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栀子果实油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 ,软脂酸和亚油酸分别占总脂肪酸的 2 5 .5 %和71.8%。栀子油脂经皂化、酸化、丙酮溶解、冷冻结晶等工艺可制出符合医药标准的亚油酸 ,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番荔枝籽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用索氏脂肪抽提器提取番荔枝籽的油脂,并以GC-MS分析油脂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番荔枝籽油脂收率达29.2%;番荔枝籽油脂中含有8种脂肪酸,主要为:油酸(45.37%)、亚油酸(30.68%)、棕榈酸(13.60%)和硬脂酸(8.94%),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6.29%。番荔枝籽含油量高,脂肪酸种类丰富,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番荔枝籽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用索氏脂肪抽提器提取番荔枝籽的油脂,并以GC-MS分析油脂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番荔枝籽油脂收率达29.2%;番荔枝籽油脂中含有8种脂肪酸,主要为:油酸(45.37%)、亚油酸(30.68%)、棕榈酸(13.60%)和硬脂酸(8.94%),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6.29%.番荔枝籽含油量高,脂肪酸种类丰富,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琳  林波  袁怡君 《广东化工》2011,(8):133-134
用乙醚萃取海南油棕果肉中的油脂,油脂中的脂肪酸采用氢氧化钾-甲醇溶液进行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分离鉴定出4种脂肪酸成分,它们分别是棕榈酸(45.62%)、油酸(37.70%)、亚油酸(8.39%)、硬脂酸(8.29%)。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46%以上,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棕榈油和椰子油等植物油脂主要由甘油三酸酯所组成,并占其总量的95%以上。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是甘油酯的主要组分,例如马来西亚棕榈油三甘酯中棕榈酸为36%~45%,油酸为40%~46%,亚油酸为8%~12%。本文重点介绍棕榈油和椰子油的脂肪酸或其酯加氢制取高碳醇的工艺过程及其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食用油脂的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食用油脂的历史悠久,但对油脂中脂肪酸人体的健康关系研究却是近年来的事情.油脂中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成份主要是多不 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a—亚麻酸、花生4烯酸、20碳5烯酸、22碳6烯酸等.其中亚油酸和a—亚麻酸一般称为营养脂肪酸.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从脂肪酸中提取精制亚油酸的方法,并讨论了结晶温度和结晶时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最终制成的精制亚油酸收率可达65%左右;溶剂回收率可达80%~85%。  相似文献   

8.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桂花果实核仁中的油脂,通过GC-MS分析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显示,桂花果实核仁油脂中鉴定9种脂肪酸,主要包含油酸(39.04%)、亚油酸(33.15%)、棕榈酸(10.31%)、硬脂酸(3.80%)、9,12-十八二烯酸(4.62%)和γ-亚麻酸(6.44%)。其中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3.25%。桂花果实核仁中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矿物Zeta电位测定和微浮选实验,研究了3种普通植物油脂中主要脂肪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与白云石作用的差异性。发现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与白云石有较强的作用,而饱和脂肪酸棕榈酸与白云石的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0.
范子昌 《山东化工》2013,(2):111-112
脂肪酸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本文介绍了油脂高压连续水解工艺工业化制备脂肪酸技术,本人对油脂水解原理及水解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消化,希望能对脂肪酸技术工作者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丝绵木果实中油脂的分布特点,研究了其种子油脂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分析了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化学成分,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超临界提取工艺并进行了验证.采用碱甲酯化和GC-MS联用方法,分析了丝绵木种子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再用皂化萃取分离和GC-MS联用的方法分析了化学组成.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2.
苍耳油制取亚油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气相色谱测定苍耳油的组成是软脂酸5.1%.硬脂酸3.6%;油酸26.8%:亚油酸64.1%;亚麻酸0.4%.苍耳油通过皂化,酸化,冷冻结晶等工艺制出符合医药标准的亚油酸.并对这些工艺参数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3.
对皮状丝孢酵母发酵高粱秸秆水解液产脂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并对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补加4%蔗糖,0.5%酵母膏+0.5%硫酸铵为氮源,初始p H 5.5,发酵摇瓶装液量为300 m L三角瓶装高粱秸秆水解液25 m L,时间5 d。在最佳条件下于28℃、150 r/min发酵培养得生物量为3.256 g/L,油脂含量为37.1%,产脂能力为1.208 g/L。所产生物油脂的脂肪酸主要为油酸、棕榈酸、亚油酸、和硬脂酸;亚油酸含量丰富,更利于后期加工。  相似文献   

