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直处于大规模高速度发展期,特别是住宅建设,快速发展已持续8年之久,近年来年开发规模始终保持在5亿平方米以上,目前全国城镇存量住宅已发展至约100亿平方米。房地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固定资产投资,改善提高居住水平,拉动需求,调整家庭消费指向和财产结构,吸纳劳动力、扩大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发展阶段上看,我国房地产业真正形成还不到10年时间,尚处于初始阶段。阶段特性必然是发展中的、不成熟的,会相应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近两年,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投资规模过大、房价上涨幅度过快、供应结构不舍理及市场秩序混乱等突出问题就是发展过程中多方面矛盾的集中体现。影响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仍未解决,如:土地市场化供应、完善健全的房地产金融、调控资源配置的房地产税收等制度改革与创新远未完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治绩 《中州建设》2009,(8):102-103
就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至今不过短短的十几年,已初步建立了房地产税收体系。房地产税收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完善税制、发挥税收聚财功能、进一步发挥税收经济杠杆作用、保护和合理使用土地资源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国外相比,我国房地产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房地产税收体系中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严重影响和阻碍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内在价值的房地产泡沫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房价居高不下的现象,从而引发对泡沫的争论.在分析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和演化机理的基础上,指出在内在传导机制和外在冲击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人们基于正反馈的投机行为和非理性预期是房地产泡沫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投机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房地产内在价值的泡沫度测定计量经济学模型,利用1997~2005年的房地产业数据分别对全国范围、北京、上海进行了实证分析,计算出不同地区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度,结果表明与现实状况非常吻合.通过对房地产泡沫度测定的研究,可以为国家相关部门提供泡沫度定量化的方法,指出房地产泡沫具有可控性,政府可以针对不同的泡沫度采取不同的政策对房地产泡沫预警,保障房地产业处于健康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4.
刘洪玉 《城市开发》2003,(10):15-15
酝酿已久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近日正式公布了,中国房地产业在经历了近两年“泡沫”与“过热”的争论,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与管理的讨论之后,终于有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正如《通知》开头所要求的那样,对中国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确实要首先统一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因为在对房地产市场的认识上,我们确实还存在一些类似“住宅消费增长过快会影响其他领域的消费”、“全国商品房空置率达26%,有的地区甚至超过60%,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10%警戒线”、“全国房价翻番、东北西部泡沫横溢”、“目前,国民经济增…  相似文献   

5.
1998年我国对房地产业进行改革,2003年房地产业被定义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短短几年时间,一个又一个地产王国在中国崛起,造就了我国房地产业的神话。这些年,房地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其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然而,我国的房地产业在辉煌的背后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如价格上涨过快、供应结构不合理、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保持整个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住房消费需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无疑,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成熟,对整个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有益的。因此,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为过热的房地产业降温,以解决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国十五条”实施细则的出台预示着一场房地产变革的序幕徐徐拉开。我国的房地产业最终将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向着科学、稳定、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房地产业将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品牌的时代。[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正>房地产到底存不存在“过热” 的问题?对“房地产热”,到底是该踩刹车还是踩油门? 当前,中国房地产业迎来历史上空前的思维活跃期。那边厢说“2002年是房地产的冬天”,这边厢则认为“中国房地产热得还不够”,不但不是冬天,还是“春夏之交”。那边厢说中国房地产已出现了泡沫,如不及时踩刹车,则后患无穷,这边厢则认为,防止泡沫的最好办法是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不仅不能踩刹车,还应给点油门。 于是乎,“刹车论”(主要出自一些学院派)、“发展论”、“总体正常局部过热论”(主要出自行业主管部门)、“青春痘”理论(出自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伦: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行为均是市场发育带来的问题,属正常现象)等一系列观点形成房地产理论百花齐放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柴强 《城市开发》2001,(10):12-14
一、警惕房地产“过热”和“泡沫”的必要性目前 ,我国住宅与房地产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表明 ,越是在房地产市场形势好的时候 ,越是要保持清醒和冷静 ,警惕和预防房地产“过热”和“泡沫”。我们现在讲要警惕和预防房地产“过热”和“泡沫” ,并不是说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过热”或是出现了“泡沫”。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总体上正常 ,但不排除在部分地区、个别城市已有了房地产“过热”和“泡沫”的迹象、苗头。房地产如果出现“过热”和“泡沫” ,往往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泡沫”破灭后产生的危害相当大…  相似文献   

