Mn2+、Na+、Zn2+、Ca2+对色素稳定性无不良影响,而Fe2+、Fe3+、Al3+和Cu2+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液态发酵豆粕的效率,对发酵所用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种子培养基氮源、碳源、无机盐种类及温度对生物量的影响,确定种子培养基组成为1%酵母膏、1%玉米黄粉、1%KH2PO4,培养温度36℃,其生物量、中性和碱性蛋白酶酶活较常规蛋白胨培养基分别提高210.10%、459.20%和67.50%。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对发酵培养基碳源量、接种量及温度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20%豆粕、2%玉米黄粉、1%KH2PO4、接种量10%,培养温度36℃,其生物量、可溶性蛋白及多肽含量较仅含22%豆粕的培养基分别提高40.90%、28.60%和36.40%。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能够显著提高枯草芽孢杆菌液态发酵豆粕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蛹虫草菌的液态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菌的液态培养基,以获得最大菌体量为响应值,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为葡萄糖、蛋白胨、七水硫酸镁。再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响应区域的中心点。最后利用中心复合试验确定最优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3.363 6g/L,蛋白胨26.720g/L,七水硫酸镁2.195 2g/L,磷酸二氢钾0.5g/L。蛹虫草菌的最终菌体总干重为3.91g/L,比优化前增加了2.48倍。  相似文献   

10.
有L9(4^3)正交试验研究了液态发酵猴头菌多糖培养基中4种主要因素的配比方法,从中筛选出了培养基中4个主要因素的适宜浓度比及它们对猴头菌多糖生物合成的大小和主次顺序,当葡萄糖为3%~4.5%,复合氮源为1.5%~1.68%,VB1为0.001%~0.0015%,pH为5.0~5.2时猴头菌多糖产量最高;它们对猴头菌多糖生物合成的主次顺序为氮源,碳源、pH、VB1。  相似文献   

11.
以菌丝体生物量和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灰树花的液态深层发酵条件,并考察不同发酵罐类型对灰 树花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50 L发酵罐进行了扩大培养。 结果表明,利用7 L搅拌式发酵罐,灰树花的最优液体深层发酵条件为培 养温度23 ℃,搅拌速度120 r/min,通气量3 L/min。 在此优化条件下,菌丝体生物量和发酵液中多糖含量分别为11.659 g/L和3.658 g/L, 且高于气升式发酵罐。 在50 L搅拌式发酵罐中成功实现了扩大培养,其菌丝体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分别为13.238 g/L和3.178 g/L。  相似文献   

12.
以生物量和胞外多糖含量为测定指标,通过摇瓶培养的方式对鸡腿蘑发酵条件的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腿蘑摇瓶发酵条件为起始pH6.0,转速170 r/m in,装量系数为0.4,接种量10%,发酵时间为6d,此时生物量可达17.70g/L,胞外多糖含量达1.46g/L。  相似文献   

13.
胡梅  田娟 《食品科技》2007,(12):133-136
以胞外多糖含量和菌丝体生物量为测定指标对鸡腿蘑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腿蘑深层发酵优化培养基的配方为玉米淀粉4.0%,黄豆饼粉0.2%,蔗糖3.0%,KH2PO40.1%,MgSO40.1%,CaSO40.05%,玉米浆0.5%。  相似文献   

14.
选取7种培养基成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金福菇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组成。结果表明,培养基组成为麦麸4 g/L、蛋白胨0.3 g/L,葡萄糖2.0 g/L,MgSO4 0.06 g/L,酵母膏0.5 g/L,KH2PO4 0.05 g/L,VB1 0.0005 g/L时菌丝体干重最大,为11.3911 g/L;组成为麦麸5 g/L,蛋白胨0.5 g/L,葡萄糖2.5 g/L,MgSO4 0.04 g/L,酵母膏0.5 g/L,KH2PO4 0.15 g/L,VB1 0.002 g/L时胞外多糖含量最大,为0.7201g/L。  相似文献   

15.
猫棒束孢真菌液体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培养基、装量、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的考察,确定了猫棒束孢最佳发酵工艺:培养基为蛋白胨0.6%,酵母膏1.2%,蔗糖2.4%,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整pH值为6.5~7.0;培养基装量为500mL;发酵温度为26.5℃;发酵时间为48h。  相似文献   

16.
灵芝多糖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和pH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韩国灵芝为发酵菌种,以灵芝多糖、菌丝干重为指标,研究了非营养因子对灵芝发酵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立了摇瓶培养灵芝的最佳pH为6.0、装液量100mL/250mL、接种量10%和培养时间5d。在10L发酵罐中,恒定pH为4.19比恒定pH为5.0和分段控制pH为5.0和4.19灵芝多糖产量更高,达1.64g/L,菌丝干重为7.13g/L。  相似文献   

17.
桦褐孔菌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糖和生物量的得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等不同因素对桦褐孔菌深层发酵的影响,运用了单因素试验的方法探索了其最佳的液体培养条件。确定了促进桦褐孔菌菌丝体发酵生产多糖的培养基组成为1.8%蔗糖,0.2%麸皮,0.05%MgSO.47H2O和0.1%KH2PO4。适宜发酵多糖的条件为:发酵温度25℃,培养基初始pH值为8.5,接种量为10%。  相似文献   

18.
采用酒精发酵和液态深层醋酸发酵两步法,研究了杏果醋的发酵工艺。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酒精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16°Bx、酵母接种量3%、酒精发酵温度30℃,发酵液的酒精度达8.6%。采用4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通过响应面法对醋酸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起始酒精度、醋酸菌接种量、摇床转速及发酵温度4个因素对杏果醋总酸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初始酒精度为6.7%、醋酸菌接种量为13%、发酵温度为34℃、摇床转速为153 r/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杏果醋酸发酵液的总酸(以醋酸计)为7.11 g/100 mL,挥发酸(以醋酸计)为6.23 g/100 mL。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以米糠和蔗糖为复合碳源,黄豆粉为氮源,以筛选的碳源、氮源与无机盐KH2PO4 和MgSO4·7H2O为考察因素,以菌丝干重和总三萜产量为主要指标,利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树舌灵芝菌丝体培养基配方比例,确定树舌灵芝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米糠40.0 g/L,蔗糖10.0 g/L,黄豆粉40.0 g/L,磷酸氢二钾 2.0 g/L,硫酸镁 0.5 g/L, 自然pH.于25 ℃、120 r/min振荡培养7 d,该菌菌丝体干重高达21.41 g/L,总三萜产量为69.94 g/L.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二水平实验设计法及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红曲抑菌的液态发酵培养基,研究影响红曲抑菌作用的9个相关因素,并对影响抑菌效果的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通过回归分析拟合出一个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对抑菌活性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是大米粉和黄豆粉,两者之间有交互作用。最优培养基是:大米粉5.8%、黄豆粉0.5%、葡萄糖3%;NaNO30.4%、酵母粉0.5%、ZnSO40.02%、MgSO40.1%、KH2PO40.5%,此条件下培养的红曲抑菌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