14.
混合脂肪酸的分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陈永  赵辉  江鸿  曹红霞  康定学 《化学世界》2000,41(3):156-159
以一般油脂加工副产物十八碳混合脂肪酸为原料,采用配合结晶梯度冷冻反萃取分离技术,不经任何热处理以避免聚合作用的发生,使混合脂肪酸中的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分离,同时将不饱和脂肪酸分成油酸和(亚油酸+亚麻酸)两组分。后者含量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制造醇酸树脂的"脂肪酸-油法"的技术关键依然足油脂的醇解,整个脂肪酸-油脂体系的醇解是脂肪酸酯化与油脂醇解并行反应的结果,其中,脂肪酸与多元醇的酯化产物的介质效应有力地促进了油脂与多元醇的醇解反应.与反应机制相应,脂肪酸-油法的工艺仍应是醇解-聚酯化二步法.并对脂肪酸-油法的应用进行了同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利用DEAE—Sephadex分离柱及GC—MS对构树皮丙酮抽出物 进行了分离和分析.在丙酮抽出物中中性组分占抽出物的59.7%,弱酸性 组分和强酸性组分分别占25.9%和10.3%.中性组分中不皂化物占 89.2%,皂化物仅占8.4%.不皂化物的成分比较复杂,所检出的主要有 甾醇和甾酮类.皂化物中亚油酸占50%,软脂酸占21%.弱酸性组分中 50%以上是脂肪酸(亚油酸和软脂酸),而没有松香酸.  相似文献   

17.
从杨树皮提取分离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制的杨树皮不锈和脂肪酸乙酯产品是高纯度的亚油酸制品。产品主要成分是亚油酸,其含量达94.04%。精制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得率为30%-36%。急性性试验证明,产品无毒,安全可靠。药效试验证明,精制的不饱和脂肪乙酯对试验性高脂血症大有较明显的降低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白果中总黄酮的含量及其油脂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泰兴地区不同品种白果中油脂及总黄酮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台果中油脂的含量高达7.58%,其次是大佛子和蝙蝠子,两者皆为4.32%。油脂脂肪酸中含有65%以上不饱和油酸和亚油酸,其中棕榈油酸2.342%;棕榈酸7.915%; 7,10-C18:2亚油酸2.446%;8,11-C18:2亚油酸31.136%;油酸(9,11-C18:1)32.873%;硬脂酸1.589%。同时筛选出总黄酮含量高的品种,其中大佛子与蝙蝠子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0.150%、0.127%。因此,白果具有很好的药食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合成脂肪酸工业是五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天然油脂需要量大,食用油脂非常紧张,皂用油脂必须另找来源。同时认为,我国的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含蜡量高,用石蜡氧化制取合成脂肪酸供制皂之用是一条比较合理的工艺路线。当时的苏联正是采取这一路线的。其实,这条工艺路线本身存在着许多缺点:1.石蜡氧化的目的产品是C12-C18的皂用脂肪酸,但氧化过程的选择性不高,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介绍的是蒸馏浮油(由大约等量的树脂酸、油酸和亚油酸构成)和脂肪酸(含有等量的亚油酸和油酸)。两者都是很有价值组份的混合物,对这些产品进行再分离具有经济上和技术上的重要性。现有的技术是无法将蒸馏浮油分离成松香(树脂)和脂肪酸成份的。工业上分离油酸和亚油酸混合物,其脂肪酸纯度只达到75%左右。美国通用石油产品公司(UOP)已表示,它的吸附分离工艺Sorbex可用于树脂酸与脂肪酸以及油酸与亚油酸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