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对钛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对Ti-6Al-4V(TC4)钛合金进行离子无氢渗碳,在改善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同时,还有效的避免了其它有氢介质渗碳所产生的钛合金氢脆问题,是一种新的钛合金表面改性技术。介绍了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的原理并着重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靶距条件下钛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变化。研究表明,高温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钛合金的表面粗糙度变差,其中渗碳温度和靶距的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对钛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对工业用Ti-6Al-4V钛合金进行离子无氢渗碳,在改善钛合金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同时还有效地避免了其它有氢介质渗碳所产生的钛合金氢脆问题,是一种新的钛合金表面改性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的原理,并着重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靶距条件下钛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高温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钛合金的表面粗糙度变差,其中渗碳温度和靶距的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无氢渗碳的方法对钛合金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提高了钛合金的表面强度,改善了其耐磨性;同时避免了氢脆的产生。研究表明钛合金Ti6A14V双辉离子无氢渗碳合理的工艺参数为:温度880℃~980℃;气压28~40Pa:工件与源极之间距离6~14mm;源极电压600V~800V;阴极电压260V~400V;保温时间2~5h。处理后在钛合金表面形成了高硬改性层,耐磨擦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镁合金表面加弧辉光离子渗镀Ti的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将辉光放电与弧光放电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辉光放电空心阴极效应使工件迅速升温,同时在真空容器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金属阴极电弧靶源,利用真空电弧放电而不断地发射出高能量、高电流密度、高离化率的欲渗金属离子流,依靠扩散和离子轰击作用快速渗入工件表面层,在工件表面可以形成渗层、镀层、渗镀结合层.在实验条件下对镁合金AZ91表面渗镀了Ti,采用极化曲线测试和盐雾实验分析了处理后材料的腐蚀行为,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Ti镀膜的表面形貌,用电子衍射光谱(EDS)和辉光放电光谱仪(GDS)分析了表面化学成分分布.结果表明渗镀Ti显著提高了AZ91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无氢渗碳的方法对钛合金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提高了钛合金的表面强度,改善了其耐磨性;同时避免了氢脆的产生.研究表明钛合金Ti6Al4V双辉离子无氢渗碳合理的工艺参数为温度880℃~980℃;气压28~40Pa;工件与源极之间距离6~14mm;源极电压600V~800V阴极电压260V~400V;保温时间2~5 h.处理后在钛合金表面形成了高硬改性层,耐磨擦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钛合金双层辉光放电离子无氢渗碳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无氢渗碳的方法对钛合金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提高了钛合金的表面强度,改善了其耐磨性;同时避免了氢脆的产生.研究表明钛合金Ti6Al4V双辉离子无氢渗碳合理的工艺参数为:温度880℃~980℃;气压28~40Pa;工件与源极之间距离6~14mm;源极电压600V~800V:阴极电压260V~400V;保温时间2~5 h.处理后在钛合金表面形成了高硬改性层,耐磨擦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加弧辉光放电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装置及基本原理在辉光离子渗金属装置中,引入冷阴极电弧源,实现了快速渗金属,已成功地在普通碳钢表面渗入Ti,Al及Cr—Ni等合金元素,同时分析了10钢渗Ti处理后的渗层组织特征、成分分布、相组成及工艺参数对渗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钛合金表面辉光无氢渗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层辉光无氢离子渗碳技术在本底真空为 5×10-3Pa 的情况下,用 99.999%的高纯氩气对 Ti-6Al-4V 钛合金进行无氢渗碳。检测结构为:渗碳层厚度大于 200μm;表面层有一层以 TiC 为主的沉积层;在渗层中有 TiC 相生成;渗层的近表面硬度为 7 000 MPa;与刚玉球的摩擦力矩大幅度降低。通过研究得出:钛材经过双辉离子无氢渗碳后,不仅提高了表面的硬度,同时降低了摩擦系数,因而使耐磨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种血管支架用β型钛合金;一种钛表面辉光离子无氢渗碳工艺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钛表面无氢渗碳法——固体渗碳法和辉光等离子无氢渗碳法的研究成果。固体渗碳法可在钛表面形成Ti C等耐磨相、提高表面硬度,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如反应气氛不可控,伴有多种氧化物、氮化物,渗层有剥落,耐蚀性不佳。辉光等离子无氢渗碳可形成Ti C的梯度扩渗层,同时也可在表面形成一层碳膜,这种渗碳层既耐磨又减摩,可大幅降低摩擦系数、磨损率,在盐酸、硫酸等还原性酸中耐蚀性大幅提高。经过无氢渗碳技术处理的钛液压件、球阀、齿轮等已在耐磨耐蚀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企业设计资源的共享与重用及系统对产品开发支持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产品设计数学模型及具有组合重构产品结构和扩展结构的机械产品设计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数学模型建立了产品设计与产品特征的关联关系,为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机械产品设计模型在产品开发中可保持装配件和零部件之间的物理关系、保持整个产品基类结构的物理关系,增强系统的设计扩展能力,可较好地解决系统对产品开发支持能力不足及设计实例模型重用和设计资源共享的问题.最后以某风机为例简要说明了机械产品设计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稀土永磁材料表面超声波化学镀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稀土永磁材料表面的防腐蚀性能,通过化学镀的方式对稀土永磁材料进行表面处理.根据稀土永磁材料表面疏松多孔的特性,将超声波技术引入到化学镀工艺中,利用孔隙率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震试验、电化学测试、盐雾试验及湿热试验等检测手段,对镀层的孔隙率、形貌、结合力以及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将超声波化学镀层与常规化学镀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地降低化学镀层的孔隙率,提高镀层的结合力和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3.
