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技英语新词的构成特点及其认知语言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科技英语新词的主要构词特点,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些新词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大量科技英语新词的产生都体现出一定的认知规律,特别是隐喻思维;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旧词如何获得新义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科技英语新词的特点及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语言各要素中,作为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词;12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最为明显.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事物,必然就有反映这些变化的新词汇.到目前为止,英语中的词汇大约有200万左右,其中50%是新词.根据《伯恩哈特词典伴侣》的统计,每年进入其计算机数据库的新词和新义多达1500-1600个.作者探讨了科技英语新词的特点、产生途径以及翻译方法,以期对英语教师及科技英语工作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从汉语新词的来源阐述汉语新闻新词的发展,阐明汉语新闻词汇的发展与继承的重要性。认为信息技术高度的高度发展带来了汉语词汇的革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成果带来了新词汇;汉语的旧词汇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新词和流行语存在极大的相似性.正是这种相似性造成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的混用.从模因理论的角度对二者的存在以及新词演变为流行语的过程的分析,可以得出:研究意义上的新词都应该是成为模因的词语,严格意义上的流行语的前身都应是新词,只有那些由新词发展而来最终纳入一般语言的流行语才能被称为成功模因.  相似文献   

5.
从汉语新词的来源阐述汉语新闻新词的发展,阐明汉语新闻词汇的发展与继承的重要性。认为信息技术高度的高度发展带来了汉语词汇的革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成果带来了新词汇;汉语的旧词汇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我院解斌等同志编纂的《俄汉科技新词汇》已由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本词典涉及专业领域浩瀚,新词苔萃,编法新颖,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俄汉科技词典编纂领域中的一段空白。  相似文献   

7.
现代英语词汇的发展很迅速 ,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科技、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局势的迅速发展和变化 ,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创造出了一些与之相适应的新词 ;而这些新词是通过各种方法创造出来的 ,英语学习者通过对英语词汇最新发展的了解 ,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面向新世纪加强少数民族术语工作的紧迫性和藏语术语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论述了藏语在传统上创制新词术语的三条途径--利旧、创新和借用;介绍了藏语参照汉语科技术语加以仿译时所采取的几种常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现代英语词汇的发展很迅速,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科技、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局势的迅速发展和变化,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创造出了一些与之相适应的新词;而这些新词是通过各种方法创造出来的,英语学习通过对英语词汇最新发展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相似文献   

10.
汉语新词能反映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模因论为指导,结合2006年版《最新汉英特色词汇》中汉语新词及其英语译文,尝试探讨汉语新词英译策略:直接引用目的语模因、侧重复制核心模因、忠实复制或高保真复制源语模因,从而使英译后的汉语新词模因能更快地被英语本族语使用者所接收和传播,达到宣传中国特色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翻译理论与实务为基础,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用丰富的实例讨论分析了时政新词的文本类型、翻译原则及策略。本文认为时政新词属于"表达型"功能文本,以反映国家政策和领导人思想为主要目的,翻译时以服务于原文政治立场和目的为原则,应在充分理解原文政治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慎重选词,再现原文语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新颖度、来源和发展情况各不相同的一些新词新语,探求新词新语的来源和发展轨迹,探求新词新语的积极意义与存在问题,讨论有关部门对其进行的规范和引导。文章认为宽容地看待这些语言现象,规范与引导并重,有利于普通话词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汉语新词是指新产生的、被网络以及媒体大量采用的全新词语,具有更新快、信息量大的特点。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以及中日两国交流的加深,这些新词往往会带来理解上的障碍,而相应的日译研究却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展。本文基于汉语新词的产生方式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汉语新词进行了日语翻译的探讨。最后通过比较与分析总结出了汉语新词的日译方法并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此推动相应研究的进行、提高日本社会对汉语新词的理解度,从而达到促进中日两国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简要阐释中国特色新词的内涵,分析其与文化特色词、流行语和新词的不同之处;从直译、意译、音译、释译、套译和创译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特色新词的英译策略,并根据新词产生的背景和内涵,比较不同译语的利与弊;指出翻译策略仅是一种手段,而如何做到最好的文化交流才是翻译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变迁催生了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汉语新词,如何有效地翻译这些新词使目的语读者领略到汉语新词的文化内涵是个难题。本文将以接受美学为指导,尝试探讨汉语新词的英译以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新词新语的不断涌现是语言交流、社会发展和传媒作用的共同结果。语言变异过程中,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人们思维认知的一种方式。隐喻中蕴含模因,模因通过不断复制与传播来实现语言变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日报》案例阐释“中国特色现象”英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现象”词汇是新词新语,它不仅具有中国独特的文化韵味,还不断反映着中国在迅猛变化的过程中从各个层面涌现出的新现象。结合中国主流英文报纸,通过案例说明了“中国特色现象”英译的相关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多种方法也可适当地结合在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18.
"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信息和通信工程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然而,长期以来三门课程的教学各自为政,存在授课内容重复、衔接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因而有必要对原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文章首先阐述了整合的总体思路,其次提出了整合的具体方案,然后分析了整合后课程体系的特点,最后对进一步进行教学改革可能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中东欧地区地处欧洲大陆的东部,与欧洲大陆一起经历了长期的地质演化过程。该区从北向南依次跨越了东欧地台西南端?加里东褶皱带和海西褶皱带东部及阿尔卑斯褶皱带大部,总体上显示了由北向南逐渐变年轻的地质演化历史。该区金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分布不均匀。主要金属矿产有Cu、Pb、Zn、Au、Ag等,集中产在北部波兰和南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矿床类型主要是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含铜页岩型等。该区可划分出4个成矿带,分别为内喀尔巴阡山—阿尔卑斯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Cu-Pb-Zn-Au-Ag成矿带、塞尔维亚—马其顿—希腊罗多彼斑岩型Cu-Au和热液脉型Pb-Zn成矿带、ABTS(Apuseni-Banat-Timok-Srednogorie)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Cu-Au成矿带、波兰南部MVT型和含铜页岩型Pb-Zn-Cu成矿带。前3个成矿带位于阿尔卑斯—巴尔干—喀尔巴阡山脉—蒂娜地区,属于特提斯成矿域地中海成矿省的一部分,与俯冲、碰撞造山有关;而第4个成矿带属于劳亚成矿域欧洲成矿省的一部分,与盆地伸展有关。在各成矿带内又可划分出若干个矿集区。中东欧地区金属矿床主要产于其南部阿尔卑斯造山带,具有寻找大型斑岩型铜矿床及相关伴生矿产的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