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煤浮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红 《煤炭技术》2000,19(4):34-35
在煤用浮选剂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可以提高浮选速度 ,降低药剂的消耗 ,提高固体物浓度。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5,(7):315-317
利用OP-10合成了性能优良的OPES表面活性剂,通过微乳化工艺制备了MECC微乳捕收剂,并对MECC微乳捕收剂的微乳类型、粒径及粒度分布进行了分析和检测,最后通过浮选试验对MECC微乳捕收剂的捕收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证明MECC微乳捕收剂可以明显改善煤泥的浮选效果,并大幅度降低捕收剂的用量,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煤泥浮选捕收剂。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自制微乳捕收剂LY的浮选性能,采用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孙村煤矿煤泥样品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微乳捕收剂LY用量为0.6 kg/t时,可以获得精煤产率为60.17%、精煤灰分为10.65%的分选指标;与最佳的柴油分选指标相比,微乳捕收剂LY的精煤产率提高了4.85个百分点,精煤灰分提高了0.83个百分点,并且微乳捕收剂LY的用量比柴油低0.1 kg/t,实际的柴油节省率为73%左右(不考虑表面活性剂)。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微乳捕收剂LY与煤泥作用后,产生了新的—S—O—吸收峰,增大了煤泥表面的疏水面积,从而有利于分选效率的提高,但其分选选择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用油酸钠与十二烷混合物作捕收剂浮选磷酸盐矿石时,试验了一组壬基苯基聚乙烯乙二醇酯表面活性剂的优良作用。为了评价浮选结果,测定了用油酸钠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的单一和二元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平衡表面张力。用溶液表面张力的变化和根据表面张力数据计算出的相互作用指数来决定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时,油酸钠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油酸钠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4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计算值为-0.21。这表明两种表面活性剂之间发生吸引。然后在磷酸盐矿石分批浮选中试验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4。在捕收剂不同用量和捕收剂不同组合时,证实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非离子型复配捕收剂在低阶煤煤泥浮选综合指标上具有明显优势,但浮选效果易受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型影响.选用油酸二乙醇酰胺(ODEA)、聚氧乙烯单叔辛基苯基醚(OP-4)、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分别与煤油混合制备复配捕收剂进行浮选试验,借助药剂分散性试验、接触角测试、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  相似文献   

6.
阴阳离子捕收剂反浮选褐铁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某褐铁矿性质相对较简单的特点,采用单一反浮选工艺选别褐铁矿.研究了脱泥、单一阳离子及阴阳离子联合等技术方案对反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添加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L脱泥、石灰活化含硅矿物、淀粉抑制铁矿物、油酸及十二胺联合使用的新工艺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分选指标.经脱泥和反浮选后,得到含铁品位为57.18%、铁回收率74.9%的褐铁矿精矿.  相似文献   

7.
利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乳化捕收剂对粗粒煤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乳化剂能减小油——水界面张力并降低捕收剂扩散至煤表面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可提高粗粒煤浮选的产率。乳化剂浓度是最大限度提高浮选产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选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三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分别与煤油制成乳化煤油捕收剂,对低阶煤进行浮选试验,对比乳化前后捕收剂的浮选效果。采用激光粒度仪、接触角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分析了乳化煤油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捕收剂用量为6000 g/t,单独采用煤油作捕收剂时,精煤可燃体回收率为60.07%,浮选完善指标为30.44%。采用乳化煤油的浮选效果均优于煤油,当采用Tween-80乳化煤油作捕收剂时,精煤可燃体回收率达到最大值,为88.05%,浮选完善指标31.21%。粒度分析表明,乳化作用可降低油滴粒径,煤油在水中分散的平均粒径为167μm, Tween-80乳化煤油的平均粒径为1.19μm, SDS乳化煤油的平均粒径为0.152μm, DTAB乳化煤油的平均粒径为1.52μm。结合浮选结果可知,乳化煤油油滴平均粒径1.19μm且小于3.77μm油滴占90%时,精煤可燃体回收率和浮选完善指标最高。FTIR和接触角结果表明,捕收剂有效吸附在低阶煤表面并降低含氧官能团对浮选的...  相似文献   

9.
应用电动测量和微浮选研究了在有和没有碳酸盐分存在时阴离子捕收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天青石的浮选。用电动测量、矿物溶解测定、红外光谱和矿物/溶液平衡法研究了在碳酸盐水溶液中,天青石表面向碳酸锶的转变过程。在PH3-11范围内,在没有碳酸盐的溶液中,十二烷基硫酸盐由于在天青石表面上化学吸附而有效地浮选天青石,此时它在天青石表面上形成了十二烷基硫酸锶。在PH7.8处,可溶的碳酸盐组分使天青石表面开始向碳酸锶转变,但此时不影响天青石的浮选。只在PH高于10时天青石浮选受到抑制,这是由于CO3^2-和HCO3^-组分在天青石表面上特效吸附,阻止十二烷基硫酸盐在碳酸盐化的天青石表面上吸附。  相似文献   

