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3代移动通信的网络安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义  袁超伟 《通信世界》2005,(44):47-48
到目前为止,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几乎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移动台把其电子序列号(ESN)和网络分配的移动台识别号(MIN)以明文方式传送至网络,若二者相符,即可实现用户的接入,结果造成大量的克隆手机,使用户和运营商深受其害;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G)主要有基于时分多址(TDMA)的GSM系统、DAMPS系统及基于码分多址(CDMA)的CDMAone系统,  相似文献   

2.
峰窝移动通信经历了80年代的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技术,90年代的第二代(2G)数字移动通信技术,2G主要为GSM和窄带CDMA技术。进入新世纪,以支持移动多媒体业务为特征的更大容量的第三代(3G)移动通信正在开发、试验,也必将投入商用。但是应当指出,2G和3G蜂窝提供的业务是大不相同的,同时就3G的技术理论基础和技术装备而言,不管是对制造商、运营商或用户设备的应用来说都是个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从移动蜂窝到数字蜂窝,再到近期的CDMA、LTE技术已经过四代演进。现在,曾经炙手可热的3G渐渐退出舞台,4G已经开始商用,但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产生:5G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文基于前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分析5G的改进,从当前现状开始,根据用户的需求提出5G目标,探讨技术演进以及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移动通信系统从1G到4G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2代(2G)的数字移动通信由单纯的语音通信转移到提供语音、图像、文字等综合信息的传输,并能无线接入因特网.2G系统的传输速率难以满足人们对移动多媒体信息以及移动数据传输的需求.3G的核心网是从2G演进而来,但并不是传输TCP/IP数据包的最优结构.4G系统将是基于TCP/IP的核心网,混合OFDM和CDMA的无线接入方式,分离的接收、发射基站,基于无线ad hoc网络的结构而非蜂窝结构.  相似文献   

5.
新3G系统——移动无线互联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自强 《电子世界》2002,(6):4-6,79
<正> 随着IP网成为基础网以及三网融合的发展,互联网在向宽带发展的同时开始向无线移动方向发展。目前发展移动无线互联网主要是从蜂窝移动电话向移动数据业务演化,从第二代(2G)的GSM(CDMA)移动通信经过2.5G的GPRS(CDMA 1X)向第三代(3G)的WCDMA(CDMA2000)演化。但是现在的3G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移动无线互联网的要求,再加上其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商业化进程一再推迟。一些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强调上述逐步演化过程保护了他们的利益,可能会延缓移动无线互联网的发展,对用户不利。现在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可能,从固定互联网向移动无线互联网演化。移动无线互联网和固定互联网将拥有统一的IP核心网(广域  相似文献   

6.
3G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特征在于不仅采用了码分多址(CDMA)等技术,而且具备高速移动数据的传输能力,即能够提供音频、视频、接入互连网络等移动多媒体业务,这些不同于只能提供音频及低速数据等业务的现有移动通信系统,因此,国际电联(ITU)、电信产业界及电信运营者联合制订了包括宽带W-CDMA、CDMA2000、时分(TD)-CDMA三种方式的3G移动通信系统的家族技术规范,它们均能为用户提供上述的移动多媒体业务。  相似文献   

7.
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几乎没有任何安全机制来保护运营商和用户。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从总体上讲有了很大的改进,引进了实体认证和机密性保护措施,但其中的安全问题仍然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出现,需构建一个能够解决3G将要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的和谐同一的安全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蜂窝无线网络接入Internet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运营商必须提供的关键业务,本文着重从移动IP分组数据网络的结构及相关协议栈、移动性管理和用户的认证授权计费等方面阐述了移动IP在3GPP2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9.
通过蜂窝无线网络接入Internet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运营商必须提供的关键业务,本着重从移动IP分组数据网络的结构及相关协议栈、移动性管理和用户的认证授权计费等方面阐述了移动IP在3GPP2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移动通信领域,目前为人们所广泛关注的热点技术即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相比,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向用户提供移动宽带数据接入,从而能向用户提供宽带多媒体业务。除了3G以外,从2G向3G演进的2.5G、2.75G移动通信技术也能向用户提供一定的宽带接入能力。由此,作者也把包括2.5G、2.75G、3G在内的能向用户提供一定宽带接入能力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归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微系统与纳系统技术(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系统(Micro Systems)和纳系统(Nano Systems)是微米纳米技术最终开发目标之一,是21世纪技术发展的热点。作为IC的扩展和大规模微结构器件在小空间中的高度集成,我们的读者在陌生中可能会感到一丝熟悉。  相似文献   