《塑性工程学报》2015,(6):170-175
板料数控渐进成形工艺是一种柔性成形工艺,这种工艺非常适合加工小批量、多品种和形状复杂的板料产品。以医疗修复体为实验对象,分别采用正成形、负成形工艺在渐进成形专用机床上完成渐进成形加工。针对工具头与支撑体间隙不合理导致零件表面产生挤压痕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零件模型的整体偏置方法生成支撑体模型,很好的解决了加工件表面的质量问题。对成形零件变形区厚度及回弹变形进行测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数控渐进成形中材料厚度变化遵循正弦定律;负成形加工件的厚度误差、回弹量均比有支撑的正成形大,并对影响零件厚度、回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油田生产系统中CO2、H2S、Cl-、O2、细菌等腐蚀性介质的普遍存在,导致油田用钢腐蚀无处不在,而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均表明投加高效缓蚀剂是缓解腐蚀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国内外缓蚀剂品种繁多,如何快速、经济地筛选出高效、可靠的缓蚀剂是油田防腐蚀的基础。本文研究了一套适合油田不同生产系统用缓蚀剂的筛选与评价程序,并在塔河油田现场应用中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LF精炼炉炼钢精炼环节合金配料的常用建模方法和RBF神经网络作了简单介绍,运用实际数据进行建模、预测,并就其预测结果进行绝对误差曲线比较,得出RBF网络相对于其它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用Internet的资源,开展了基于Web的数控加工仿真技术研究.本文详细地阐述了采用VRML和Java相结合实现基于Web的数控加工仿真的方法和手段,并以铣削加工为例,给出了其实现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7.
孙玉鼎 《铸造技术》2003,24(5):372-374
从日本杂志上展出日本铸造企业的新技术产品和日本对铸造新技术产品的奖励,看到我国铸造企业的差距。必须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和用户对铸件产品的需求,大力开展发展铸造新技术产品。与铸造有关中介组织和媒体也要大力促进这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8.
A systematical and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material remov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DM) process using various dielectrics as the working fluids was conducted in this work. Five dielectrics, including gaseous dielectrics, air and oxygen, and liquid dielectrics, de-ionized water, kerosene and water-in-oil (W/O) emulsion were used as the working fluids. The whole geometry parameters of the craters, including the recast material in the craters, were precisely determined by metallographic method. The volume of melted and removed material and removal efficiency in different dielectrics were comparatively investigated. By relating the material removal characteristics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discharge generated bubbles in different dielectrics which was done by computer simulation, it seems that the pressure above the discharge poin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can affect material remov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of this work were supposed to be helpful for further clarifying the complicated material removal mechanism of EDM.  相似文献   

19.
基于CAN总线嵌入式结构的运动控制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CAN总线和DSP TMS320F2812,提出了一种基于串行总线的运动控制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20.
铝合金压铸件中的气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太  金吉琰 《铸造技术》2008,29(1):134-136
铝合金压铸生产的工件常因气孔存在而导致报废,产生气孔的原因很多,在解决这一产品质量问题时常常无从下手,如何快速、正确地采取措施减少因气孔而造成的废品率,这是各铝合金压铸厂家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