10.
《煤矿机械》2019,(11):84-86
易氧化难浮煤泥采用常规的浮选药剂,浮选精煤产率低,灰分高,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为了提高浮选效果,开展了TWEEN80、SPAN80、OP-4三种表面活性剂对浮选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浮选药剂制度下,采用TWEEN80表面活性剂,药剂用量200 g/t时,精煤产率72.84%,精煤灰分15.22%,可燃体回收率82.36%,浮选完善指标38.05%,浮选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量高效的复合捕收剂M5419、煤油和柴油与煤样作用后的接触角、Zeta电位、红外光谱,对比了三种捕收剂对煤泥的捕收能力,并采用三种捕收剂进行了煤泥的开路浮选试验。开路试验结果表明:M5419捕收剂用于盘江金佳煤泥浮选,精煤产率比柴油和煤油分别提高6.54个百分点、6.79个百分点;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7.83个百分点、5.66个百分点;煤样接触角比柴油和煤油分别提高3.5°和2.4°;等电点之差分别提高3.24 mV和1.91 mV。采用M5419作为捕收剂进行"一粗—二扫—四精"闭路浮选试验,精煤灰分可降至5.64%,可燃体回收率为88.70%,固定碳回收率达到99.03%,实现了煤泥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12.
一种脂肪酸类复合捕收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改善金属氧化矿和非金属矿加温浮选的现状,降低选矿成本.以菜籽油脚为基本原料。经皂化后再与松香钠皂相混合,并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可获得乳化效果较好的复合捕收剂SYT-1.该复合捕收剂常温下就能在水中充分分散,捕收能力较强.与氧化石蜡皂浮选磷矿石的对比试验表明,其效果明显优于氧化石蜡皂.原矿P2O5品位为9.02%,经-粗-精-扫的闭路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指标,精矿P2O5品位达30.12%,P2O5回收率达91.26%.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低阶难浮煤泥浮选过程中煤油消耗量大、浮选效果差等问题,用自制磁化装置,以煤油-AEO9捕收剂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不同磁化温度、磁场强度和磁化时间对捕收剂的性质的影响,然后进行煤泥浮选实验,考察其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最后进行磁化前后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磁化条件可以有效降低煤油-AEO9捕收剂的表观黏度和表面张力,且都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磁化处理后的捕收剂用于煤泥浮选的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捕收剂的较佳磁化条件为磁化温度25~30℃,磁场强度0.3 T,磁化时间6min,浮选精煤产率、尾煤灰分和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了 10.56%、10.36%和11.74%.  相似文献   

14.
高效煤用捕收剂EC-9800的应用效果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效煤泥浮选捕收剂EC-9800,通过其实验室浮选实验结果与常规浮选药剂的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EC-9800具有选择性好、分选效率高、节约药量的特点。与煤油相比,在精煤灰分相同的条件下,可节省用药50%以上。这种高浮选精煤产率与低选煤药耗的联合作用,将给选煤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采用辉锑矿为原料成功制备出Cu12Sb4S13块体.研究以Sb2S3矿物为原料时烧结工艺对Cu12Sb4S13合成的影响.在400~440℃温度区间内均可快速合成Cu12Sb4S13块体且二次烧结能够进一步减小中间相CuSbS2和Cu3SbS3.第二相Cu3SbS4和残留相CuS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二次烧结前进行机械化球磨处理,干磨比湿磨更容易减小残留相.初次烧结块体的断面SEM和EDS能谱分析表明内部存在Cu或Cu2S颗粒团聚现象.适当降低Cu或CuS摩尔量(化学计量比0.1 mol)能促进烧结块表面反应进行.烧结过程中,硫磺蒸汽压的导致烧结块表面成分和内部粉末的成分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世界能源短缺问题和合理利用地沟油,以地沟油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采用酯交换法制备煤泥捕收剂(以下简称WOC)。利用WOC和0#柴油对可浮性不同的煤泥进行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WOC的浮选效果优于0#柴油,说明WOC对煤泥具有良好的捕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新型捕收剂ZMC在铝土矿正浮选中的应用。采用ZMC捕收剂,针对不同品级的铝土矿,采用一粗两扫两精的浮选技术工艺,正浮选闭路试验取得了优异的工艺指标。针对铝硅比为4.5的铝土矿,获得了铝硅比7.04,氧化铝回收率92.16%的精矿;针对铝硅比为3的铝土矿,获得了铝硅比7.72,氧化铝回收率70.56%的精矿。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三乙醇胺对油酸进行酯化改性,获得油酸酯化改性捕收剂,经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具有明显特征吸收峰。通过浮选机理研究,在试验用量范围内,胶磷矿纯矿物与改性捕收剂作用后接触角可达87.23°(此时上浮回收率达97.87%);油酸改性捕收剂引入亲水基团,CMC提高19.58倍,在水中溶解性增加;同时改性后的捕收剂分子截面积由7.27 ?2增大至9.51 ?2,分子截面积提高了30.81%。药剂作用机理的研究,对与纯矿物来自同一矿山的低品位磷矿石浮选具有较强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某铜矿铜精矿品位,通过组合用药确定了新型捕收剂,并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新型捕收剂相关工艺参数。采用两次粗选、一次精选、三次扫选的浮选流程,对现场药剂制度及新型捕收剂分别进行了实验室闭路试验,新型捕收剂获得了铜精矿指标为产率1.36%、铜品位为22.16%、铜回收率为87.16%。与现场药剂制度的选别指标相比,铜精矿产率降低了0.05%,铜品位提高了1.35%,铜回收率提高了2.03%。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捕收剂有效提高了铜精矿铜品位,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此外,新药剂可降低石灰用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难选煤泥的表面特性,提出通过药剂组合强化药剂作用。新药剂主要通过烃类油、脂肪酸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直接实现难选煤泥与药剂吸附能力增强,并通过IR和Zeta电位测定分析了药剂在煤粒表面的吸附机理,ZM捕收剂的吸附量明显高于煤油,但在+1.7g/cm3的情况下煤油吸附量明显高于ZM。红外研究表明ZM对煤中有机组分吸附表现明显,而对无机组分及含硫组分没有明显吸附,而ζ电位的变化进一步验证ZM药剂对难选煤泥的可浮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