12.
微系统与纳系统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 纳系统技术 纳系统,或称NEMS,其关键特征尺度在几百到几纳米,它包括纳结构、纳器件和纳系统以及纳米尺度的测控和制造技术等,是纳米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之一。与微系统不同,纳系统是以小尺度为特征的,也就是说,纳器件和系统的性质和行为可能是由小尺度所  相似文献   

13.
王文彬  龙明  赵永胜 《电视技术》2012,36(5):134-136
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和图像监控系统在电力系统应用的基本情况,阐述了两个系统融合的可能性、优缺点,并介绍了两种可行的融合方案,一种是通过视频矩阵进行融合的解决方案,另一种是通过统一协议建立起来的无缝融合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刘希禹 《UPS应用》2008,(6):25-29
文中介绍国际标准IEC规定的低压接地系统,并对各种接地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阐述UPS接地系统设计原则;提出适用于电信、数据、计算机等系统用UPS的接地系统电路结构;为UPS工程建设提供了实用的参考模式。 此文将于今年9月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国际电信能源会议(INTELEC2008)上宣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视频会议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在电力行业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随着应用的普及,用户提出了将两个系统融合起来的需求,本文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和图像监控系统在电力系统应用的基本情况,阐述了两个系统融合的可能性、优缺点,并介绍了两种可行的融合方案,一是通过视频矩阵进行融合的解决方案,一种是通过统一协议建立起来的无缝融合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嵌入式实时系统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子、航空航天、物联网等领域。嵌入式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至关重要。文中对嵌入式系统多板卡协同工作及双板卡热备份机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多板卡协同工作及热备份系统的基本架构,介绍了热备份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心跳机制、控制信息设计、信息同步及IP冲突检测技术等关键问题,并结合应用实例给出了多板卡协同工作及热备份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通过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为基于双板卡热备份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恒 《电声技术》2002,(3):31-32
1三线制的概念三线制是公共广播系统中的一种配线制式,适用于广播终端设有现场音量控制器而又能在紧急情况下强行插入紧急广播的场合。在公共广播系统中,某些广播终端,例如超级商场的办公室、酒店的客房,常常有必要配置现场音量控制器,以便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音量,或者完全关闭广播。典型的配置如图1所示。在图1中,有现场音控器的终端处于关闭状态。显然,这时任何紧急广播都无法插入。事实上,即使音控器不完全关闭而处于低音量状态,也不利于发布警报。为了实现紧急广播强插功能,必须引入一只强插继电器。最直观的办法如图…  相似文献   

18.
崔越  王劲萍 《电声技术》2007,31(7):78-80
DARC系统是一种技术成熟,传输容量相对较大,适用于固定接收和移动接收的FM多工数据广播方式。重点介绍了DARC系统、VICS系统及DARC系统在VICS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浅谈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与集散控制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对现炀总线控制系统及集散控制系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而后着重讨论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工程应用中选择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信电源系统可靠性评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通信电源系统可靠性分析过程的重新整理,理顺高低压配电、楼层配电至UPS、开关电源系统整个环节的可靠性评估计算过程;将取值与计算体系化、规范化、可操作。通过该可靠性评估体系可以计算出各种类型的通信生产楼的市电不可用度、开关电源系统的不可用度、UPS系统的不可用度,对制约整个生产楼的可靠性瓶颈进行突出显示,为进一步的优化和改造提供数据支撑,提高供电可靠性和降低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