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安太堡露天矿东帮北部高陡边坡出现的蠕滑问题,简述了边坡的工程背景和滑坡现状,研究了蠕滑区滑坡的主要形成因素及滑动机理;通过滑坡前后边坡面的形态、后缘张拉裂缝以及剪出口的位置对滑移面进行预测;运用FLAC3D建立了边坡三维地质模型,并进行边坡的变形破坏分析,结合极限平衡分析软件Geo-slope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开展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变形破坏分为后缘切层滑动、坐落式顺层蠕滑、前缘底鼓滑动3个阶段;雨季降雨以及地下水是造成边坡滑坡的主要外在因素,边坡面顺倾、软弱夹层的存在是导致边坡蠕滑变形的内在因素;自然状态下边坡研究剖面1 180~1 240 m水平段边坡稳定性系数为1.02,蠕滑区边坡稳定性为存在一定风险,需在该区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露天采矿技术》2017,(7):31-34
针对露天矿凸边坡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以白音华一号露天矿东帮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基于刚体极限平衡理论和强度折减理论,定量评价该矿山凸边坡的稳定性,并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在坡面处设置水平位移监测点监测位移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结合小龙潭露天矿边坡近年来的变形破坏情况,分析了产生变形破坏的原因,针对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提出了治理措施,以确保整体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露天采矿技术》2017,(5):34-38
露天矿首采区东北帮已发生3次滑坡,针对滑坡的治理,对东北帮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为首采区端帮边坡灾害治理提出生产和工程措施建议,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及矿坑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侯敏 《中州煤炭》2022,(10):44-50,55
边坡失稳破坏是露天矿山开采重大灾害之一。以大峰露天矿为背景,对终了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根据层理的分布特征,将边坡的潜在破形态分为2类:非工作帮为例的顺层滑坡与端面为例的圆弧形滑坡。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2类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台阶高度、台阶坡面角、平台宽度,通过数值模拟对边坡潜在的破坏形态进行了验证。同时,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3种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确定了最优终了边坡结构参数:非工作帮终了边坡为台阶高度10 m,台阶坡面角70°,台阶平盘宽度5 m;端帮边坡为台阶高度15 m,台阶坡面角70°,台阶平盘宽度3 m。大峰露天矿最终无边坡失稳现象发生,为此类边坡稳定性维护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露天矿深部开采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某露天铁矿目前已进入深部开采阶段,边帮岩体多处出现张裂、滑塌,使下方台阶不能按设计靠界并段,严重影响了矿山的生产能力。根据现场地质状况分析、试验研究和理论计算,对该矿深部开采对边坡稳定性的要求进行研究,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边坡综合治理方案,并对加固后高陡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祝玉学 《金属矿山》1994,(12):6-10,21
本文介绍了采用柱体方法的三维稳定性分析模型,还以一个实例讨论了各种三维模型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运用临界滑动场理论方法,通过对系列坡角条件下危险滑面的搜寻,求出不同安全系数条件下边坡临界状态,由此可以确定到界边坡最佳坡角的设计方案,然后再应用4种极限平衡分析方法进行了安全评价,从而得到了露天矿到界边坡的优化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再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技术,对露天矿到界边坡的应力场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得出其应力分布集中的区域和量值均较小,不会产生破坏性变形,从而验证了边坡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10.
《煤矿安全》2017,(7):242-245
在调查抚顺西露天矿南帮边坡变形失稳形成的地质环境基础上,分析了变形体发育特征、影响因素以及稳定情况。研究表明该变形体是矿山开采形成的顺层岩质边坡易滑体,受坡体结构、坑体构造、降雨、深层软弱带及底部开挖影响渐次形成的,属特大危岩体。通过数值计算并综合监控调查结果,认为现渐趋稳定的变形体在降雨等工况下稳定性骤降,仍具有较高成灾可能性,需开展监测工作,并提出了边坡稳定控制技术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用FLAC3D数值模拟对并段台阶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计算,计算出边坡的安全系数并通过分析边坡内应力情况及位移情况找到潜在发生滑坡的区域,从而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以保证露天矿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伴随着强烈的岩体移动及变形特征,引发开采沉陷问题,是露天转地下矿山安全管理方面的重点研究内容。以海南石碌铁矿北一采区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考虑开采扰动的露天转地下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开采阶段下采区围岩、边坡岩体及地表岩层的位移、应力分布特征,根据塑性区变化特征和现场地表塌陷现象,揭示露天转地下开采沉陷机理。研究表明:边坡岩体中最大拉应力区主要集中在采场回采区与坡顶区域,并随着开采深度增加持续扩展,这将降低岩体稳定性。开采扰动下北帮、西帮处的边坡整体位移值相对较小,南帮东部、东帮至小英山区域岩体位移值随着开采深度增加而显著增大,尤其在开采-90 m至-105 m时,位移值急剧增加。塑性区主要出现在回采区围岩和东帮上方坡面及其部分坡顶后方区域。回采区围岩的塌陷进一步引起了崩落区和变形区岩体位移,沿塑性区边缘形成采坑裂缝,小英山后方区域拉伸破坏进而形成地表拉伸型裂缝,坡脚沉陷及岩体裂隙发育造成东帮边坡滑坡。整体上看,露天转地下工况下开采沉陷表现出强烈的向坡体临空面方向的水平位移特征。  相似文献   

