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宝全  魏植生  李开德 《水力发电》2005,31(5):28-29,42
分布于襦扎渡水电站坝基右岸的构造软弱岩带,其规模较大,且走向平行岸坡、倾向坡内,工程性状差,是襦扎渡水电站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从基本地质条件人手,对右岸构造软弱岩带的形成机制、工程地质特性及可能对工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水工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拟建的澜沧江某水电站右岸岩质高边坡开挖近400 m,根据现场地质调查,边坡岩体为硬脆性的英安岩,卸荷强烈,且边坡内中小型断层发育。此外,右岸边坡还发育有2条陡倾坡内的韧性剪切带,剪切带内产生了糜棱化,这导致了右岸边坡的地质条件和岩体结构都非常复杂。为了探究此条件下岩质高边坡的开挖变形响应机制及规律,选取水电站右岸坝轴线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离散元程序UDEC来模拟边坡的开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导致韧性剪切带浅表层岩体产生较大变形,影响边坡稳定性;开挖引起的变形主要受倾坡外的卸荷裂隙及溢流面的控制,其地质-力学变形破坏模式以"滑移-拉裂"为主;边坡开挖后主要产生横向位移,其累计位移模式为向高高程传递、在后缘累积;边坡开挖与产生的变形能基本保持同步,最终受岩体弹性恢复滞后的影响,在接近开挖结束时剩余变形较小。  相似文献   

3.
李宝全  张瑞 《水力发电》2005,31(5):33-34
糯扎渡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坝址右岸存在的构造软弱岩带有渗透变形稳定问题,对坝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影响极大。根据软弱岩带的工程地质特性,对渗透变形稳定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现场试验研究,并结合试验成果对构造软弱岩带的渗透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5.
糯扎渡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坝址右岸存在的构造软弱岩带,对坝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影响极大,该软弱岩带存在渗透变形问题。文章针对渗透变形稳定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现场试验研究,并对试验过程、方法、要求和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述,为本工程水工建筑物布置和右岸坝基防渗处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希望这一试验方法能为其它工程解决类似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桐柏山-大别山位于华北与扬子两大古板块碰撞拼接地带,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变动强烈,南北分别为桐柏-商城、龟山-梅山、翟家沟-五岳三大韧性剪切带,严格控制着本区金矿床(点)的分布。就其韧性剪切带的控矿作用及遥感影像特征进行阐述,对指导韧性剪切带及金矿分布规律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乌江银盘水电站坝址建基岩体主要由软岩和硬岩互层组成,其中软岩类岩层约占大坝长度的52%.坝基岩层倾向右岸偏下游,河流流向与岩层走向夹角25°,岩层向下游视倾角22°,岩体中发育多条层间剪切带,是影响大坝深层抗滑稳定、左岸开挖高边坡稳定的主要工程地质因素.通过对层间剪切带的物质组成、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对层间剪切带进行了分类,并对剪切带的化学矿物成分组成、物理力学性质、水理性质进行了试验、研究,为对层间剪切带的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物理力学参数.自导流明渠开挖至现在左岸一期边坡开挖完成,所有施工地质编录资料都说明,勘察期间对层间剪切带的定位、定性及工程地质评价都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域断裂及其次级构造(活断层)特征的目的是确定区域地震活动水平,评估未来发生在工程区及其附近断层地表破裂的潜在危险,对断层在未来一定时段或工程使用期内的可能位移量进行评估,为工程建设提供经济科学、安全可靠的设计依据。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岸坡异常卸荷是西南深切河谷地区进行大规模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常遇到的典型工程问题之一。根据野外详细地质调查,得出研究区坡体卸荷特征,再以是否考虑韧性剪切带和蚀变带为变量建立3个二维离散元模型,模拟河谷5次下切后坡体的变形情况,对比分析韧性剪切带和蚀变带对坡体卸荷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卸荷异常主要与韧性剪切带和蚀变岩体的发育有关;韧性剪切带和蚀变带质软,其软弱基座效应和弱抗风化能力加剧了坡体变形程度,同时构成软硬相间的坡体结构,使得沿缓倾坡外结构面的差异剪切错动更为明显。相关成果可供从事高边坡坡体卸荷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猴子岩水电站地处康巴藏区腹心地带,建设征地范围涉及四川甘孜、阿坝两州及康定、丹巴、小金三县,地域特殊,关系复杂,征地移民工作难度很大.结合猴子岩水电站征地移民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四川藏区大中型水电工程移民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小南海红层坝基以洪泛平原细粒沉积为主,粉砂岩-黏土岩不等厚互层的岩性组合、构造作用产生岩层屈曲及一定的地下水环境为层间剪切带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基于颗粒流理论,采用离散单元法软件PFC2D建立了软弱相间岩层层间剪切带试样的颗粒流模型,对剪切带试样的破坏发展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剪切带内孔隙比变化、剪切裂隙发展的位置、宽度、角度及间距,模拟结果与A.W.Skempton提出的黏土实验室滑动面发展破坏过程一致。对比了8组不同厚度及延伸长度的剪切带试样的PFC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剪切带厚度及上下所夹硬岩尺寸一定时,试样长度越长,裂隙与层面夹角越小、裂隙间距越大,微裂隙越容易集中在剪切带左右两端;试样长度和上下所夹硬岩厚度相同时,剪切带厚度越大,裂隙间距越大,但裂隙与层面的夹角相近。  相似文献   