8.
《广东建设信息》2004,(11):59-60
最近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众说纷纭,“泡沫论”激荡楼市。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械直指中国房地产泡沫现象,甚至预言泡沫即将破裂。另一方的观点也十分坚决。国内一些房产界大腕公开反驳;整个中国的住房空置率是下降的,房价普遍上涨并不意味着“泡沫”,而是表明需求的客观存在。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10月中旬也发布研究报告反击“泡沫论”,指出目前房地产金融风险尚在可控范围。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业经历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紧缩投资开发、控制金融信贷,以平抑房价涨幅,缓解楼市过热。目前,这场关于“泡沫论”的论战,无疑为房地产业又拉响了预警警报。论战的结果也许并非重要,在此起彼伏的预警声中,人们将用更为理性和冷静的目光,审度楼市发展现状,为后市调控和发展开出新的良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认识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特编辑本专题,探讨一些业界的热点话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状况及发展前景的判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我国房地产业投资"过热"和房地产市场"泡沫"和舆论很多.泡沫论在社会上发酵、膨胀,引致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2)
近年来,为了解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调控政策从立法性质来说,均是法律层次较低的规范性文件,但对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从经济法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航 《城市开发》2010,(7):21-22
供给类数据分析 在全国房地产业普遍进入景气循环的大背景下,一些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持续高涨和空置率的大量增加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关于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论断引发广泛的争论.本文选择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又具有代表性的23个城市2009年的房地产市场进行横向比较研究,按供给和需求两大类评价指标来进行实证数据分析,判别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以求为政府、开发商、其它同类城市房地产市场对比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上海房地产业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全市房地产投资超过900亿元,商品房竣工、销售、存量房交易都超过了2000万平方米,这些指标达到了历史新高,为市民居住质量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去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土地供应、房地产信贷、税收、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制度变革和消费观念的转变,199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房地产业持续的高位运行,使得房地产市场出现局部过热等经济泡沫现象,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河北省房地产业总体健康,但是也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政府需要通过宏观调控机制、产业发展支持系统、微观规范和管制手段进行干预,促进其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动给房地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房价、地价作为衡量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的两个重要指标,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业界人士争论的焦点。针对高房价高地价特征,出现了地价决定房价论、房价决定地价论、房价地价互为因果论、房价地价无因果关系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房地产市场基本特征和房地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房地产市场可能产生"泡沫"的原因,呼吁政府应以土地控制、金融等行政手段加强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呈现了快速增长势头,这种快速增长与强大的金融资金和宽松的金融政策是密不可分的。目前中国房地产业融资渠道单一,造成了房地产发展对金融资金和金融政策存在较高的依存度,这将可能导致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系统风险,从而对金融业、消费者以及房地产商等带来潜在危机。因此拓展房地产的融资渠道,调控宏观金融政策,建立房地产业与金融业良性的依存关系将是引导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业快速增长,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目前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居高不下等问题。特别是近阶段,有些专家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着局部泡沫,有可能造成房地产业的不稳定,并危及整体国民经济的良好走势。政府有关部门也看到了房地产业过度发展所形成的潜在性危害,因此加强了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在这一年间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而中国经济是否倚重房地产业过深也成为关注焦点。那么,2010年中国的房地产业的发展势头将如何?是否依然是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呢?  相似文献   

19.
孙妍 《辽宁建材》2010,(3):57-58
近年来,我国住宅房地产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日益激烈,大量资金进入工业房地产投资领域,工业房地产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新的投资热点。社会需求的增加、投资规模的扩大,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工业房地产的迅速发展。然而,我国工业房地产发展不过十几年,还处于初期发展的阶段,相关的理论和政策还不够完善,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和多种变量因素的影响以及开发商投资理念的局限,我国工业房地产投资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大的投资风险,研究工业房地产投资及风险评价规避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的房地产业己经发展了近二十年,投资前的可行性研究却发展较慢。有的开发商要么不做可行性研究就盲目投资,要么虽然想做好可行性研究,却因缺少专业人才、信息不全、经验不足、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不够丰富等,导致所做的可行性研究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20.
邹晨娜 《山西建筑》2004,30(23):162-162,214
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从谨防房地产金融风险、房地产泡沫的产生、重视房地产开发的结构性问题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须注意的几方面问题,以使我国房地产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