13.
露天矿三维建模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是露天矿中一种常见和重大的灾害,是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建立露天矿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对地质模型进行切割产生任意位置剖面;根据边坡实时监测数据自动生成岩移监测曲线和滑坡预警线,根据曲线确定可能发生滑坡区域,在三维地质模型的相应位置切割剖面,作为边坡稳定性计算的依据;采用Bishop法和剩余推力法两种方法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进而评价露天矿的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在充分认识齐大山铁矿北采下盘滑坡特征、工程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用有限差分数值法(FLAC)和极限平衡法(SLOPE2000)对滑坡治理的多个方案进行了稳定性综合分析评价,从而优化出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以南芬露天铁矿“298~370滑坡”为例, 基于相似理论构建地质力学模型实验和FLAC3D数值模拟, 研究不同开挖阶段边坡滑体和锚索的变化特征, 对比分析不同开挖方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地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开挖过程中锚索发生变形弯曲, 滑体破坏前与水平岩体有明显位移差。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露天矿开采后, X方向产生最大位移17.06 cm, Y方向产生最大沉降10.31 cm, 锚索明显约束滑体竖向位移; 锚索处发生应力集中和位移突变, 与地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一致。在实际工程中, 位移突变可作为边坡失稳的监测依据; 分台阶开挖时, 位移和应力变化均小于无台阶开挖, 边坡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平面滑动边坡中张裂缝位于坡面上时边坡稳定性变化情况,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建立坡面张裂缝参数关系式,通过改进水压分布函数获得各水压分布形式下张裂缝和滑动面的水压力表达式,运用Matlab编制程序,探讨不同水压分布形式下各参数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以及不同水深条件下,各水压分布形式边坡滑动面临界倾角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地下水位的升高使各水压分布形式下边坡安全系数变小,其中张裂缝与滑动面的连接点透水、滑动面在边坡出露位置不透水且滑动面和张裂缝中均有水压的水压分布形式变化幅度最大,地下水位的升高使该形式的临界倾角变大,使其他形式的临界倾角变小。  相似文献   

17.
龙首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对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海军  马凤山  郭捷  吴志全  张永龙 《煤炭学报》2011,36(10):1635-1641
针对甘肃金川龙首矿露天转地下开采条件下的边坡岩体变形、破坏和稳定性问题,在矿区大范围内建立了地表岩移GPS监测网络。持续5.5 a的监测结果表明:地下开采已经引起地表大范围的岩体移动和变形。矿体上盘地表监测点累积最大水平位移量达853.1 mm,最大三维位移量达951.7 mm;矿体下盘地表监测点累积最大水平位移量达7...  相似文献   

18.
对白云鄂博露天铁矿边坡现状及其地质情况进行了分析,采用极限平衡法中的Bishop法对反映该铁矿中C区的边坡稳定性的滑动安全系数Fw进行计算,并将滑动安全系数Fw与标准的安全系数F0比较,从而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了安全防范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安太堡露天矿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采用GEO-slope对内排土场3个不同位置剖面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给出了边坡稳定性控制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内排土场南部区域高段排土边坡变形方向为北东方向;边坡现场变形区域与破坏机理分析区域相一致,主要为单台阶或多台阶沿排弃物料内部的滑动变形;压脚可以有效减小边坡变形,提高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实例分析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内蒙古某露天煤矿的边坡实例,综合运用现有的工程地质资料、理论分析以及计算等手段,对该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和滑坡治理建议。最后,从技术和工程方面提出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