12.
猴子岩水电站导流洞设计抗冲耐磨混凝土为HF混凝土,在施工初期浇筑混凝土出现较多肉眼可见的细小裂缝,为此开展了不同水泥品种、不同外加剂和不同掺合料的配合比对比试验研究,最终确定了导流洞抗冲耐磨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解决了浇筑混凝土裂缝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猴子岩水电站截流试验模型研究与猴子岩水电站工程截流水文资料观测分析为基础,将模型试验结果与原型观测结果对比分析,得到二者之间的异同,以及出现差异的原因,以期为后续山区河道截流工程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桥巩水电站泄水闸工作闸门为超大型露顶式平面滚轮钢闸门,闸门尺寸15 m×24.9 m,由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启闭,闸门常在局部开启条件下运行,闸门下游强紊动水流与闸门之间复杂的耦合作用可能引起闸门较大振动,甚至影响其安全运行,为保证闸门安全运行,采用1/25全水弹性相似模型对闸门进行了流激振动试验研究和三维有限元计算,揭示了闸门的流激振动特性,论证了闸门振动的安全性,建议避免闸门长期在0.1以下开度运行.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KLJ~?-P302s单组份聚氨酯材料作为坝面防水涂料的可靠性,参照猴子岩水电站坝面防水涂料的设计要求测试了其拉伸性能、粘结强度、抗渗压力、不透水性、离子渗透性、抗冻性及耐腐蚀性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未涂刷聚氨酯涂料的试件抗冻性经过100次冻融循环后显著劣化,涂刷聚氨酯涂料后经过300次冻融循环后未见混凝土有劣化趋势;涂刷单组份聚氨酯后,常温混凝土电通量从326C下降为0,隔绝了氯离子等侵蚀性介质锈蚀钢筯的通道,显著提升了混凝土及钢纤维的耐久性。实际应用表明,单组份聚氨酯涂层施工操作时间合理,涂料固化时间约2 h,避免了阳光曝晒导致溶剂急剧挥发形成鼓包和突然降雨冲击涂膜形成坑洞等病害。该材料在20 000 m~2的施工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施工性和合理的固化速度,充分证明了其是水工大坝防水涂料的优异选择。  相似文献   

16.
穆鹏 《中国水利》2010,(18):10-12,9
黄河某水电站库区泥石流沟道发育,对该水电站运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根据库区内泥石流的具体特征,以杏儿沟、官亭沟和喇家沟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这几条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包括泥石流的流速、流量等,并将泥石流对工程的危害作出评价。研究成果对水电站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景洪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高110 m,通过坝基的G23挤压破碎带规模较大、强度及变形模量低,对一些坝段的变形稳定影响较大。为了有针对性地采取工程处理措施,选取24号坝段坝体典型剖面建立计算模型,采用区间有限元理论对多个可能的处理方案进行了坝体、坝基联合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平面有限元分析计算。通过对各个方案的分析比较,选择了较为安全、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简要叙述坝址基本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指出了影响建坝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岩体卸荷程度;分析阐明了河谷两岸岩体卸荷分带特征及工程地质特性,明确了弱卸荷/未卸荷岩体均可作为工程可利用岩体;并将平硐宏观地质调查与地震波、声波测试成果相结合,综合判定两岸拱座岩体卸荷状况,为拱端嵌岩深度的合理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治国  罗乾坤 《水电站设计》2021,37(2):25-30,53
猴子岩水电站尾调室在开挖过程中,出现上游拱脚和边墙围岩变形破坏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尾调室拱脚存在偏压,监测反馈分析表明边墙的深层支护强度不足.本文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尾调室拱脚和边墙相应部位进行加强支护,实施后效果明显,有效保证了洞室的稳定和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非贯通裂隙软岩单轴压缩强度特征及其贯通机制,以非贯通裂隙软岩试样为研究对象,进行单轴压缩破坏试验,得到不同裂隙排数、倾角及贯通深度条件下非贯通裂隙软岩试样的强度特征,对破坏试样的裂纹和破坏面进行分析,得到非贯通裂隙软岩试样的裂纹类型和贯通机制。不同裂隙特征参数条件下的对比研究成果表明:不同裂隙排数及贯通深度的非贯通裂隙试样均以30°倾角试样强度为最低,这与贯通裂隙试样存在差异。分析不同裂隙排数及贯通深度的非贯通裂隙试样的强度参数,发现30°倾角试样的黏聚力最低,只有完整岩样黏聚力的43.53%;而倾角相同时,不同裂隙排数的试样强度均随裂隙贯通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受荷条件下裂隙间的多次贯通使得非贯通裂隙试样呈现出局部渐进破坏特征,扩展裂纹以次生裂纹为主,翼裂纹初期发育后逐渐停止扩展。裂隙排数对试样贯通机制起主导作用,单排裂隙基本以Ⅰ型张拉破坏为主(60°倾角试样除外),而双排裂隙则以Ⅱ型剪切破坏为主。研究成果对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破裂岩体强度计算问题和破坏机制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